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第124章 医者仁心!

();

栲栳村的事情,瞒不住。

皇宫里面的李泰也知道了,对萧然搞的印刷术感兴趣。

主动找到李世民。

太极殿

“阿爷,我也想去栲栳村!”

李泰说道:“我多带些书去帮帮忙”

李泰的文学功底李世民是知道的。

“好,去吧!”李世民说道:“现在冷,多带些衣物去,另外带点礼品这些,萧然不在乎这些东西,但是礼节不能丢。”

“是,阿爷,我明白!”李泰一喜。

回到府上开始收拾东西,想早点过去。

李泰要收拾东西这些,要耽误点时间。

李世民说道:“阿难,给丽质送信去,提前说一下。”

“是陛下!”张阿难转身去准备。

李泰突然前去,有点突兀。

李丽质和萧然说一下比较好。

书信第一时间送到栲栳村,交到李丽质手里。

“阿姐,是阿爷的书信吗?”旁边的豫章公主问道。

“嗯!”李丽质打开看了看,说道:“阿爷说,四郎要来,想参与印刷术的事情,帮帮忙。”

“阿兄学富五车,倒是合适,是不是得先和小郎君说说?”

李丽质点点头,“这是自然,肯定要说说,应该等一下四郎就来了。”

李丽质把书信放好,去找萧然。

“小郎君!”

“五娘!”

“阿兄对印刷术感兴趣,想来参与一下.”

“阿兄?哪个?”萧然一时间不知道,李丽质兄长好几个。

“就是四郎.”李丽质比划了一下,李泰比较胖。

萧然恍然大悟,李泰博学多识,萧然也有所了解,“那就再好不过了,大概什么时候?”

“可能等一下就来.”李丽质有点不好意思。

“行,等一下收拾个房间出来吧!那边需要读书人,四郎来刚刚好。”

“好,我让六娘去准备。”

李泰来是免费劳动力,萧然挺乐意的。

没多久,李泰到了院子门口。

跟着来的,还有好几辆马车。

一部分是李泰自己的东西,更多是李泰送来的物资。

给萧然的绫罗绸缎,还有很多书籍,质量不错的纸。

“阿兄!”李丽质和豫章公主过去。

“四郎!”

“小郎君!”李泰笑了笑,“听闻小郎君钻研印刷术,能让书籍批量印出,我心中甚是感兴趣,特地来看看,也想跟着参与一二。往后要在村里叨扰一段时间,怕是要给小郎君添麻烦了。”

“说这个就见外了,四郎能来求之不得,快快里面请.”

听到李泰来,李恪程处默几人也来见一下,顺便帮忙搬东西。

“这些东西村里应该用得上”

“你这也太多了!”萧然确实没想到李泰带这么多东西来。

李泰对萧然搞的这些东西也很感兴趣。

跟着李恪几人到处溜达,还去学堂看了看两个妹妹。

“以后先生忙不过来,我也可以帮忙上课。”李泰表示。

“那刚好,阿兄要是没事,等一下可以试试,这里的课不太一样。”豫章跟着也不和李泰客气。

“我想先看看印刷术的事情。”李泰说道。

“行,现在那边还在准备,不过应该快了。”萧然带着几人去找王慎。

那边现在是王慎负责看着,王慎也是读书人,比其他人懂的多,加上里正,比较好统筹兼顾。

王慎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找到这个活干。

材料基本上到了,现在是在准备。

还没有正式雕刻,因为现在还在练习,也没有确定下来印刷那本书。

王慎和萧然几人介绍了一下情况。

萧然也说明了李泰的来意。

萧然没有说李泰是皇子,但是王慎听到这是李丽质兄长,就知道这不是普通人。

明白以后自己凡事都要和李泰商量。

看到准备工作这些也差不多了,李泰询问萧然,“小郎君,先印刷什么书籍?”

“我也没想好。”萧然确实没有想。

“学堂用得上的,启蒙读物,比如千字文如何?”李丽质提议。

“这个也行!”萧然点点头,“世伯,你们觉得怎么样?”

萧然问问王慎,给了足够尊重。

“五娘这个提议好,现在学堂也用得上,这个字数也不多,我觉得挺好的。”王慎表示赞同。

“好,那就这样定下来,等准备好,就可以动工吧!”

不用萧然盯着,李泰来了,校正这些完全不用操心。

萧然能做的已经做了,告诉其他人怎么做,剩下的不用萧然操心。

李泰没有跟着萧然几人回去,就留在印刷术工坊里面。

说是工坊,其实就是一个临时搭建的院子。

回到家里萧然找到孙思邈。

“老爷子,之前火药怎么样了?”

孙思邈从桌下拖出个陶瓮,又取来一张叠得整齐的麻纸——纸上记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还画着不同配比的符号。

他先指了指陶瓮,语气里带着几分审慎:“按你说的法子,硝石、硫磺、木炭按不同分量掺合,试了二十多回,如今总算能稳定做出‘药引’了。”

他拿起纸递给萧然,指尖点着上面的字:“这东西刚做出来时,我试着外敷在疮肿上——研成细粉,调点麻油敷上去,隔天就能消红,治热毒痈肿倒是管用,也算个治病的药。”

可话锋一转,孙思邈的眉头皱了起来,语气也沉了些:“但这药太烈,碰不得火星,更容不得半点差错。上次配的时候,硫磺多放了一成,刚点着就‘砰’的一声炸了,陶碗炸得粉碎,火星子差点燎着药篓。”

“还有回给村民试敷,他不小心蹭到灶火,药膏瞬间就烧了起来,手上燎了个水泡——这哪是寻常药?稍有不慎就是祸事。”

孙思邈又指了指陶瓮:“你说要它‘能开山、能有大用处’,现在还差得远。”

“如今配出来的,顶多能炸个小土坑,力道散得快,要是想炸开硬石头,分量得堆得跟小山似的,还没等用,先把自己伤着了。而且性子太野,没法子好好控住,我试着用竹筒装过,结果竹筒炸得四分五裂,连带着旁边的柴堆都烧了半捆。”

最后,孙思邈拍了拍萧然的胳膊,眼神里满是叮嘱:“治病能用,但得慎之又慎,你要的那种‘大用处’,还得再调配比,只是这东西越往烈里调,危险就越大,你往后试的时候,务必离远些,多找几块厚木板挡着,可别逞强。”

“老爷子,如果我说我想把这种东西用在战场上,当武器,你会不会失望?”萧然不想瞒着孙思邈。

自己就是为武器。

孙思邈听完,沉默片刻后,缓缓放下工具,眼神里没有惊讶,反倒多了几分通透的温和:

“这世上的物件,哪样没有两面性?就像咱村里人种地用的镰刀——平日里割麦收粟,能让一家老小顿顿有粮,是改善日子的好工具。”

“可若落在歹人手里,也能变成伤人性命的利器。物件本身没什么错,关键看握在谁手里、用在什么地方。”

孙思邈望着院里晾晒的药草,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恳切:“我这辈子当医者,满脑子想的都是配药救急、治人伤痛,见不得人受半分苦。”

“可我活了近百年,也见过边地胡骑踏平村落,见过乱兵抢粮后百姓饿死在路边——那时候才明白,光有药救不了人,若没有安稳的日子,再灵的药也护不住想好好活着的人。”

“和平从来不是凭空来的,有时候得有人握着‘能挡豺狼’的东西,才能让更多人安安稳稳种地、读书、养娃。”

说着,他转过身,指了指桌下的陶瓮,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的肯定:

“你这东西,烈是烈了些,可它不是只会炸伤人的祸事。”

“往后若用它开山,能让山路变宽,百姓运粮不用再绕几十里险路,若用它护着边关,能让胡骑不敢轻易来犯,边地的娃不用再夜里哭着找爹娘,就算是在村里,用它炸开坚硬的土地,也能引水灌田,让地里的收成多几分——这些哪样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最后,他拍了拍萧然的肩膀,语气里满是真切的赞许:“别觉得用它做武器就对不住谁,只要是为了护着该护的人、做该做的事,它就有大意义。”

“这东西能让日子变好,能让和平多几分底气,是很了不起的物件,比我配出几副好药,用处还要大哩。”

萧然望着孙思邈满是通透的眼睛,指尖无意识地攥了攥手里的配比纸,心里头像被温水浸过,又带着点发涩的愧疚。

他先前竟把这位老人的“医者仁心”想得太浅了。

萧然以为,孙思邈一辈子救死扶伤,见惯了药石救人的温暖,定会对“火药变武器”这件事抵触,甚至失望。

他怕老人觉得,好好的治病药引,被改成伤人的利器,是违背了医者的初心;也怕老人会劝他“莫要沾伤人的物件”,所以问出口时,心里还揣着几分忐忑。

可孙思邈没怪他,反倒比他看得更透彻——老人不仅懂“药能救人”,更懂“没有安稳,药也护不住人”。

不仅知“物件有两面性”,更知“握在正途上就能护百姓”。

他活了近百年,见的乱世比萧然多,懂的和平之重比萧然深,哪会像萧然想的那样,只盯着“武器伤人”的一面?

萧然忽然觉得,自己先前的顾虑,简直是种狭隘的揣测。

他把孙思邈的仁心,局限在了“诊室里的救急”,却忘了老人走过多半个天下,看过边地百姓的哭号,听过乱兵过境后的死寂。

老人的仁心,从来不是只装着眼前的疮肿,更是装着天下人“能安稳种地、读书”的长远。

“我先前……竟还怕你会怪我。”萧然低声说,语气里带着点自嘲的愧疚,“总觉得您老一辈子治病,见不得伤人的东西,却忘了您比谁都清楚,乱世里,光有药,护不住想好好活的人。”

萧然自责的,是自己用浅短的视角,低估了老人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通透与胸怀——他不该把“医者”的形象,框在“反对一切武器”的刻板里,更不该怀疑,这位见过世间疾苦的老人,会不懂“以战止战、以器护和”的必要。

孙思邈笑了笑,伸手拍了拍萧然的手背,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像晒过太阳的老木头那样暖:

“怪不怪的,哪有那么多讲究?我活了这把岁数,早不跟人计较这点揣测了——倒是你,把心思花在这上面,倒显得生分。”

他拿起石臼里的药草,慢悠悠地捣着,声音里满是长辈对晚辈的疼惜与信任:

“我虽不懂你说的火药能做成多大的武器,也不懂战场上的那些门道,但我懂你这娃。”

“你从不是那会拿东西害人的性子——你带村里人做糖炒栗子、柿子饼,挖煤矿,让大家冬天不用再啃冻硬的粟米饼,能多添件棉衣。”

“你盖学堂教娃读书,不让他们像父辈那样睁眼瞎,连自家粮袋上的字都认不全,你连煤矿招工,都想着先顾着栲栳村,再带周边村子的人一起赚,怕人家眼红受委屈。”

药杵在石臼里“笃笃”响,敲得人心安:“这些事,哪件不是把百姓的日子往好里拽?能把这些放在心上,能让娃们有盼头、让村民有奔头的人,就算真把那烈性子的东西做成武器,也定是为了护着这些人、护着这些日子,还能坏到哪里去?”

孙思邈停下药杵,抬头看萧然,眼里的笑意更浓了些:“所以啊,别再琢磨我会不会怪你——我信你比信那药草的性子还真,这就够了。”

萧然心里很感到,也有点不好意思。

“老爷子,有你是这个时代的一大幸事!”

孙思邈笑了笑不说话。

“老爷子,我知道你在写书,你写快一点,我给你印刷出来,给需要的人。”

“医书卖最低的价格,让普通人也买得起。”

这一刻的萧然就像是得了好处的孩子,再像别人许诺。

“好,那我得快一点了,只是天下的人何其多,这里你可能很亏啊!”

“没事,让坐在太极殿那位掏钱!”

孙思邈无奈笑了笑,明白萧然早早就知道李世民李丽质的身份了。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