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四百一十七章 评选

();

"嗯,两万块钱,让他们买设备。"郑昊点头。

"你就不怕他们还不上?"母亲李秀花有点担心。

"不会的。"郑昊笑了,"老陈现在转过弯来了,干得很认真。再说了,这钱投下去,他们产能上来了,我们也受益。"

"话是这么说,"郑大山放下筷子,"但你也得给自己留点余地。厂里到处要花钱,彩电项目、新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哪样不要钱?"

"爸,您放心。"郑昊认真地说,"我心里有本账,绝对不会影响厂里的正常运转。"

"那就好。"郑大山点点头,"我就是提醒你一句,做善事是对的,但也得量力而行。"

"我明白。"郑昊说。

小妹郑丽一直在旁边听着,突然开口:"四哥,我们老师说,你们厂可能要办职业技术学校,是真的吗?"

"是真的。"郑昊看着妹妹,"怎么,你想去读?"

"我才不去呢。"郑丽撇撇嘴,"我要考大学,学电子技术。"

"好志向!"郑昊竖起大拇指,"那你得好好学习。"

"我知道啦。"郑丽笑了,"四哥,等我大学毕业了,回来帮你管厂子。"

"好啊,我等着。"郑昊摸摸妹妹的头。

吃完饭,赵晓兰收拾碗筷。郑昊要帮忙,被她推了出去。

"你去休息,我来收拾。"赵晓兰说。

郑昊没有坚持,走到院子里,靠在墙边,点了支烟。

春天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很舒服。

他想起前世,这个时候,他正在为生计奔波。那时候的农村,依然贫穷落后,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出去。

现在不一样了。

西尧村变了,东村在变,北村也在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到希望,开始相信努力能改变命运。

这就是他想做的事。

不是一个人富,而是带动大家一起富。

不是一个村强,而是让更多的村子强起来。

"在想什么呢?"

赵晓兰走过来,靠在他身边。

"想以前的事。"郑昊搂住她的腰,"想着想着,就觉得现在的生活特别好。"

"是挺好的。"赵晓兰靠在他肩上,"有你在,我就觉得踏实。"

"傻瓜。"郑昊笑了,"对了,你什么时候回学校?"

"明天。"赵晓兰说,"新学期开始了,学生们都等着呢。"

"那我送你去。"

"不用,我自己骑车去就行。"赵晓兰说,"你忙你的,别总惦记我。"

"那怎么行。"郑昊认真地说,"再忙,也得照顾好你。"

赵晓兰脸一红,在他胸口轻轻锤了一下:"就会说好听的。"

两人正说着话,王师傅急匆匆地跑进院子。

"郑厂长,出事了!"

郑昊心里一紧:"什么事?"

"刚接到电话,省里来通知了。"王师傅喘着粗气,"说是......说是......"

"别急,慢慢说。"郑昊稳住心神。

王师傅深吸一口气,突然咧嘴笑了:"说是咱们评上了!省优秀乡镇企业!全省就十个名额,咱们是其中之一!"

郑昊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

"真的?"

"真的!"王师傅激动得手舞足蹈,"刘书记刚打电话来,说下周省里来人颁奖,让咱们准备准备!"

"好!"郑昊一拳打在掌心,"这是对我们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回头告诉大家这个消息,但别骄傲,要再接再厉。"

"好嘞!"王师傅兴冲冲地跑了。

院子里,只剩下郑昊和赵晓兰。

"恭喜你。"赵晓兰笑着说。

"是恭喜咱们。"郑昊搂紧她,"没有你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说什么傻话。"赵晓兰脸红了,"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锣鼓声。

村民们听到消息,自发地敲起了锣鼓,放起了鞭炮。

"评上了!评上了!"

"咱们西尧村出息了!"

"郑厂长万岁!"

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混在一起,响彻整个村子。

郑昊拉着赵晓兰的手,走出院子。

村民们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祝贺。

"郑厂长,好样的!"

"咱们村给全省争光了!"

"以后咱们说出去,都有面子!"

郑昊笑着跟大家打招呼,心里却很平静。

这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彩电项目、产业链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每一件事都不容易。

但他有信心。

有这么多人支持他,有这么好的团队,有国家的政策扶持,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空。

村委会的大喇叭响起来,郑大山激动的声音传遍全村:

"乡亲们,大喜讯!咱们西尧重工被评为省优秀乡镇企业!全省就十个名额,咱们是其中之一!这是咱们全村的光荣,是咱们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成就!今晚七点,村委会开庆祝大会,家家户户都来!"

锣鼓声再次响起。

鞭炮声此起彼伏。

整个西尧村,沉浸在喜悦之中。

与此同时,在东村。

老陈站在厂门口,听着西尧村传来的锣鼓声,心情复杂。

"老陈,西尧重工评上省优秀企业了。"会计走过来,"人家是真厉害。"

"是啊,厉害。"老陈感慨,"人家凭本事挣来的荣誉,服气。"

"咱们也要加油啊。"会计说,"好好跟着西尧重工干,说不定咱们也能翻身。"

"对。"老陈点点头,"以前是我糊涂,老跟人家作对。现在明白了,跟着明白人走,准没错。"

他看着西尧村的方向,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负郑厂长的信任。

在北村,老李也听到了消息。

他召集村干部,开了个紧急会议。

"大家都听说了吧?西尧重工评上省优秀企业了。"老李激动地说,"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跟对人了!"

"是啊,郑厂长有本事。"

"咱们可得好好干,不能拖人家后腿。"

"对,那三百亩地,一定要种好!"

老李拍着桌子:"我就是这个意思!咱们北村穷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翻身的机会。这次要是干不好,就对不起郑厂长的帮助,也对不起咱们自己!"

"放心吧老李,大家都憋着劲呢!"

"就是,一定把地种好,让郑厂长看看咱们的决心!"

村干部们纷纷表态。

老李满意地点点头。

他知道,只要跟着西尧重工好好干,北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夜幕降临,西尧村村委会的院子里挤满了人。

郑大山站在台上,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

"乡亲们,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西尧重工,被评为全省优秀乡镇企业!"

掌声雷动。

"这个荣誉,是老四带领大家干出来的,也是咱们全村的骄傲!"郑大山眼眶湿润,"我记得,三年前,咱们村还穷得叮当响。现在呢?家家有余粮,人人有活干。这都是因为有了老四,有了西尧重工!"

"郑厂长好!"

"西尧重工万岁!"

村民们欢呼起来。

郑昊站在台下,看着父亲,看着乡亲们,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就是他想要的。

不是自己有多成功,而是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老四,上来说两句!"郑大山招手。

郑昊走上台,环视一圈。

"乡亲们,"他清了清嗓子,"这个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大家的。是每一个在厂里辛勤工作的工人,是每一个支持我们的乡亲,共同努力的结果。"

掌声再次响起。

"但是,"郑昊话锋一转,"我们不能骄傲。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彩电项目要推进,新学校要建设,周边村子的合作要深化。每一件事都不容易,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没问题!"

"跟着郑厂长干,我们不怕累!"

村民们纷纷表态。

"好。"郑昊点点头,"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西尧村的明天会更好,西尧重工的前途会更广!"

"好!"

欢呼声、掌声、锣鼓声,再次响彻夜空。

郑昊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笑脸,心里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