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张士贵、郑仁泰等统领后勤大军,从长安军仓押运粮食而来,军仓储备的粮食才是大头,从长安招募民夫二十万。
抵达凉州城后,张士贵带人带走一半往西域。
余下一半,长孙无忌派镖局之人与民夫运往金山和北海。
特意调来突厥族带路。
不只是粮食,还有木炭那些引火之物。
朝廷储备的棉衣都动用了起来。
调动大军是件非常负责的事。
加上李艺、张亮他们之前招募的民夫,总计应该不低于五十万民夫。
长孙无忌负责安排,武士彟负责落实,与那些商人买卖,李守素负责算账。
每天都有大量的银子花出来,真正的花钱如流水。
打仗打的是经济,这话一点不假。
以这些的规模,叶尘感觉两千万两根本不够看,还要发军饷那些呢。
这天,鸿胪寺的来了,顶风冒雪往西突厥而去。
李承乾遗传了李世民的基因,对打仗很感兴趣,跟着长孙无忌学后勤调度。
而大唐之前各地粮仓都搬空了,但随着今年的秋收入库,粮仓又充实了起来。
农肥司的肥田流程非常有用,加上不少开荒出来的田地投入生产,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干了五分之一。
初步统计,今年产粮量达到了一亿三千万石。
寒风凛冽,不是开战时机,目前都比较消停,都在做准备,暴风雨前的宁静。
十二月中旬,玉门关传来战报,侯君集统领五万神机军,五万骑兵,已经开拔入西域。
十二月下旬,长安传来李世民的军令,所有停留在西域二十四国内的三大汗国军队,驱逐,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十二月底,西域二十四国国王来了,不,应该是郡王,如高昌王,变成了高昌郡王。
受李世民命令,回西域安抚民众。
一月,鸿胪寺官员回来,西突厥汗国和沙钵罗汗国同意不干预大唐消灭薛延陀汗国,但要求与大唐平分西域。
打得一手好算盘,借大唐的手帮他们消灭薛延陀。
而大唐也达到了目的,给大军调度争取时间。
叶尘在凉州城,就看着长孙无忌每天花钱如流水。
最爽的是镖队,每天大量镖队来来往往,各路大军运送物资,哗啦啦地结算运费。
长孙无忌还羡慕百姓大量腌制辣肉。
辣肉是最好用的,又能给大军补充营养,连盐都免了,关键辣肉还能长时间保存。
这也得亏现在大唐暂时不缺盐,不然就只能制作成肉干,肉**辣肉可差远了。
时间来到三月,春暖花开,气温开始回暖。
而各路大军也达成初始战略目标,张亮统领金山道五万骑兵,驻扎在金山之西,虎视西突厥汗国,遥指天山薛延陀汗国。
李艺统领北海道八万骑兵,驻扎在北海之西,对薛延陀汗国虎视眈眈,顺带震慑西突厥汗国。
现在三大汗国,西突厥汗国在西域北部草原之东,靠近大唐,隐隐有被大唐三路大军包围的势头。
薛延陀汗国占据中部,以天山为根据地。
沙钵罗汗国是最强大的,占据草原西部,控制西边不少小国。
夷男知道单靠薛延陀汗国根本不是大唐的对手,派人出使西突厥汗国和沙钵罗汗国,想联手。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但西突厥咄陆可汗保持沉默,没拒绝也没答应。
因为西突厥现在的地理位置非常尴尬,一旦答应与薛延陀共同对付大唐,西突厥汗国会变成抵抗大唐的前线,成为薛延陀汗国的盾牌。
沙钵罗贺莫咄可汗倒是答应与薛延陀汗国联手。
然而刚答应,西边就遭受波斯帝国的反扑,驻扎在西部的大军被波斯帝国偷袭,被迫撤退。
波斯帝国联合一众小国,生生组建出二十万大军,跟沙钵罗汗国拼了。
一时间沙钵罗汗国自顾不暇。
察觉到沙钵罗汗国乱了,李靖当机立断,下令肃清在西域集结坚守的三大汗国大军。
见大唐来真的,咄陆可汗怂了,赶忙让集结在西域的三万大军撤回草原。
薛延陀汗国和沙钵罗汗国差不多也派了三万大军在西域固守。
这种攻防战,神机军的拿手好戏。
侯君集早就布置好,神机军一分为二,长孙顺德统领一半神机军和李孝恭的三万骑兵,在于阗与沙钵罗汗国大军对峙。
自己统领一半神机军,加上突利的两万骑兵,在康国与薛延陀汗国大军对峙。
接收到李靖军令,立马开战,火力压制,两大汗国大军瞬间被神机大炮炸懵了,惊慌失措往草原撤退,乱成一团。
趁对方大乱,骑兵出击,于阗那边,薛万彻带领骑兵冲锋,快如闪电,如剑一般插敌军中军。
猛得离谱,连斩敌军三员大将。
乱战之中,薛礼射杀敌军两员大将,沙钵罗大军彻底乱了,向北逃窜。
然而李孝恭神出鬼没,不知何时统领后军绕到北方,形成包夹之势。
薛万彻带领先锋前军,左冲右突,把敌军阵型冲的四散。
神机军从后面压上来。
最终,沙钵罗三万大军,逃跑者不过一两千。
康国这边,薛万钧和冯立、突利三面出击,三人都实现斩将,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联手斩杀敌军一将。
张士贵统领鼓旗军绕到后面,直接把薛延陀三万大军全歼了。
两军加起来缴获四万战马,张士贵和苏定方统领的四万步兵这下都有马骑了。
就地训练骑术,等待战令。
战报先传到玉门关,然后传到凉州城,叶尘不得不感叹,大唐这些名将是真猛啊。
战报八百里加急送回长安。
“好,好,西域二十四国已经收复,传令李靖,进击薛延陀,西突厥汗国敢动,顺手灭了。”
“灭了西突厥后,与波斯帝国夹击沙钵罗汗国。”
李世民大喜,霸气下令。
覆灭西突厥就在今朝,谁还能与大唐为敌,谁还敢叫板大唐?
他统治下的大唐,就是最强大的帝国,世界中心。
天下之国,皆需来朝拜,正如叶尘歌中所言,要让四方来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