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第二百四十三章 《墨梅》

许元看着她这副模样,心中那点残存的笑意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无奈与疼惜。

他上前一步,放缓了声音。

“公主殿下,我不是有心骗你。”

“只是……”

他斟酌着词句,试图解释。

“你第一次下厨,味道如何,又有什么要紧?”

晋阳公主依旧鼓着腮帮子,小脑袋一撇,根本不听。

“我不管!你就是骗我了!”

她越想越委屈,眼圈一红,带着哭腔说道。

“我不做了!”

“以后再也不给你做吃的了!”

这话,与其说是在赌气,不如说是在撒娇。

一旁的洛夕见状,连忙上前,从背后轻轻揽住小公主的肩膀,柔声安慰。

“好了好了,兕儿妹妹,莫要气馁。”

她的声音温婉如水,有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你头一回下厨,能将饭菜做熟,已经很了不起了。”

“你看许郎,他不也全都吃下去了么?这便说明,你的心意他收到了。”

洛夕这话半是安慰半是调侃,让许元嘴角微微**了一下。

回想起方才那股直冲天灵盖的味道,他感觉自己的味蕾至今还在颤抖。

晋阳公主被洛夕这么一劝,心里的气也消了大半,只是依旧有些拉不下脸面。

她吸了吸鼻子,小声嘟囔着。

“可……可还是太难吃了。”

许元见状,也走上前,伸出手,想像往常一样揉揉她的脑袋。

手伸到一半,却又觉得不妥,便收了回来,只是温和地看着她。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

“能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已经胜过世上九成的人了。”

“再者说,”他顿了顿,目光真诚,“能让当朝公主为我一人下厨,这份殊荣,许元铭记在心。”

他一番话说得恳切,既给了台阶,又捧了公主。

晋阳公主毕竟还是个孩子,哪里经得住这般连番的宽慰与夸奖。

她脸上的委屈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不好意思的红晕。

她偷偷抬眼瞟了许元一下,又迅速低下头去。

洛夕见气氛缓和,便笑着将自己那碗香气四溢的腊八粥推到了晋阳公主面前。

“好了,别气了。快尝尝姐姐做的,若是喜欢,以后姐姐日日做给你吃。”

那温润香甜的气息萦绕在鼻尖,勾起了晋阳公主的食欲。

她也不再扭捏,拿起一旁的干净汤匙,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

粥刚入口,小公主的眼睛倏然亮起,仿佛有星辰在其中闪烁。

“唔!”

她发出一声满足的轻哼。

那软糯的米粒,甘甜的红枣,清香的莲子,种种滋味在口中交融,与方才自己那碗“酷刑”般的料理,简直是云泥之别。

“好吃!”

小公主再也顾不得什么仪态,舀起一勺又一勺,吃得不亦乐乎,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像只可爱的小仓鼠。

方才的阴霾,早已被这碗甜粥一扫而空。

许元与洛夕相视一笑,皆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书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其乐融融。

三人分食着一碗粥,窗外的风雪似乎也变得不再寒冷。

晋阳公主吃得心满意足,一抹嘴,目光无意间瞥向了窗外。

院中的几株红梅,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开得正艳,傲然挺立,自有一股风骨。

她忽然来了兴致,一双明眸转向许元,带着几分狡黠与期待。

“许元,今日这般光景,你何不作诗一首?”

洛夕闻言,也抬起温柔的眼波,看向许元,眸中满是期待。

她可是知道,眼前这个男人,不仅格物之术冠绝天下,其诗才更是惊艳绝伦。

他之前在嵯峨山甘泉宫所做的那首词,现在早已在长安城的贵女圈中传遍了。

许元微微一怔,随即失笑。

“你这丫头,倒是会出题。”

他放下汤匙,踱步至窗前,负手而立,目光落在院中那几点嫣红之上。

晋阳公主与洛夕立刻屏住了呼吸,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惊扰了他的思绪。

只见许元凝视着雪中红梅,沉吟片刻,随即缓缓开口,声音清朗,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仅仅两句,洛夕与晋阳公主的眼中便已异彩连连。

不写梅之艳色,不写梅之清香,反而写其形态如墨痕,新奇,别致。

许元的声音顿了顿,随即继续吟诵,语气中多了一丝傲然之意。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话音落下,书房内一片寂静。

“只留清气满乾坤……”

洛夕轻声呢喃着,眼中满是痴迷之色。

这首诗,写的哪里是梅花,分明写的就是许元他自己。

不求世人夸赞其功绩显赫,只愿这一身所学,能为这煌煌大唐,为这朗朗乾坤,留下一股清正之气。

好大的气魄!

好高的风骨!

晋阳公主亦是满脸的惊叹与崇拜,她看着许元挺拔的背影,只觉得这个男人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光。

许元感受着身后两道炙热的目光,心中却是有些发虚。

王冕先生,对不住了。

晚辈在这大唐,也只能先借您的诗,装点一下门面了。

他心中默默告罪一声,这才转过身来,脸上挂着风轻云淡的微笑。

……

转眼。

又是半个多月过去。

这半个多月里,许元几乎将自己关在了书房之内。

钦天监初立,百废待兴,但他知道,那些匠人官员要真正上手,还需要时间。

而他,要做的,是为这个时代,扔下一颗足以改变一切的种子。

书房内,一张张宣纸堆积如山。

上面没有诗词歌赋,也没有锦绣文章,只有一些后世中学生都耳熟能详,但在这个时代却如同天书的符号与图画。

《格物化学初解》、《万物格理入门》、《几何基础》、《算术新编》、《生灵奥秘浅谈》。

化学、物理、数学、生物……

他将自己脑海中那些基础的现代科学知识,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一一整理、编写成册。

这些,才是他真正的底气。

也是他敢于设立钦天监,欲要开启一个全新时代的基石。

书册编撰完毕,许元又画出了几张图纸。

那是活字印刷术的改良版,铅活字。

他将图纸交给手下的工匠,以最快的速度制造了出来。

当第一批崭新的书籍,带着墨香从印刷作坊里被整齐地搬出来时,许元知道,时代的车轮,将因他而开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