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考勤王:打卡变强,陛下别耽误我干饭! 第四百三十三章 楚国公,朕没负你

不知叶尘看到了,百官也看到了,李世民和李渊也看到了。

李渊陶醉其中,常穿梭于各家酒楼,与读书人们畅谈,讲述自己的心得,尽可能地帮一帮这些学子们。

这一刻,他对二郎的怨恨散了很多,他知道自己统治下的大唐做不到如此,大郎大概也做不到。

大唐交给二郎是正确的。

这一刻,他只自责自己当初没拦住大郎和二郎。

这个时候的长安城,是没有纨绔子弟一说的。

因为大门大户都要面子、要民心的,教养极其严格,可以张扬,可以傲慢,但绝不能是一无是处的废物。

纨绔是没资格来长安城的,如那些士族,都有不争气的子弟,不争气,那就是老家待着,别来长安丢人现眼。

其他地方肯定有招摇过市的恶霸,嚣张跋扈的纨绔。

但不会在长安城出现。

小门小户没这个资格,大门大户要面子,而且整个纨绔来长安,那不是给政敌攻讦的突破口吗。

至少这个时候的长安城,是美好的,说是乐土也不为过。

李世民希望把长安打造成鄠县一样的乐土,正在慢慢实现。

这一天,程咬金带着青海那边的牧羊人,赶着十万头羊来到长安外。

阿史那舍也带人赶着七万头羊来负借道费。

长安城外羊满为患。

这个时代,吃羊肉是一件奢侈高贵的事,因为羊肉贵啊,只有贵族豪强才吃得起。

一斤猪肉二十文左右,一斤羊肉六七十文。

京官们、王公贵族们、富商巨贾们,纷纷派人来买羊。

叶尘也让叶瑶买了二十只,这时代的羊全是放养的,肉确实香。

长安城有钱人很多,十七万头羊,一天就被分完,朝廷收入三十多万贯。

十万头羊,大唐卖了三千件兵器给羊同,加上三千套大唐淘汰的弓,十万支箭。

制作弓的成本很高,火器的出现,弓箭成了辅助,淘汰下来很多。

卖兵器怎么卖,算兵器上铁的重量,一斤铁六贯,你就买吧。

在大唐,一斤铁也要三百文,打造费也贵,如菜刀、铁锅,硬通货,所以铁匠铺很多。

大唐铁是朝廷管控的,铁矿不要钱,但雇人开采要发工钱吧,运输、打造都是费用。

但对外卖兵器依旧暴利,任何时代,军火商都是最赚钱的。

会试开考前三天,李世民还是把日南和九真进贡的三头大象和九头狮子杀了,宴请会试学子,食瑞兽肉,图一份美好的寓意。

而且还得人心。

朱雀门前,几万读书人对着李世民作揖行礼,非常壮观。

当天晚上,李世民兴致勃勃,在武德殿宴请百官。

“一晃七年过去,朕常回想起在鄠县初见楚国公,是楚国公让朕知道了盛世该是什么样的。”

“楚国公选择我,因为楚国公觉得只有朕能缔造他理想中的盛世。”

“我们约定好要一起缔造极盛大唐,如今七年过去,大唐正式步入盛世,楚国公居功至伟,提出诸多改革政策,献高产粮种、调料种子等等。”

“朕也没负楚国公的信任。”

李世民神采飞扬地说着,举起酒杯邀叶尘。

“当初我觉得陛下会是千古圣君,事实证明我没有看错,现在我更加坚信。”

“千百年后,依旧会有人怀念贞观盛世。”

叶尘举杯一笑。

千百年后,确实依旧有人怀念,如今他的出现,让贞观更加强盛,千年后,万年后,依旧有人怀念,有人向往。

“哈哈,赞,千年后,依旧有人怀念贞观,敬仰朕,诸卿铭刻青史,成为后世人臣之典范,何等壮哉!幸哉!”

“干!”

李世民豪情万丈,放声大笑。

百官兴之所至,同举杯。

“要做到如此,陛下需勉励之,严于律己,保持现在的贤明。”

“当以史为鉴,切莫自得,学汉武帝半生英明,晚年昏聩。”

魏征一盆冷水浇下来。

“你能不能别在这个时候扫兴,现在又不是在朝堂上。”李世民满头黑线。

“你小心陛下又回两仪殿砍树。”叶尘揶揄道。

百官差点没崩住笑出来。

堂堂皇帝,被臣子气得砍树发泄,怎能不好笑呢。

“砍树事小,你小心剑落你身上,哈哈……”

李世民畅声大笑,并不介意叶尘的调侃。

这是笑话,但又何尝不是佳话呢,气成这样他都没杀魏征,何尝不是贤明的体现。

百官也是跟着笑,当今陛下的气量没的说。

因为当今陛下自身能力极强,自信能压得住臣子,所以对臣子很宽容。

有一说一,在贞观朝做官,比在武德朝轻松。

刘文静怎么死的,因为太有能力,被太上皇所忌惮。

但在贞观朝不用担心这个,越有才,陛下越喜欢。

最好的例子就是李靖,玄武门不帮忙,陛下依旧爱其才,重用之。

战功卓著,军事能力绝顶,陛下依旧重用为兵部尚书。

换别的皇帝,李靖最好的结局也就是罢官养老。

皇帝邀请百官谈笑聊趣,此前也是没有的。

当今陛下威重,恩也重,百官非畏,而是敬。

宴会一直持续到很晚。

“真正的盛世来临了,让我们共庆之,祝愿大唐以后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李世民起身举杯。

百官共饮。

李世民放下酒杯,畅朗地大笑着离去,走路都有点晃。

明明没酒量,但又爱喝酒。

不过,李世民喝的不是酒,是兴致,是情义。

这时,魏征一头栽倒在地上。

叶尘吓了一跳,赶忙过去检查,还好,只是喝多了。

“一把年纪,你可悠着点。”

叶尘没好气地骂了一声,把魏征背起来。

“我还能喝,我不老……”

魏征不服气的逞强,引得百官一阵嘲笑。

“得遇当今陛下,我魏征此生之大幸也,苦学数十载,得以尽情施展所学,施展抱负。”

“我不老,我要好好活着,看看极盛大唐,这盛世也有我魏征一份功劳,幸甚至哉……”

马车上,魏征又哭又笑,尽情释放着。

叶尘坐在旁边听着,魏征真的很正,喝醉后的醉话都这么正。

正是有这种正臣悍不畏死的劝谏着李世民走正道,所以现在整个国家的风气都很正。

这样的风气很让人舒服。

那天,李渊跟他说过一句话,是人就会有私心,为官有私心不可怕,就怕没公心。

李世民搞死琅琊王氏,意义极大,让士族有了敬畏之心。

现在那些士族官员,依旧私心深重,但都多了份公心,所以现在朝堂异常和谐。

事实证明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之前他就极端地想着把山东士族全搞死,而李世民想的是如何让山东士族乖乖为大唐效力。

并且李世民做到了。

做皇帝,雄才伟略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能克制自己,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