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考勤王:打卡变强,陛下别耽误我干饭!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来自张士贵的吐槽

最近小孩哥们也遭了老罪。

几年不下雨,一下就天天下。

都是勋贵之子,叶尘也不好虐待,主要这时代生病非常要命。

没办法,只能在室内上文化课。

小孩哥们练武的时候,很累却干劲十足。

但只要一读书,一个个跟要了命似的。

青霉素他提炼成功了,用牢里犯人实验过,效果还不错。

袁天罡对这个非常感兴趣,还执着于功德呢,这个能救人,能得功德。

去年提炼过程不太顺,就等今年鄠县橘子成熟,改进提炼过程。

农肥司一直在致力研究化肥,其他都没问题,现在在攻克用什么材料提炼化肥。

最好的提炼材料是稻草和苞谷杆,但这两样东西对百姓来说都供不应求,引火、喂家畜、铺房顶防雨等等。

如果高价收购,那化肥成本太高,百姓都用不起,毫无意义。

叶尘前世也没接触过这方面,学的又是文科,没办法,只能慢慢研究。

农肥司一群道士,就很搞,但也是专业对口。

百姓更搞,爱死了苞谷,能种的地方都种上。

比如刚开垦出来的荒地,房前屋后。

能不能结出苞谷不重要,要的是苞谷棒子和杆子。

柴米油盐,柴排第一位,苞谷棒子和杆子能当柴用,一年下来能节省非常大开支。

而因为苞谷的出现,人们对生态的破坏大大缓解。

旱灾已经解除,回头植树造林非常有必要。

南方还好,北方的生态破坏非常严重。

就拿长安来说,周围很多山都被砍秃了。

历朝历代各种迁都,京城周围树被砍光,没柴用,占的比例很大。

煤炭他是整出来了,但苦于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太高,只能在煤矿周围用。

长安这边死活找不到煤矿。

河东道和河北那边煤矿多,那边本应该是日子最好过的,然后干旱了几年。

这几年沿海地区倒是爽了,朝廷放开政策,允许晒盐卖给官府。

古人的智慧是不能小觑的,早就发现了晒盐法。

但晒盐得看天气,多雨的时候搞不了。

晒出来的盐就是粗盐,带苦味。

这几年天干,热得要死,晒盐的好天气,粗盐价格都被打下来了。

大唐现在倒是不缺盐,草原现在是大唐领土,草原上好几座盐湖,从盐湖提取盐,可轻松太多了。

朝廷盐业司组织盐队来往于草原运盐,盐队工资高,突厥族争着抢着报名。

突厥族现在对大唐亲和度非常高,日子比以前好过太多了。

没有战争,不用担心挨饿,冬天还能进入关内避寒。

春天自由自在放牧,临近冬季回来,把大的牛羊一卖,换粮食、换柴火、换厚衣,跑关内苟着过冬。

不用担心饿死、冻死。

这种安稳的生活,谁不喜欢呢。

草原游牧民族好战,但那是建立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为了生存。

而且好战的从来不是底层百姓。

六月,薛延陀一路南下,跑到河套往北百里之处,那是大唐划定的界限,薛延陀只能在那之北放牧。

薛延陀也不敢越界,躲在这里,可以及时选择。

西突厥追来,可以随时逃入大唐境内求庇护。

西突厥闯进大唐境内,大唐不可能不追究。

夷男可汗算计得很好,只是忽略了大唐也会揍他的可能性,真以为大唐好说话。

同一时间,西突厥使徒抵达长安,同时抵达的还有张士贵。

张士贵抓着林邑和骠国的王室和贵族进京,还有日南和九真的国王随行来出使,想和大唐谈判。

镇南军屯兵他们国境上虎视眈眈,派臣子来怕谈不清楚,也怕显得不够诚意,只好自己来了。

唐军太吓人了,林邑和骠国可比他们两国强,结果被唐军全方位碾压。

唐军那船大得吓人,林邑和骠国还在岭南跟唐军干着呢,万万没想到唐军从海上绕过来偷家。

尤其林邑,还没反应过来,唐军打到王城下了。

林邑王还想逃,被大唐将军一箭射瞎右眼,差点命没了。

还有琉球使团也在今天抵达长安。

西突厥来的是统叶护可汗长子阿史那舍,本来相当高傲,结果一来就看到唐军用囚车押着两国国王回长安。

高傲的气焰直接没了一半。

以往大军凯旋而归,陛下都会来迎接。

但这一次却没有,只有长孙无忌、李靖等大臣来迎接。

不过百姓依旧热情高涨,夹道相迎。

李世民摆明看不起林邑四国。

晚上,李世民还是在武德殿摆庆功宴,给鼓旗军将领接风洗尘。

“林邑和骠国加起来也就三万多军队,战斗力极低,装备拉跨,要不是不熟悉那边地形,早就把两国平了。”

张士贵还在吐槽呢,这是他打过最没意思的丈。

“镇南军装备也拉跨,但战斗力比林邑、骠国强太多了,两国打山地战,巧了,镇南军也擅长山地战。”

“那边的房子全是木制的,正好天旱,几把火一烧,老实了。”

张士贵把镇南军也夸了一遍。

到底不熟悉那边的地形,若没有镇南军,不可能这么快结束。

镇南军简直天克那边的军队,依靠山地地形作战,爷爷打孙子似的。

第二天,召开朝会。

今天有热闹看,叶尘早早去了。

见叶尘来这么早,百官还有点不适应。

李世民召见各国使臣,还有林邑王和骠国王也被带上来,示意了一下随朝太监。

随朝太监赶忙拿出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林邑国、骠国,不思太平,冒犯大唐天威,劫掠岭南,不知死活,罪无可恕。”

“鼓旗军大将军张士贵,统兵南征,两月灭林邑国、骠国,彰显大唐天威,保护岭南百姓,功参社稷,大唐虎将也,加封錿国侯。”

“谢陛下。”张士贵领旨谢恩。

之前他是郡侯,如今升了一级,灭两个小国升一级爵,赚了。

而且他没等朝廷命令就私自动兵,陛下没追究,已是天恩。

当今陛下善战,有压得住众将的能力,所以对他们一向比较宽容。

换别的皇帝,他现在怕是人头落地了。

当然,换其他皇帝,他也不敢私自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