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壮哉,大唐各道有如此多有趣的不同文化流传,朕竟然不知道。”
“以后历届蹴鞠杯,都照这个举办开幕式。”
李世民大赞着定下。
“陛下圣明,泱泱大唐,幅员辽阔古未有之,各地因地域不同,自会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如北方的豪放,江南的优雅婉约。”
“如此一来,人们也能通过蹴鞠杯开幕式领略天南地北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以及各国的文化。”
“各国能存在,便足以证明各国文化有可取之处,各国学习大唐文化,大唐也该汲取各国文化中的精华。”
王珪道。
“赞,还是王相说话好听啊。”
叶尘竖起大拇指,要不人家王珪历史上也做到了贞观朝宰相呢。
王珪一开始支持李建成,结果在李世民一朝还能做到宰相,足以证明其能力。
史书记载王珪博学多才,见解独到,性格严谨自律,正直雅量。
史书确实可信度还是挺高的,李世民都时常向王珪请教。
李建成手握王珪、魏征、李艺、薛万彻等等多张王牌,还是输了,只能说天命真不在李建成,或者说李世民太猛了。
而压轴的必须是秦王破阵乐,这可是李世民的专属BGM,也是大唐的一个符号。
比如对于各国使臣来说,如果在他们国家听到秦王破阵乐,那么说明他们的国家马上要灭亡了。
秦王破阵乐用战鼓奏出来,充斥着战无不胜的肃杀与霸气,极其振奋人心。
所有人全部站起来,振臂高呼万岁。
李世民笑得那个灿烂,爽得不行,不是秦王破阵乐有多精妙,而是秦王破阵乐代表是他,第一首真正意义上震惊四方的曲子。
各国使臣震撼,也跟着高呼,大唐百姓对于唐皇陛下的信仰是狂热的。
就有种感觉,哪怕手无寸铁,只要唐皇陛下一声令下,大唐百姓哪怕不要命也要发起冲锋。
这种狂热的信仰太可怕了,大唐是不可战胜的,至少在贞观一朝。
士族官员们心中很无奈,看看这狂热样,掌控舆论非常重要,百姓是愚昧的,用舆论引导和控制。
隋朝怎么灭的,就是他们用舆论引导百姓起义的,不过他们也不算抹黑隋炀帝,隋炀帝确实不把百姓当人啊。
武德朝时,太上皇为什么忌惮他们,就是他们掌控着天下舆论,以舆论把士族地位推向极致。
到了贞观朝不行了,公学一出,削弱天下读书人对士族的依赖,加之琅琊王氏被算计,士族下毒毒杀皇帝,不忠不孝,士族被拉下神坛。
加上高产粮种让天下人都有饭吃,各种削减赋税,放宽政策,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
再加上战无不胜,万国来朝带来的民族自信心。
抹黑陛下,不仅没人会信,谁敢抹黑,分分钟自己身败名裂。
反正现在陛下说什么,大唐百姓都听,完全从他们手中夺走了天下舆论的掌控权。
陛下如同下棋一般,围追堵截,一步步把他们削得反抗不了,只能乖乖听话。
叶尘就是最大的帮凶,把他们差不多搞崩了么与他们交好了,他们还不得不对叶尘示好,太坑了。
事实上,他们还能不能再次站上云端,还得看叶尘的家族呢。
他们现在根本反抗不了,但如果叶尘跟他们合伙,重新树立世家地位,那是能做到的,叶尘在民间的威望一样可怕。
但看样子是不可能的,叶尘根本不会背叛陛下。
反正至少在贞观朝,只能老老实实当忠臣,熬吧,时间是他们最大的底牌,百年王朝千年世家。
先蛰伏,大唐不可能代代皇帝都英明神武。
欢腾过后,到了今天最重要的事,各支蹴鞠队领队上场抽签。
“一共六十支蹴鞠队,分十组,每组六支,循环互提,每组胜场最高的两支队伍晋级,六十进二十。”
崔义玄在场宣读规则。
那些吏都被培养过,一层层大声传递,让所有人都知道。
叶尘看得一乐,真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喇叭,那就人做传声筒。
“事后各组队伍会在鄠县城门公示,现在开始抽签,箱子里六十支签,一到十各有六支,抽到数字几便是哪组。”
崔义玄说完,各层传下去,各支蹴鞠队领队依次上前抽签,各组的站到一起。
现在大家都不了解各个蹴鞠队的实力,所关注的也就是属于自己家那道的球队。
叶尘所知道的,也就是蓝田队实力很强。
“明天第一组组内循环赛,赛程稍后会在鄠县城门口公式,明早巳时正式开赛,今天到此为止。”
崔义玄说完,差吏们组织撤离,当然是让陛下和百官先走了。
回到营地,当然有御厨跟来,菜已备好,开始烹饪,速度飞快,端上桌都热气腾腾的。
一张张八仙桌摆好,跟吃流水席似的。
“陛下,你不开一盘?”
叶尘怂恿。
“不可,陛下是皇帝,天下表率,怎可带头赌博?”
魏征立刻开口阻止。
李世民非常无语,他这皇帝当的是一点乐趣没有,很多时候都想把魏征毒哑,最后还是舍不得。
自古谏臣很多,但谏完又能给出解决方案的少之又少。
因为魏征的存在,他少犯了很多错。
贞观盛世的功劳,魏征足以排进前十。
魏征现在已经不是他想杀就杀的了,魏征一死,再没人敢说真话,直言进谏。
“朕来,朕不是皇帝,让朕赚点钱修帝庙。”
李渊兴致勃勃。
“我劝你老别开盘明天,蓝田县队在第一组,听说蓝田县队实力很强,大家肯定都压蓝田县队。”
叶尘劝道。
回头输惨了,怕李渊受不了刺激。
“你知道还怂恿朕开盘?”
李世民满头黑线地看向叶尘。
“吃饭,吃饭。”
叶尘赶忙端着碗跑去和李渊坐。
“陛下您看,不听诤臣谏言,您就被楚国公坑了。”魏征一本正经道。
“哈哈,说得没错,某个奸臣。”
李世民听乐了,指桑骂槐。
百官皆一乐,陛下说别的大臣是奸臣,那人八成得完,陛下说楚国公奸臣,八成是开玩笑。
虽然同为臣子,但区别很大。
敢明目张胆坑陛下的,也只有楚国公。
各国使臣羡慕地看着叶尘,这份圣宠独一无二,哪个当臣子的不想皇帝如此待自己。
他们没少来大唐,当然也知道叶尘的事迹,文武双全,世之奇才,性格赤诚,多次救过唐皇。
所以叶尘被唐皇捧在手心里,他们也能理解。
如果叶尘被唐皇杀了,那大唐就崩了,没人再会真心为唐皇效力。
他们听说啊,陛下要杀的人,楚国公还有机会保住,但楚国公要杀的人,没人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