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邪修创业 第27章 优团网,开拓新市场

“于主任,这位是天鸿人力资源前副经理,我们未来科技的现任副总裁唐静荷。”王君山介绍道。

“你好,于主任!”唐静荷伸出手。

“原来是唐经理,怪不得眼熟,之前天鸿人力资源来学校宣讲会,就是你主持的。”

“于主任还记得我,实际上,我也是滨大毕业生,91级!”

“巧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哈哈哈!”

一番寒暄,进入正题。

于主任带着王君山两人,直接来到科创园区,指着靠着路边的一栋写字楼:

“君山,这栋写字楼靠近公路,位置最好,出入方便,也醒目。”

“单层面积800平,五层4000平,扣了公摊还有2800平可用办公面积。”

“门口有停车场,地下也有车库。”

“还有一层地下室,也给你们用。”

“感谢于主任。”对于这栋楼,王君山很是满意。

再往里的那些,位置就没这么好了,门口也没停车场。

很显然,于主任给挑了最好的一栋!

只是让王君山意外的是,整个科创园区没几家企业入驻,很多都闲置。

似乎看出王君山的疑惑,于兴尧叹了口气:

“君山,咱们的科创园区虽然也对外出租,但咱们学校处于市中心,也是富人区,租金高!”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大企业看不上,小企业租不起。尴尬。”

王君山恍然大悟。

大企业,人家都有自己的科技园区。

或者去海边租沿海的海景甲级写字楼!

看不上滨大科创园区五层小楼。

小企业预算有限,更喜欢租金更低的老城区,或者租金白菜价的新区。

当然,新区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远离市内五区的大郊区。

目前还处于开发中,算是城乡接合部,租金白菜价。

但是市里大力支持,把很多大学都搬了过去,人才济济。

这就导致新区租金超低,人才超多,加上政策支持,招商引资到位,简直是小企业的福音,创业者的天堂!

很多小企业都去了新区。

结果滨大科创园区就成了高不成,低不就。

大企业看不上,小企业租不起。

尴尬。

如果不是滨大免费给王君山用,还有毕业后五折优惠,王君山也不考虑这边。

新区不香吗?

别看现在是大郊区。

六年后,新区改了名,被划为国家级新区,就开始飞速发展!

各种政策倾斜,各种高端产业全面落地,再加上高校云集,人才济济,发展日新月异,没几年就高不可攀了。

十五年后,新城区的GDP超过5000亿!

不仅成为滨海第一区,还比很多城市的GDP都高!

不过有免租金政策,那滨大的科创园区那就是完美了。

“于主任放心,我相信咱们的科创园区会有很好的发展。”

王君山安慰道:“还有后面这几栋楼,你尽量给我来留着。万一我们未来科技发展太快,一栋楼不够用,还得继续租赁。”

“这感情好了。”于兴尧露出笑容:“君山,你放心,只要你租赁,我担保,都给你五折租金!”

“五折!那实在是太好了。”王君山笑了。

市中心核心地段,十折的租金,那肯定高。

但五折租金,那就足够便宜了。

至于西区,六年后有发展,十年后发展的很好,但现在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哪里比得过市区!

**完手续,王君山正式接手一整栋写字楼。

将剩下的钥匙交给唐静荷:

“唐总裁,你把卡号给我,我先给你转三万,作为公司启动资金。当然,这是我借给公司的,等有了会计,记得走账。”

公司的财产是公司的,个人的财产是个人的。

这都得分清楚。

“好的,老板。有了办公地点,那我先去注册母公司未来科技,子公司优团科技,以及商标,还有域名之类,然后招人,尽快把框架搭起来。”

“嗯,行政人员够用就行,节省开支。重要的是招开发人员,必须专业!咱们得做团购网站——优团网!”

王君山讨厌一切**,更是反感行政人员冗杂且高薪,反而真正干活的研发和市场部却少之又少。

这本末倒置了。

不管是未来科技总部,还是优团科技,都是市场部和研发部最为重要,拿高薪。

行政,财务之类的,够用就行。

后续行政管理层,也主要从研发部和市场部提拔。

而不是从大厂挖一些只知道媚上欺下的废物,来外行指导内行。

至于优团网,外包出去固然简单,但后续升级就是问题。

作为拳头产品,优团网后续肯定要不断升级,不断迭代,不断推出新功能,领跑时代!

组建研发团队,自主研发,那后续维护,升级,都不是问题。

甚至明年开发移动APP,都能得心应手。

而且未来科技定位是科技公司,自然少不了研发部门。

这种团购网站做起来,差不多也得将近一个月,七月初就能上市。

虽然接下来马上就放暑假,但也无所谓。

优团网要发展,也得扩充市场团队,增加产品品类,开拓其他学校市场。

还得打造物流团队,打造配送仓储体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

恰好可以用暑假一个多月,进行布局发展,先把滨海市这边做起来。

再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推进到省内其他城市的大学,甚至全国!

这一切,王君山都规划的明明白白。

和唐静荷分开后,王君山拨通付岩的电话:

“现在冬瓜销量怎么样?还多少库存?”

“老板,销量跌了不少。尤其是午后,销量明显下滑。”

“上午一个小时还能卖一百来个,两点后就只有七十来个了,接下来估计还得降低。”

“目前库存还有600多个冬瓜,估计今天无法售罄了。”

“看来今天销量到不了两万斤了。”

王君山有了计较,销量真腰斩了。

昨天卖了四万斤,今天不到两万斤,这还是降价到一块八的前提下。

明天怕是只有一万斤,后天五千斤……

没办法,滨大就一万四千人,市场不断饱和,销量不断下降。

哪怕这次降价五毛,都效果有限。

“行,我知道了。”王君山有了计较。

滨大这边,得上线新产品了!

但王君山没有直接回滨大,也没有去鸿运农贸批发市场。

相反,他去了滨大对面的滨海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这所学校虽然是专科,可学生很多,有一万多人。

而且在专科学校都算佼佼者,将来就业也不差。

很多都进了贵和洲际,万豪等等。

虽然从基层做起,但只要踏实努力,熬上几年,成了领班,收入也差不了。

而且这所学校宿舍也没风扇,晚上管理严格,也断电!

就怕不断电,学生拿着宿舍当网吧,天天通宵玩游戏。

这就给了王君山机会!

卖冬瓜的机会!

一万多学生,又是一个恐怖市场。

眼下滨大冬瓜销售趋于饱和,那滨海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就是新的增长点!

滨海酒店管理学院和滨大就隔着几百米,送货也方便。

而酒店管理学院再北侧,还有个恒星科技学院,在校人数将近三万人。

也没风扇,晚上也断电,也需要冬瓜。

都是机会,都是利润!

两所学校加起来,四万多人,哪怕四分之一买王君山的冬瓜,都能卖出去一万多个,都能有大几十万的利润!

沿着滨大再往南走,没多远,还有科大,琴岛大学!

这两个校区加起来,也是一万多人!

但明显不如酒店管理学院和恒星学院人多。

而且酒店管理学院和恒星学院离着滨大更近。

王君山很是的担心被其他人看准先机,捷足先登,那可没地哭去。

还是先下手为强,优先拿下!

在第三天就拿下,不给其他人反应时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