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 第349章 潇洒的玉箫剑法

();

他顿了顿,看着赵矜那双因他前半句肯定而亮起,又因后半句评价而微微黯然的眸子,唇角勾起一抹令人安心的笑意。

却见杨过话锋再转:“若公主喜欢用剑,我这里倒恰好有一套剑法,威力不俗,施展起来亦是潇洒飘逸,颇具观赏之姿。

或许会更合几分公主的心意,不知公主可有兴趣学我这套剑法么?”

峰回路转!

赵矜原本微微失落的心情瞬间被这巨大的惊喜冲散,她几乎是立刻脱口而出:“有兴趣!当然有兴趣!杨大哥,你真的愿意教我?”

她双眼放光,仿佛看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杨过含笑颔首,并未多言,而是缓步走到赵矜面前,极其自然的伸手接过了她手中那柄犹带温热的佩剑。

这个不经意的动作难免碰到她的手,却让赵矜心头又是一颤,脸颊微热。

“如此,我便先将这套剑法演示一遍,公主请看仔细了。”

杨过话音落下,身形便已动。

初时,只是手腕轻抖,剑尖划出一道优雅的弧光,如同文人执笔,欲书锦绣文章。

随即,剑势展开,但见青衫飘飘,剑光闪烁,时而如清风吹拂玉箫,音韵无形却沁人心脾。

时而如仙人执笔挥毫,点捺之间自有风骨,时而又如柳絮飘飞,轻盈灵动,难以捉摸。

整套剑法施展开来,不见丝毫烟火气,却自有一股清雅高华、潇洒出尘的意境。

剑招连绵不绝,既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又暗含凌厉锋锐之气,于俊雅飘逸之中,潜藏着足以断金切玉的威力。

这正是东邪黄药师毕生武学精华之一的玉箫剑法。

此刻由内力已臻化境、更兼融汇多家之长的杨过使出,其神韵、其威力、其美感,比之原版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见剑光缭绕之中,杨过身姿挺拔,面容俊逸,眼神专注,人与剑仿佛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直看得在场众人目眩神迷,心驰神往。

曹凯看得目不转睛,心中已是波涛汹涌:这…这分明是桃花岛黄岛主的玉箫剑法!

只是,在杨将军手中,似乎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空灵与磅礴,变化更为精微,威力也更上层楼!

此子当真是武学奇才,竟能将别派绝学领悟、施展到如此境地!佩服,实在是佩服!

而场中最受震撼的,莫过于瑞国公主赵矜。

她一双美眸紧紧追随着那道青衫舞剑的身影,几乎忘记了呼吸。

杨过的容貌本就是她生平仅见,此刻在这套极致潇洒、极致俊逸的剑法衬托下,更是如同九天剑仙临凡,那份风采,那份气度,深深地烙印进她的心底,让她心神摇曳,痴迷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

她只觉得,世间再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将剑法使得如此好看,又如此令人心折。

唯有站在一旁,同样被这精妙剑法所吸引的宋理宗,心情最为复杂纠结。

他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杨过这手剑法实在是厉害到了极点,堪称神乎其技,看着就是天下一流水平。

另一方面,看着自己女儿那完全沦陷、满眼都是小星星的痴迷模样,再想到杨过那深不可测的城府和掌控自己的手段,他这心里就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又是酸涩,又是担忧,又是无奈,种种情绪交织,憋闷得他几乎要仰天长叹。

这女儿,怕是真要留不住了啊!

可他能怎么办?他敢说什么?

只能眼睁睁看着,心中一片凌乱而已。

杨过一套玉箫剑法使完,收剑而立,气定神闲,仿佛方才那番令人目眩神迷的演练只是信手而为。

院内一时寂静,随即爆发出各种赞叹。

反应最快的当属贾似道。

这位宰相大人仿佛天生自带谄媚雷达,第一时间便抢步上前,脸上堆满了夸张的敬佩之色,声音洪亮,生怕有人听不见:

“妙啊!妙极!神乎其技!真乃剑舞银河落,身随白云飞!贾某今日得见杨将军剑法,方知古人所言观止矣是何等心境!

此等剑法,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便是那诗仙李白复生,怕也难描摹其神韵之万一!杨将军真乃武曲星下凡,实为我大宋之祥瑞啊!”

他这一连串的吹捧,辞藻华丽,语气浮夸,听得一旁的宋理宗嘴角都忍不住微微抽搐。

不由得心中暗骂:这该死的老匹夫,当真是不要面皮到了极致!虽说杨过剑法确实超凡,可你这般吹捧,也太过露骨,令人作呕!

贾似道却浑不在意皇帝那微妙的眼神,心中反而理直气壮:如此精妙绝伦的剑法,难道还不值得夸赞?老夫句句发自肺腑,何错之有?

他看向杨过的眼神,更是充满了真诚无比的的崇拜。

就连赵矜都觉得自家这位舅舅这番表现实在有些丢人,哪有这般不顾身份、猛拍马屁的?太也离谱了些。

她偷偷瞥了杨过一眼,生怕他因此不喜。

杨过对此只是淡然一笑,随意地摆了摆手,截住了贾似道还想继续发挥的话语:“贾相过誉了,不过是一些江湖把式,强身健体而已,当不得如此谬赞。”

他语气平淡,既未因吹捧而自得,也未显厌烦,仿佛清风过耳,不萦于心。

赵矜见杨过如此姿态,心中更是钦佩,觉得杨大哥不仅武功高强,气度更是远超常人。

她自己也忍不住轻声赞道:“杨大哥,你的剑法…真的好厉害,好看极了!我好喜欢!”

她词汇不及贾似道丰富,但话语中的真诚与那几乎满溢出来的仰慕之情,却远比贾似道的浮夸之辞更能打动人心。

说着这话时,她只觉得脸颊又开始发烫,心脏不受控制的加速跳动,目光黏在杨过身上,几乎难以移开。

那种混杂着崇拜、羞涩与难以言说的欢喜的情愫,在她心中汹涌澎湃,难以自持。

相较于贾似道的浮夸和赵矜的感性,曹凯的评价则显得专业和客观许多。

他抚须沉吟片刻,眼中精光闪烁,由衷叹道:“杨将军这套剑法,飘逸绝伦,精妙深邃,已臻技近乎道之境。

老臣看来,此剑法重在意境与巧劲,施展之时身法灵动,剑招变幻莫测,与人单打独斗或是小范围交锋,确可占尽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其观赏性与威力,皆属顶尖。”

他话锋一转,点出了关键:“不过,正如将军适才所言,此剑路数偏重轻灵巧变,若置于两军对垒、沙场冲阵那般混乱庞杂、讲究大开大合、以力破巧的环境之中。

这套剑法的威力,或许会受到些许限制,不及那些专为战阵设计的刚猛武功来得直接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