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澄最终还是采纳了许安的建议,让许安传信给商州长史李迁,让他以地方的名义向中央请旨好将这事落实下来。
而接下来几天,在李幼澄的授意下接连有大臣上书建议将坊州防御州的身份降为团练州,其中声音最大就是新任吏部尚书冯世镜。
冯世镜乃是从洛阳跟至长安的西狩官员,原职则是在朝中担任秘书少监(秘书省二把手,从四品上)。
秘书省掌管国家经籍图书、国史修撰及天文历法等事务,不过自晚唐开始秘书省的权力就不断萎缩,随着史馆、司天监等部门的独立,如今的秘书省基本已经沦为了一座大型国立图书馆。
而作为秘书省二把手的秘书少监,虽然品级还算令人满意,但手中的实权怕是还不如一个七品县令。
面对如此情况,冯世镜自然是不甘心的,他不愿意一直坐冷板凳庸庸碌碌的混一辈子。
所以他一直试图努力把自己换到一个有实权的职位上去。
但有实权的职位在朝中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他在朝中靠山早就不在了,所以一直没能成功,直到李从珂自焚的那一天早上,他也被强行裹挟进了西狩的队伍。
一开始他是抗拒的,他是想要进步但不等于他想送死,直到朝廷打赢了同州之战,让他意识到了朝廷真有可能在关中站稳脚跟之后,他便第一时间转变了态度,没什么事干就自己找事露脸,朝堂之上积极响应监国,在监国面前花式刷脸。
而在朝廷还于旧都之后,李幼澄在许安的提议下想在文臣之中给自己挑选一位代言人,冯世镜就这么水灵灵的进入了她的视线,最终经过几次筛选选中了他。
而方世镜也是摇身一变从秘书少监晋升为吏部尚书。
吏部作为六部之首,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并且可以通过铨选直接任命六品及以下文官,权力颇大,方世镜对这职务自然是非常满意。
同时他也很清楚自己今天的权力来自于谁,因此对于李幼澄的命令从来都是不打折扣的去完成。
此时他正在朝堂之上滔滔不绝的发言“本官案查坊州近年版籍、防务奏报,其地无重大边患,户口、赋役规模亦符团练州建制标准。防御州之设,未免层级过繁、供费稍冗,为循制适配地方实情,拟请将坊州防御州改为团练州。伏望殿下俯察实际,准臣所请。”
方世镜是明牌的监国党,他一发言自然有不少人附和。
李从曮闻言不经微微皱眉,改坊州为团练州,李幼澄这是想干什么?
别人不清楚,但他久居关中却深知关中的情况。
关中以四关为基础,辅以金锁关、蒲津渡,陇关等关口共同守卫关中。
而坊州在这关中防御体系内虽然属于次一级防御,平时看不出什么用,但却能够加强防御纵深,有查漏补缺之大用,若是撤销了坊州的防御州,那关中防御体系就会出现漏洞,关键时候那可是致命的。
况且即便坊州没那么重要,他也不会轻易答应此事。
他为坊州防御使一职谋划已久岂能轻易放弃,一个团练使哪比得上防御使。
在他的示意下,凤翔一派当即群起反驳。
凤翔一派高官众多,尤其是柳河这个宰相还有安全之这位六军诸卫副使一站出来,气场全开,冯世镜很快就招架不住。
见状,许安当即出列支持冯世镜,这才不至于让局面一边倒。
朝堂之上,凤翔派和监国一派互喷,其他派系则是主打一个看戏,毕竟这坊州的好处又轮不到他们,没必要下去趟这个浑水。
而且要将团练州改防御州也不是这么简单的,需要牵扯到政事堂、枢密院以及吏部等多个部门。
就算朝议上占点上风,但只要李从曮不松口,一口咬定坊州作为防御州的必要性,那除非李幼澄强行下旨,否则谁也没办法。
但若是没有达成一致就强行下旨双方就算撕破脸了,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就坊州现在的情况,就算李幼澄强行下旨大概率也会被顶回来。
片刻之后,见双方谁也无法说服谁,方世镜当即面向李幼澄启奏,希望李幼澄御裁。
李幼澄则是看了一眼朝堂,沉吟半晌后开口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坊州建制存续关系地方治理与边防稳固,乃国家大事,不可不慎重。
既然争议不下,那孤提议,由政事堂与枢密院共遣熟谙典制、明晓军务的人员共赴坊州,逐一核查户口版籍、城隍烽候、军费支用之术,详议改制之可行性,以解争议,诸卿以为可否?”
李幼澄这番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这又是搞哪一出?
不过许安自然早就知道情委,毕竟这事还是他提议的,当即出列附和道“监国英明,臣赞同。”
随着许安开口,监国一派的官员自然全部出列附议。
而很快张延朗、韩昭胤、相里金等人也出列赞同。
李敬周思索了一下,觉得这只是派人调查评估一下,并不涉及任何利益,而且就算调查评估结果出来了,到底改不改制决定权不还是得回到朝堂上吗,根本不影响,既然如此没必要为了这点小事去和监国做对,也就跟着出列附议。
这下子朝堂之上就只剩下凤翔一派没有表态。
凤翔一派官员都在看柳河和安全之的态度,而柳河和安全之则正等着李从曮的暗示。
殊不知李从曮现在也纠结的很,他的想法和李敬周差不多,同意此事其实也没什么影响,但他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搞出这么大的阵仗难不成就为了做这点没有意义的事?但一时也想不通透。
而且李幼澄也让枢密院派人一起去,让枢密院派人不就等于让他派人吗,也就是说李幼澄想操纵评估结果也不可能,思来想去似乎没什么问题。
而且说到底,这只是一个评估调查,并不需要通过任何部门同意,哪怕李幼澄直接下旨也是合理的,既然如此,纠结半晌之后,李从曮终于还是同意道“臣附议。”
而见情况果然都在预料之内,李幼澄不经看向许安隐蔽的眨了一下眼睛,随即下令道“既然众位爱卿没有意见,那着政事堂、枢密院一日之内选好人选,三日内队伍出发前往坊州,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