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郑,你提到的这个催化剂改进方案,很有新意。"一个姓刘的专家说,"如果真能实现,产量至少能提高40%。"
"那咱们就试试?"郑昊问。
"试。"陈教授很干脆,"不过得先做小试,把工艺参数摸清楚了,再考虑放大。"
"那就麻烦陈教授了。"
"不麻烦。"陈教授笑道,"我们这些老家伙,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能再为国家做点贡献,也算没白活这辈子。"
"陈教授这话说得对。"刘专家接话,"咱们搞了一辈子化工,不就是想让老百姓用上便宜又好的化肥吗。小郑你这个项目,我们支持。"
郑昊心里一暖。
这些老专家,真的是把技术报国当成了毕生追求。
"那咱们就这么定了。"郑昊站起身,"我马上安排实验室,采购设备和原材料。陈教授您看,还需要什么,尽管提。"
"需要的东西不少。"陈教授拿出一张单子,"这是我列的设备清单,你看看能不能弄到。"
郑昊接过单子,扫了一眼。
反应釜、压力表、温度控制器、分析仪器...密密麻麻列了二十多项。
"没问题,我让人去采购。"郑昊说,"省城买不到的,我去北京买。"
"那就好。"陈教授满意地点头。
当天晚上,郑昊在食堂摆了三桌,请陈教授他们吃饭。
陈庆山、周工程师、几个哥哥都来了。
"陈教授,欢迎来西尧。"郑昊举起杯子,"我敬您一杯。"
"好。"陈教授也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陈教授,听说您在石油化工研究院干了三十多年,那可是业内顶尖的单位。"陈庆山说,"您怎么愿意来我们这个小厂?"
"小厂怎么了?"陈教授笑道,"小厂也能干大事。再说了,小郑这个年轻人我看着顺眼,有想法,敢干事。跟着这样的人干活,心里踏实。"
"陈教授过奖了。"郑昊赶紧谦虚。
"不是过奖。"陈教授认真地说,"你提出的那些技术改进方案,很多都切中要害。我干了一辈子化工,都没想到那些点子。你要说没天赋,我是不信的。"
"可能是运气好。"郑昊打哈哈。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陈教授笑道,"不管怎么说,我相信你能把化肥厂搞起来。"
"那就借陈教授吉言了。"郑昊举杯,"来,我再敬您一杯。"
宴席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多。
送走陈教授他们,郑昊回到办公室,打开抽屉,拿出一个笔记本。
这是他这几天整理的化肥项目资料。
里面详细记录了工艺流程、设备清单、投资预算、市场分析等内容。
有些是他在省城调研时记录的,有些是他凭着前世的记忆写下的。
他翻开笔记本,一页一页看过去。
前世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过化肥生产,但在航天项目里接触过很多化工工艺。
那些知识,现在派上用场了。
想到这里,郑昊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重生的优势,就是知道哪些路是对的,哪些坑要避开。
只要按照正确的方向走,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一个月,郑昊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化肥项目上。
实验室很快建起来了,就在厂区东边的一排平房里。
陈教授带着两个助手,加上从技校招来的五个学生,组成了化工研发小组。
郑昊隔三差五就往实验室跑,和陈教授他们讨论技术细节。
这天下午,郑昊又来了。
"陈教授,催化剂配方试得怎么样了?"
陈教授正戴着护目镜在看反应釜里的情况,听到声音回过头。
"试了七八种配方了,效果都不理想。"他摘下护目镜,有些疲惫,"产量是提高了一些,但没达到预期。"
"具体提高了多少?"
"最好的一次,提高了15%。"刘专家在旁边说,"比现有工艺强,但还不够。"
郑昊走到实验台前,看着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
催化剂配方、反应温度、压力、时间...每一项都详细记录着。
"陈教授,我能看看催化剂的成分配比吗?"
"当然可以。"陈教授把配方递给他。
郑昊仔细看了看,心里盘算着。
按照前世的记忆,最有效的催化剂配方里,除了铁、铝、钾之外,还要加入少量的钴和镍。
但他不能直接说出来,得想办法引导陈教授他们自己试出来。
"陈教授,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郑昊斟酌着说,"您看,咱们现在用的是铁系催化剂,活性已经不错了。但如果再加点其他金属,会不会更好?"
"其他金属?"陈教授来了兴趣,"你说说看。"
"我之前看过一些资料,有些催化反应里,加入少量的过渡金属能提高活性。"郑昊装作不太确定的样子,"比如钴、镍之类的。"
陈教授眼睛一亮。
"钴和镍?"他转身看向刘专家,"老刘,你觉得呢?"
刘专家想了想:"理论上可行。钴和镍都是很好的催化剂载体,可能会增强铁的活性。不过具体效果如何,得试了才知道。"
"那就试试。"陈教授很果断,"小郑,你这个想法不错。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值得试。"
"那我就不打扰了,您继续。"郑昊笑着退出实验室。
他知道,接下来陈教授他们会按照这个方向做实验。
只要配比调整得当,一定能成功。
三天后,陈教授兴冲冲地来找郑昊。
"小郑,成了!"他脸上满是兴奋。
"真的?"郑昊装作很惊讶,"产量提高了多少?"
"40%!"陈教授激动地说,"我们在催化剂里加了2%的钴和1%的镍,效果出奇的好。不仅产量提高了,反应温度还降低了30度,能耗也跟着降下来了。"
"太好了!"郑昊也很高兴,这次是真高兴。
"你这个年轻人,真是个天才。"陈教授拍着他的肩膀,"要不是你提出加过渡金属的想法,我们可能还要摸索很久。"
"哪里,这都是运气。"郑昊谦虚道。
"什么运气,这是灵感。"陈教授认真地说,"搞科研,有时候就需要这种跳跃性的思维。你虽然没系统学过化工,但脑子活,这比死读书强多了。"
"陈教授过奖了。"郑昊说,"那接下来咱们是不是可以开始中试了?"
"再等等。"陈教授摇头,"催化剂配方虽然有了,但还要测试稳定性。万一用几天就失效了,那就白搭。"
"您说得对。"郑昊点头,"那就再测试一段时间。"
"嗯。"陈教授说,"我打算连续运行一个月,看看催化剂的寿命。如果能保持稳定,咱们就可以准备中试了。"
"行,那就辛苦陈教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