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唐 第二百一十章 飞表奏事

李从曮此刻眼神连连闪烁,显然柳河这番话真的说到他的心里去了。

击败李幼澄夺取政权,然后称帝,不可否认他有这个野心,但他同样也是个务实派,称帝离他现在还有些遥远,属于长期目标,而扩张自身势力却是短期内符合他利益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和李幼澄合作一把似乎不是不可以接受。

安全之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李从曮一伸手打断,随即李从曮看向柳河道“柳卿所言有理,既然能够增加实力本王没道理将这种好事拒之门外,不过此事不是本王一人愿意即可,还得她李幼澄也同意。

而如今评估队伍已经出发,本王怕是没多少时间与其慢慢商谈。”

柳河当即道“王上,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第一,由臣代表王上去与监国商谈合作之事。

第二,继续准备让刘景岩回返坊州之事,一旦臣商谈不成,立刻让刘景岩离开长安,而臣则会尽量拖延转移监国的注意力。”

“好,就依柳卿所言。”李从曮一拍巴掌下了决定道“那就以两日为限,如果两日之内不能谈出明确结果,那本王就会立刻送刘景岩离开长安。

另外,本王要求拿到坊州军权,至于政权可以让出去。”

“臣领命。”柳河应了一声,当即向李从曮告辞之后便离开了岐王府后匆匆向行宫而去。

……

侍卫司衙署之内,许安正在构思着幼军营和女子学堂的计划,随着第一笔钱粮的拨给到位他终于可以把计划变为现实。

而新来的幕僚,孔目官卢季青第一个任务就是被他命令负责此事。

本以为卢季青作为正统的儒学门人会对这种重奇技**巧轻经义学识的行为会比较抵触,没想到他在看过许安的计划竟然大呼“妙妙妙。”

并且毫不掩饰的对许安所写的“技术强国”四个字校训予以认同“技术强则邦国强,昔日曲辕犁解万民饥馑,今日改良冶铁术铸坚甲守边疆,便是明证。

开技术学院,教农人辨土壤、改农具,教工匠研火候、造器械,教兵士懂火器、布防务,聚天下巧思,成强国之基础。主君果然大才,学生佩服。”

许安这才记起,这卢季青在家可是自学过农学的,显然对于这些并不排斥。

在这个时代,能找到一个如此与自己想法合得来的人那是殊为难得,许安再次感叹这个幕僚真是收对了。

“那这幼军营与女子学堂之事就拜托先生了。如果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本官提,本官会尽量解决。”许安平日里还得忙于军务,这日常之事只能拜托给卢季青。

卢季青则是极为郑重的说道“学生必不辱命。”

看他神色,显然是把这事当成了一件大事来做,许安自然是非常满意。

就在此时,他的亲兵进入了房间对他汇报道“都使,宫中来人急传你入宫。”

许安神色微微一凝,随即道“我知道了。”

片刻之后,许安熟门熟路的进入行宫,不过这一次李幼澄不是在书房召见他,而是宦官把他引到了一处李幼澄平时接见臣子的偏厅之内。

而偏厅之内,同平章事、门下侍郎柳河正端坐在其中。

不过宦官并没有直接把许安带进偏厅,而是带着许安在旁边拐了个弯,来到了偏厅一侧的小房间之内,而李幼澄正在其中等他。

挥手让带路的宦官退去之后,李幼澄就看着许安直入主题道“柳河是来替李从曮谈条件的。”

随即李幼澄就把柳河的来意详细说了一遍。

许安听罢若有所思道“若是合作也不是不行,毕竟李从曮如果铁了心捣乱,我们的谋划未必能成功,只不过这事后的利益该怎么分配。”

“政权给我们,军权他要。”李幼澄说道。

“打的倒是好算盘,这军权给别人就算了,若是给李从曮,他随时都可以操纵军权抢夺政权,中央还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制,这不可能,至少军权得分一半,保证我们在坊州的利益。”许安毫不犹豫的拒绝道。

“行,那我们就以这个条件去和他谈。”李幼澄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小房间外,突然传来紧急的叩门声。

“进。”许安看了一眼李幼澄便高喊道。

紧接着房门推开,秦继旻手执拂尘急步走了进来。

“怎么了?什么事这么紧急?”李幼蹙眉澄问道。

秦继旻连忙上前行了一礼道“回禀监国,潼关传来紧急军情,飞表奏事。”

“什么。”

李幼澄和许安都是一惊,飞表奏事唯有最紧急的军国大事才会用到的传递消息的方法。

潼关报来的,莫非是石敬瑭大举进攻潼关了。这么快吗。

“快,呈上来。”李幼澄立马道。

从秦继旻手中接过急递迅速拆开后查看,下一刻李幼澄脸上不经面露喜色。

“怎么了?”注意到李幼澄脸色的变化,许安意识到大概率不是坏事,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经好奇起来。

李幼澄当即把信件递给许安,许安接过之后迅速浏览了一遍,整个人“腾”的一下站起身。

他手中紧紧抓着信件,整个人有些激动的想要仰天长笑。

他当即看向李幼澄道“还请殿下速速降旨,召开御前军事会议。”

“准奏,来人,急召枢密院正副使,政事堂诸相,判六军诸卫事,六军诸卫副使,侍卫司各司主官以及在京各藩镇代表进宫面圣。”李幼澄点了点头第一时间下令道。

“老奴领旨。”秦继旻应了一声后便迅速离去。

而许安则看向李幼澄道“殿下,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整合内部力量,全力出手。”

李幼澄点了点头道“我明白,如今最关键是要稳住李从曮得到他的支持,至于交换条件。”

两人目光齐齐看向了正在偏厅内端坐的柳河。”

半个时辰之后,偏厅之内就已经陆续前来了十几人,分别是枢密使李从曮,枢密副使宋审虔。

宰相韩昭胤、张延朗、李敬周和柳河。

判六军诸卫事相里金、六军诸卫副使安全之。

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郑冲、马军司都指挥使马凉、步军司都指挥使吴昭。

彰义节度使李德珫,顺义节度使姚彦章,雄武节度副使魏世昌,静难节度副使蔡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