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考勤王:打卡变强,陛下别耽误我干饭! 第四百五十八章 第二届武举,学宫建成

六月底,两只使团从西突厥回到玉门关,正好唐俭他们也到了。

“莒国公辛苦了,欢迎莒国公归国。”

安兴贵带领官员和士兵们向唐俭行礼。

“还是家乡的空气好啊。”

唐俭眼眶有些湿润,穿梭异国他乡一年半,踏进玉门关的这一刻,终于心安了。

华夏自古以来,除了东汉甘英出使罗马那一次,便是这一次他走得最远。

“快,洗一洗身上的风尘,宴已备好。”

安兴贵安排得很到位。

七月,唐俭带领波斯使者抵达长安,李世民亲自带百官出城迎接。

“陛下,臣不辱使命,成功出使波斯帝国,带波斯使者回访大唐。”

唐俭持节杖带领使团官员半跪交差。

“莒国公辛苦了,诸卿辛苦了。”

李世民一一亲手扶起来。

不少使团官员都哭了,穿梭在异国他乡,那种格格不入的孤独感,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李世民在武德殿设了接风宴,来了十多名波斯使者,唐俭找的西域商人做翻译。

双方靠着翻译官交流。

据唐俭所说,那边与大唐很不一样,干热,以城邦的形式管理,城主的权利非常大,总管军事、经济、民生等等。

波斯帝国原本很大,被西突厥联合拜占庭帝国打废了,国土没了一半,人口锐减大半,正规军队只剩下十多万,元气大伤。

在那边,战败的国家,子民被抓去做奴隶,所以波斯帝国非常愿意与大唐联手,打败西突厥,拯救他们的子民,光复波斯帝国的辉煌。

波斯帝国需要重振军队,十多万军队不够,怕被拜占庭帝国偷袭。

约定后年春,与大唐两年夹击西突厥。

李世民答应了。

这对大唐非常有利,波斯重新崛起,受威胁的不会是大唐,而是拜占庭帝国,让两国斗去。

第二天,唐俭带领波斯使者游历长安,别说,离开一年半,长安变得他都有些陌生,发展太快,更加繁华了。

商业坊里,有西域商人、吐蕃商人、南疆商人、辽东、青海、突厥、琉球商人。

还有安南各国之人,前几天刚到,一国送来百人学习大唐文化。

形形**的人,或在商业坊做生意,或穿梭于商业坊中,波斯使者震撼不已,大唐竟然征服了这么多国家,连野蛮好战的突厥人都征服了。

正好,武举要开始了,许多江湖武人背着兵器,在酒楼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豪气干云,却又都遵纪守法。

有官兵和衙差走在街上巡逻,百姓们也不怕,商贩们还会主动送点吃的,也不见官差欺负人。

孩童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在街道上玩耍。

这一幕幕都震惊着波斯使者,大唐不仅军事强大,民生、治安、文化、经济更是繁华。

这天,武举开始了,在朱雀门前设擂台比武,把波斯使者震惊得不停鼓掌,根本停不下来。

今年只招四百人,半个月比完,都是武举人。

然后第一届的八百武子比武,确定名次后,考武进士,就是考军事策论。

只有二十人考中武进士。

武举结束,今年的四百武子入军事学院深造,之前的八百武子全部入军中。

最低都是百夫长,综合成绩排名越高,军职越高,那二十名武进士,起步就是副将军级。

并且,李世民颁布圣旨,以后的武举,军官或者军中善战者,皆可参考,各军选拔出四百人参考。

相当于各军排名战,每次前五全军重赏。

就是激励军队进步。

这下当兵的也有更多出路了。

武举结束,太学、汤问、梦泽,三座学宫也终于建好了。

而各道的公学也在去年就建好了,李世民大肆招聘名师名儒入公学教书,并且印刷了大量普通人根本看不到的书籍放入公学,供天下学子学习。

公学一出,受害者是山东士族,在当地便有很多书读,学子们都不往山东求学了。

这一下对山东士族可谓暴击,但山东士族还无可奈何,阻止不了。

现在山东士族唯一的优势是珍藏的书籍更多,他们自己家的人参加科举依旧还有优势。

而入公学教书的名师名儒,都有俸禄拿,有官品的,各座公学院长都是正五品。

现在学宫建成,各道推选三名夫子入学宫教书,院长正四品。

还有各座公学推举五名学子入梦泽学宫深造,天下学子皆可往汤问学宫交流学问,求教论道。

太学就是给皇宫贵族、达官显贵之子读书。

各国求学者,起初在长安公学求学,然后到国子监深造,最后入梦泽学宫。

长安建了二十座公学,十座给长安学子求学,十座安置各国求学者。

相当于公学是小学和初中,国子监读高中,梦泽学宫读大学。

汤问学宫作为文学圣地,天下学子交流文学,一如春秋时期的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促进文化发展。

公学的成立,两座学宫的建成,意味着大唐的文化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九月,学宫夫子定下,各公学推举的学子也到了,而长安城也多了很多读书人,前往汤问学宫交流学术。

汤问学宫那叫一个热闹。

大街上常看到读书人抱着书本往来。

许多读书人从汤问学宫出来,受益匪浅,吃饭时还不忘翻看记录的笔记,长安文学氛围浓郁到了极致。

弘文馆也热闹,从年初就热闹到现在,文官们忙着编写教材。

叶尘也忙啊,在家忙着带娃。

六月时,李烟柔也生了,是个男孩,叶尘给取名叶秀杰。

李烟柔不会带孩子,手忙脚乱的。

哲锦现在会走路了,一天到处跑,给小月累的。

叶尘还得教悦儿她们,很忙。

得亏婉儿懂事啊,忙前忙后帮忙。

长孙皇后也生了,和历史上一样,是个女儿,城阳公主。

历史上长孙皇后四个女儿,只有城阳公主稍微长寿一点,活到四十一岁。

长乐公主二十三岁病逝,晋阳公主十二岁病逝,新城公主二十九岁病逝。

按照史书记载,应该是都遗传了哮喘病。

十月,全国都期待的秋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