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第191章 诸国朝贡,祭天

万国馆内,各国使者齐聚一堂,彼此炫耀着为宗主国大明准备的奇珍异宝。庭院中摆满了各色贡品,从南海珍珠到西域美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高丽国王王楷命人抬出一个紫檀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静静躺着一株形态酷似人形的参根,须长而密,通体泛着淡淡的金黄光泽。

“此乃我高丽国珍藏的三百年人参,”王楷得意洋洋地说道,“吸取天地精华三百年,有起死回生之效。放眼天下,恐怕再难寻得第二株。”

周围使者们发出阵阵惊叹,有人忍不住上前细看,却被高丽侍卫拦下。

王楷环视四周,见众人皆露羡慕之色,心中不免得意。他盘算着,有此稀世珍宝,必能在朝贡大典上独占鳌头,得到大明皇帝陛下的特别青睐。

就在此时,西辽使臣耶律铁哥轻笑一声,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全场安静下来。

“三百年人参确实难得,”耶律铁哥慢条斯理地说道,“不过比起我西辽献给大皇帝的礼物,恐怕还略逊一筹。”

王楷脸色一沉:“耶律使者何出此言?莫非西辽有什么了不得的宝贝?”

耶律铁哥不慌不忙地拍了拍手,几名西辽随从立即领命而去。不多时,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亮。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毛色光亮、体型优美的马匹被牵入院中。这些马匹与众不同,通体枣红,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奔跑时浑身汗出如血,极为神骏。

“此乃一百匹纯种汗血宝马,”耶律铁哥傲然道,“产自我西辽最优良的牧场,日行千里不在话下。大皇帝若得此马,必甚是喜欢,能如虎添翼。”

院内顿时哗然。汗血宝马之名,众人早有耳闻,但一次见到百匹之多,实在是前所未有。王楷的脸色由红转白,他引以为傲的三百年人参,在这百匹汗血宝马面前,确实相形见绌。

“好,好,好!”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礼部侍郎秦桧不知何时已站在那儿,抚掌而笑,“诸位使者如此用心,陛下定然欣慰。”

他目光扫过院中贡品,特别是在汗血宝马和三百年人参上多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算计的光芒。

“朝贡大典明日举行,诸位今晚好生休息,养精蓄锐,明日随我入宫面圣。”秦桧说完,又特意对耶律铁哥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去。

王楷心中五味杂陈,看着耶律铁哥被一众使者围住恭维,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次日清晨,钟鼓齐鸣,南京城内旌旗招展。各国使节身着盛装,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排成长队向皇宫行进。

垂拱殿内,大明皇帝陈东端坐龙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殿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使节们依次入殿,按国秩高低排列。高丽国王王楷作为一国之主,位列前排。他偷偷抬眼望去,只见大明皇帝年轻英武,目光如电,不怒自威,心中不由得生出敬畏之情。

朝贡仪式开始,各国使节依次上前,献上贡品清单,由司礼太监林朝恩高声宣读。

“高丽国献三百年人参一株,东海明珠百颗,美女二十人,金银珠宝二十箱!”

“三佛齐献象牙五十根,香料千斤,珍禽异兽各十对!”

“蒲甘献翡翠观音一尊,红宝石百颗,檀香木千斤!”

......

每念一处,便有太监将部分精品呈上御前过目。皇帝偶尔点头,偶尔微笑,并不多言。

当念到西辽贡品时,司礼太监的声音明显提高:“西辽献汗血宝马百匹,西域美玉千斤,黄金五千两,骏马千匹!”

百官中响起一阵低语。西辽并非事先通知前来朝贡的国家,此刻突然出现,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陈东原本慵懒靠在龙椅上的身子突然坐直,目光如炬地扫向使节队列:“西辽使臣何在?”

耶律铁哥应声出列,跪拜在地:“西辽使臣耶律铁哥,拜见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东面色一沉,声音冷若寒霜:“耶律大石当初带走一万兵马,背叛大明,如今竟敢派使前来?莫非是来刺探虚实?”

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百官屏息,无人敢出声。几个小国使节甚至吓得微微发抖。

耶律铁哥叩首不止,声音发颤:“陛下明鉴!我主耶律大石当年出走实属无奈,从未敢与天朝为敌。如今天下一统,国威浩荡,我主愿率西辽归顺大明,永为藩属,世代称臣!此次特命微臣前来朝贡,以示诚意!”

陈东默然片刻,目光如刀似剑,仿佛要看穿耶律铁哥的内心。良久,方才缓缓开口:“既如此,朕便给耶律大石一个机会。西辽若真心归顺,需年年朝贡,上交赋税,岁岁来朝,不得有误。”

耶律铁哥连连叩首:“谢陛下隆恩!西辽必当恪守臣节,永不背叛!”

陈东这才面色稍霁,微微点头示意典礼继续。

朝贡仪式完毕,陈东站起身來,朗声道:“今日万邦来朝,朕心甚悦。为示天朝恩典,特赐藩国印玺,以正名分。”

司礼太监林朝恩高声宣诏:“赐高丽国王金印一枚,封为大明高丽郡王,世袭罔替!”

“赐三佛齐国王铜印一枚,封为大明三佛齐宣慰使,世守其土!”

“赐蒲甘国王铜印一枚,封为大明蒲甘宣慰使,世守其土!”

......

一共十六个小国接受了册封,获得大明颁发的国王印信。这些印信虽为铜制,却代表着大明王朝的承认和保护,对于这些小国来说,无疑是一道护身符。

册封完毕,各国使节互相看了一眼,齐刷刷跪倒在地。高丽国王王楷作为代表,高声说道:“今日蒙陛下恩典,赐印封王,我等感激不尽。大明天威浩荡,恩泽四海,实乃天下共主。臣等代表各国,恭上尊号,尊陛下为‘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大明神圣至高大皇帝陛下’!愿永为大明藩属,世世代代,永不背叛!”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大明神圣至高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使齐声高呼,声震殿宇。

陈东面露悦色,心中欢乐,这尊号虽然冗长,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大明天下无敌、四海臣服的现状。他站起身,接受众使朝拜,心中豪情万丈。

“既然诸国如此抬爱,朕虽德行微薄,但也当仁不让了!”

徐文等人听到陛下这话,心想,怎么这么熟悉,好像当初陛下登基就是这样子推脱,陛下又要玩什么花样?不过好在陛下这次没有搞事,陈东话锋一转,“大明有今日全靠诸位文武用力,那便于三日后祭告上天。”

三日后,钟山之上,祭天大典隆重举行。

山巅平坦处,早已筑起九层高坛,坛上设天地牌位,香烟缭绕。山下旌旗招展,甲士林立,文武百官与各国使节分列两侧。

陈东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一步步登上高坛。礼乐齐鸣,庄严肃穆。

登上坛顶,陈东从礼官手中接过祭文,朗声诵读:“朕承天命,统御万方,今日四海宾服,万国来朝,特此祭告天地,永保太平......”

祭文读毕,陈东将祭文投入鼎中焚烧,青烟直上云霄。随后又行三跪上天大礼,献上太牢(牛、羊、猪三牲)等祭品。

礼成之时,旭日东升,万道金光洒满山峦,宛如天启。众人无不震撼,纷纷跪拜,高呼万岁。

陈东站在高坛之上,俯瞰山下万千军民和各国使节,心中涌起无限豪情。这一年四战四捷,开疆拓土,如今万邦来朝,尊为共主,可谓功业已是小成。

而他心中明白,这仅仅是个开始。大明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祭天大典结束后,陈东特设宴款待各国使节。宴席上山珍海味,琳琅满目,更有宫廷乐舞助兴,一派盛世景象。

宴至半酣,陈东举杯道:“今日万邦来朝,实乃盛世之兆。朕愿与各国永结友好,互通有无,共享太平。”

众使节连忙举杯回应,纷纷表示愿永世臣服大明,绝不背叛。

王楷特意上前敬酒:“陛下天威浩荡,恩泽四海,高丽愿永为大明屏藩,守卫辽东。”

耶律铁哥也紧随其后:“西辽愿为大明守御西域,永不贰心。”

陈东满意地点头,与众人对饮。然而在欢庆的氛围中,他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光。

万邦来朝固然可喜,但作为天下共主,他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地方,那些尚未臣服的国度,比如金人还要收拾。

陈东喝着酒想起了自己麾下还有三位人才,于是道,“我手下欢乐侯赵佶,顺意侯李乾顺,安心侯李神宗颇有才艺,今日大喜,不如让三位一舞,助助兴!”

此话一出,赵佶和坐在旁边的李乾顺三人脸色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