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原来这就是接吻,好舒服呀!
“原来这就是接吻,好舒服呀!”
这话也道出了男人心声,霍沉舟也觉得接吻很舒服。
“那,我们再来一次。”
男人声音沙哑,就像诱骗小白兔的大灰狼。
要亲就亲,她又不会拒绝?还要问她,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好羞人呀!
好在霍沉舟也没真二到底?
“呐,你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
然后直接上嘴,姜沫自然十分配合揽住男人脖颈,两人吻得难舍难分。
亲着亲着,男人起了反应,姜沫在生理期,做不了那种事,大半夜,霍沉舟只能去浴室冲冷水澡了。
深夜,浴室的水声格外清晰,两人刚才抱在一起,姜沫深刻感受到小霍同志的激动。
她捂着嘴笑,霍沉舟这是对她产生了原始的冲动,他的身体至少是喜欢她的。
就算他现在还没爱上她,男主对她先走肾,慢慢再走心,这个发展也不错呀!
冲了大半个小时冷水澡,体内那股燥热才彻底压下,霍沉舟走出浴室,体内是火热,身体冰凉,冰火两重天说的就是此刻的霍沉舟。
结果等男人走到床边,刚才还和自己接吻的某人,早就睡着了。
霍沉舟好气又好笑,怕吵到熟睡的女人,他轻手轻脚爬**,男人并没有靠近姜沫,刚洗完冷水澡,怕身体的凉意过渡给她,她本来就痛经,要是寒气入体,下次生理期不是更难受?
结果,他一躺下,身旁女人好似有某种感应,自己就滚到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睡梦中,嘴角都是弯起的。
霍沉舟也笑,也许是女人睡梦中展现的依赖让男人有成就感。
霍沉舟在她额头落下一吻,“媳妇儿,晚安。”
某人把灯关掉,抱着怀里的胖媳妇心满意足进入梦乡。
生理期这几天,姜沫也没闲着,她让霍沉舟带着她在京城转转,想找个合适的店面。
姜沫有自己的安排,现在已经七月,再过两三个月,京城就降温了,到时候在外面摆摊一来遭罪,二来,大冷天,大家也不太愿意出门,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窝着多舒服。
现在找好店面,装修需要时间,再走走味儿,也得两三个月,正好,天冷的时候,服装店也能开张。
京城人压根不缺购物的地方,只要腰包够鼓,王府井那一块卖什么的没有?
赚不赚钱,开店的地点很重要。
姜沫最看好王府井,可她们能搞到王府井的店铺?
也就是想想,剩下的地方,姜沫也看好西单,作为首都未来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在红火个四五十年绝对没问题。
要想生意好,还是看人流量,西单的人流量就挺大,西单商场,有理发店、照相馆,去这些地方的人,基本也是年轻时髦舍得花钱的,可不就是姜沫的准客户。
两人在西单转了两圈,姜沫看上两个合适的房子,能不能成?还要看霍沉舟这个京城土著给不给力?
要是没有霍家下放那事,别说租铺面,就是把铺子买下来,也不是啥大问题?
此一时彼一时,姜沫自己是靠不上,她一个外地人没有人脉,都不知道要往哪个单位送钱!
霍沉舟还夸姜沫有眼光,“这里离咱家也不远,在这里开店,每天还挺方便。”
10几公里,在京城这种地方真不叫远,以后在京城上班,住在冀北省,每天五六个小时的通勤时间那才叫酸爽。
80年的西单已经很热闹,交通也方便,近的地方自行车,稍微远一点就坐公交,地铁都行。
霍沉舟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你看上的铺面,我想办法搞定。”
姜沫也是懂提供情绪价值的,闻言,一脸崇拜看着男人,“老公,你好棒呀!”
女人眼底都要冒出星星了,这反应大大取悦了男人,姜沫此刻就是要天上的月亮,霍沉舟没准都要努力去摘一下。
两口子逛完西单,回去的路上,顺便去了趟百货大楼,倒不是要买东西,姜沫要看看最近百货大楼流行的衣服款式。
等她再去羊城拿货,也有个参考。
结果,两人刚下了公交车,还没进百货大楼,就被一些女同志围住。
“就是她们!”
女同志们情绪激动。
姜沫还吓了一跳,围着他们的有几张熟面孔,是之前和她买过衣服的客户。
现在围上来,是衣服穿了有问题?来找售后的?
乖乖,衣服卖了不少?
真要找售后,姜沫要吐出去一大笔钱?
霍沉舟把姜沫护在身后,问大伙有什么事?
他记忆好,自然也发现了人群中的熟面孔,和姜沫想到了一起,都以为这些人买了衣服,还找售后的。
结果为首的大姐,并没有理霍沉舟,而是一脸激动看着姜沫,“哎呀,大妹子,你这几天咋没来摆摊呀,你的衣服太好看了,我穿上之后,亲戚朋友都想买,我们在这等了好几天,今天终于把你俩等到了。”
女人说完,围着两人的人群,也都纷纷点头。
这些个大聪明为了以最低的价格买到衣服,几乎发动了身边全部的女性朋友,总之,三人团,砍一刀搞起来,这么多人,没准还能抽中几个免单?
抽不中免单也没关系,衣服好看,她们也愿意花钱?
姜沫嘴巴张了张,所以这不是来找售后的,而是还想和他们买衣服?
惊喜来得太突然!
“我要喇叭裤,我要连衣裙!”
大家七嘴八舌,都是姜沫上次从羊城带回的款式。
姜沫笑着解释,说手里没现货,就有人问她什么时候有货?
姜沫想到去羊城往返的时间,给了个保守的日期,“最快也得一个礼拜。”
上次摆摊,姜沫就见识到京城女人购物的疯狂,今天这些可爱的女同志,让姜沫更深刻意识到,不管在哪个年代,女人对漂亮衣服都没有抵抗力。
“你说先给订金?”
姜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人啥胆子啊,敢给路边摊的个体户交订金?
虽然每个人只给了几块钱,她连个固定店面都没有,这些人可真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