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考勤王:打卡变强,陛下别耽误我干饭! 第四百五十四章 卑微的西域二十四国

一桌子仿佛不属于人间的仙食,王裕自己都不舍得浪费。

整这么一桌,代价太昂贵,王裕都来不起第二次。

叶尘离开时,仍然回味无穷。

这一桌子,李世民绝对都没吃过。

这才是真正的享受啊。

别的不说,就说拿百年人参炖汤底,皇帝也霍霍不起啊。

就这么吃一顿,叶尘都感觉元气大增,这天晚上,小月遭老罪了。

第二天早上,叶尘难得早起,来到他自己挖的密室中,里面放着很多书籍。

都是系统奖励的,有武功秘籍、医书、史书、各种孤本。

这就是他的底蕴,凭这些东西,他能培养出来许多人才。

他现在最缺的其实是子孙后代。

五天后,李渊和魏征从蓝田县回来,李渊颁布圣旨,解除禁食鲤鱼的禁令,特意标注是当今太子仁德,见渔夫多艰,故而提议。

先是太子谏议犯人劳改时也有工钱拿,后又谏议取消禁食鲤鱼的禁令。

一时间,太子在民间有了很高的声望,觉得太子一定是为仁君。

当今陛下雄才大略,治国有方,太子贤明仁德,生在大唐是件幸运的事。

而要建医宫的圣旨下达,再一次引发轰动,促进医术发展,以后生病,恢复的概率提升,这与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百姓当然支持了。

茶余饭后,无不在夸赞当今陛下圣明。

让他们吃饱,大量的羊毛、棉花,加之苞谷杆和棒能生火,冬天比以前好过太多了。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盗匪越来越少,生活安定。

如今又发展医学,为他们的健康着想。

都不敢想以后大唐会变得多么美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甚至有人在议论,要是皇帝都像当今陛下这么圣明,那该多好。

紧接着,明年减免赋税的圣旨一出,再次引起轰动。

各国使臣都被皇帝在民间的民望震撼。

相比于大唐的繁华,最让他们震惊的是大唐的安定和包容。

小孩子们胖乎乎的,无忧无虑地在大街小巷嬉戏玩耍,大人也不担心。

这在他们国家,孩子早丢了。

另外,大唐百姓对他们很友善,没有排斥,没有欺负他们。

这让他们感觉在大唐比在自己国家还安全。

腊月二十八,百官放假。

李世民约叶尘、房玄龄等心腹聚餐喝酒。

众人笑谈过去,畅聊未来,这一刻没有君臣之分,就是朋友。

独属于李世民的魅力,把臣子当朋友,时常聚餐谈笑,除了李世民,再没别的皇帝能做到如此。

傍晚离开皇宫,出朱雀门时却见长孙皇后等在门口。

“你这是?”

叶尘过去询问。

“我等承乾回来。”长孙皇后温柔一笑。

话音刚落,一辆马车驶来,李承乾从马车上下来。

“娘。”

李承乾开心地飞奔向长孙皇后。

“小心点。”

长孙皇后温柔地提醒,眼神宠溺而又骄傲极了。

她知道承乾做了两件为国为民的大好事,这是她的孩子,也是合格的大唐太子。

叶尘等人相视一笑,默默离开,没有打扰人家母子团聚。

长孙皇后是一位极好的皇后,更是一位极好的母亲。

历史上,如果长孙皇后没有早逝,李承乾绝对不会走向极端。

第二天,腊月二十九,一年一度的拍卖会又开始了。

武士彟还在青海道那边做军火贸易呢,民部侍郎李守素主持的拍卖。

叶婉儿一看到李承乾就不要师傅了,一口一个师兄,欢呼着跑过去。

李承乾明显沉稳了许多,不再那么毛躁跳脱,不过对叶婉儿依旧亲昵,两人坐一起,嘴就没停过。

悦儿和武媚很没眼力见地跑过去捣乱。

今年还是在军事学院举办的,依旧举行了军演。

李世民之前让从辽东调了两千死刑犯过来,分别与陌刀军和横刀军对砍。

陌刀军残暴,横刀军追求杀戮速度。

单方面的屠杀,极其血腥。

好几个安南那边的使臣吓吐了,眼神中多了浓浓的敬畏。

最后少将营上场,经过在凉州的磨砺,一个个眼神里真的有杀气。

各国使臣震惊,感觉自己上,干不过这些孩童。

他们在长安已经待了一段时间,感觉大唐人挺温和的啊,没想到大唐如此尚武。

不过好像大唐不尚武,他们也不会聚在这里。

拍卖开始,叶尘也花了五千贯买了三株一百多年份的人参。

这玩意也是底蕴啊,也就现在能买到,毕竟南疆大山里的人参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还是没家族底蕴啊,各大士族不是有人被派去治理交趾、日南二郡吗?人家在那边挖得老开心了。

前几天王裕还送了他两株,说是在日南那边挖的。

除了药材,最受欢迎的就是西域美人,安南各国使臣那叫一个急啊,想要,奈何手里没钱。

这要是带几个回去献给国王,那不得起飞。

有一个反应快的,跟李世民借钱,李世民同意了。

其他国家使臣赶忙效仿,大唐都干成债主了。

“尊贵的天可汗陛下,求大唐庇护我们,在我们国家驻军,我们必年年朝贡,美人任取之。”

拍卖会一结束,西域各国使臣又开始了,齐刷刷跪一地乞求。

安南各国使臣看傻了,这什么情况,怎么还求着驻军呢。

他国军队入驻自己国家,自己国家还有主权吗?

“呵呵,大唐文雅,怎能做此强盗之举?”

“再者,大唐庇护你们,势必与西突厥对上,西突厥何其强大,西灭波斯帝国,疆域万万里,军队数十万。”

“大唐亦不敢触西突厥锋芒。”

李世民一本正经道。

西域各国使臣满头黑线,你要不听听你在说什么,西突厥都被大唐打成什么样了,还你不敢。

求你别文雅了,欺负我们一次行不行?

“陛下,今年秋夏一战,西突厥八万骑兵几乎被大唐打得全军覆没,连大王子都被大唐抓了,大唐怎么可能会惧怕西突厥呢?”

“只要大唐愿意驻军,我们各国金、银、铁、铜矿,任大唐取之,并年年进贡。”

“是啊,望陛下看在我们一片诚心的份上,施恩德庇护我们吧。”

“……”

各国使臣苦苦哀求,他们知道,大唐根本就不怕西突厥,西突厥根本干不过大唐,大唐只是不愿庇护他们。

他们想着应该是诚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