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那名为首的百夫长,虽站得稍远,也被那气劲的余波扫中,只觉得一股无法抗拒的大力涌来,胸口如遭重击,喉头一甜。
他哇喷出一口鲜血,手中弯刀当啷一声落地,整个人踉跄着向后倒退十几步,一**坐倒在地,面色惨白如纸,望着杨过的眼神充满了极致的恐惧与难以置信!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刚才还气势汹汹、喊打喊杀的营门守卫,转眼间已是死伤狼藉,一片寂静,只剩下烟尘弥漫和伤者微弱的呻吟声。
那百夫长张大了嘴巴,如同见了鬼一般,指着杨过,喉咙里咯咯作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此刻才明白,眼前这个看似文弱,英俊到丧心病狂的青衫男子,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那随手一拂的威力,简直非人力所能及!
这里的巨大动静和冲天而起的烟尘,瞬间惊动了整个大营外围!
“敌袭?!”
“怎么回事?!”
“营门那边出事了!”
急促的号角声立刻响起,伴随着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呼喝。
马蹄声如雷鸣般从营内各处响起,迅速向着营门方向汇聚。
无数蒙古骑兵、步兵,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了过来,刀枪如林,杀气冲天,瞬间便将营门附近围得水泄不通!
冲在最前面的,多是负责外围警戒和快速反应的骑兵。
他们勒住战马,长刀出鞘,弓箭上弦,凶狠的目光齐刷刷的锁定在场中唯一站立的那道青衫身影上。
然而,当这些骑兵、以及随后赶来的更多蒙古将士,看清那烟尘中负手而立、神色淡然的杨过时,原本汹涌的杀气,仿佛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瞬间凝固了!
“是…是他?!”
“杨过!是那个魔鬼杨过!”
“他怎么来了?!他怎么敢来这里?!”
惊呼声、抽气声、乃至兵器脱手坠地的哐当声,此起彼伏!
后面赶来的士兵不明所以,还在往前挤,嘴里嚷嚷着:“怎么回事?哪个不怕死的敢来闯营?”
前面看清情况的士兵则脸色煞白,声音发颤地低吼:“别挤了!快退!是杨过!是那个生擒了王爷的杨过!”
“什么?杨过?!”
这个名字,如同带着某种魔力,瞬间在蒙古军中引发了巨大的骚动和恐慌!
那些经历过襄阳大战的老兵,对这张脸、这身青衫,简直是刻骨铭心!
那单枪匹马冲阵,如入无人之境。
那于万军之中生擒王爷,视千军万马如无物的恐怖身影,早已成为他们内心深处最可怕的梦魇!
此刻再见,那份被支配的恐惧瞬间复苏,让他们的手脚都忍不住冰凉、发抖!
咕咚!咕咚!
接连几声,竟是有些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骑兵,因为极度的恐惧和紧张,手脚发软,直接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可他们也顾不得疼痛,连滚带爬地向后缩去,只想离那个魔神远一点!
更有甚者,握着兵器的手都在剧烈颤抖,几乎握持不住。
军官们的呼喝声也失去了之前的凌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惶,努力想要维持阵型,但整个包围圈却不由自主地向后松动扩大,无人敢轻易上前一步!
刚才还喊杀震天、气势汹汹的蒙古大军,此刻竟因为杨过一人的出现,而陷入了一种诡异无比的寂静与混乱之中!
数万道目光,混杂着恐惧、仇恨、震惊、难以置信,齐刷刷的聚焦在那个孤身站在营门废墟前,仿佛闲庭信步般的青衫青年身上。
杨过目光平静的扫过眼前这黑压压一片、刀枪林立的蒙古军阵,对于他们那如临大敌、却又畏缩不前的姿态,似乎早已预料。
他嘴角那抹淡淡的嘲讽之意,似乎更浓了一些。
他并未再出手,也没有继续前行,只是那么静静地站着,仿佛在等待什么。
他在等,等那个真正能做主的人,忽必烈,出来见他。
这份以一人之力,震慑万军的无上威势,也让所有蒙古军有些不敢上前。
而这场谈判尚未开始,杨过便已凭借其绝对的武力与积威,牢牢占据了上风。
整个蒙古大营,因他一人之至,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而营门处的骚动与恐慌,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蒙古大营的核心区域。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中军大帐。
忽必烈正与几名心腹将领及幕僚商讨军务,闻听营门守卫急报,说是一个青衫南人闯营,疑似是杨过!
他手中正在把玩的一枚和田玉啪嗒一声掉在帅案之上,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杨过?!他怎么会来这里?!”
忽必烈霍然起身,心脏不受控制的剧烈跳动起来,一股寒意顺着脊椎骨蔓延而上。
金轮国师等人前往终南山时日不短,却音讯全无,他本就隐隐有些不安,此刻杨过竟孤身找上门来……
这两者之间,恐怕绝非巧合!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金轮他们失手了?被擒了?还是已经被杨过杀了?
杨过此番前来,是问罪?是示威?还是另有所图?
一股混杂着愤怒、屈辱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在他心中翻腾。
襄阳城下被生擒的耻辱记忆,如同鬼魅般再次浮现,那青衫身影如同梦魇,是他权势生涯中最大的污点和阴影。
“王爷,来者不善!那杨过武功通神,此番孤身前来,恐有恃无恐!我等需小心应对!”
一名经历过襄阳之战的老将面色凝重地提醒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余悸。
忽必烈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
他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是雄踞北方的蒙古王爷,绝不能在下属面前露怯!
他沉声道:“慌什么!他杨过再厉害,也只有一人!难道还能在我数万大军之中,再将本王擒去不成?!”
话虽如此,但他立刻下令:“传令!调集所有金刀驸马、帐前武士,凡武功高强者,即刻前来护驾!亲卫营全体戒备,随本王前往营门!”
他终究是不敢有丝毫大意。
片刻之后,数十名太阳穴高鼓、眼神精光四射的蒙古武士,以及数百名最精锐的亲卫骑兵,已经集合到来。
见到他们,忽必烈的心中稍微暗胸,便簇穿戴好王袍金甲,让这群人护送,浩浩荡荡却又带着几分凝重肃杀之气,朝着营门方向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