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道路

();

"祝郑昊和赵晓兰新婚快乐,白头偕老!"

"早生贵子!"

"百年好合!"

郑昊和赵晓兰站在中间,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大家,谢谢。"郑昊哽咽地说。

这时候,村口又传来鞭炮声。

"怎么还有客人?"有人说。

原来是村里的孩子们自发组织起来,拿着自制的红纸花来祝贺。

"郑叔叔,祝你新婚快乐!"孩子们齐声喊道。

"谢谢你们。"郑昊笑着说,"来,每个人发块喜糖。"

母亲早就准备好了喜糖,一把一把地发给孩子们。

"谢谢奶奶!"孩子们高兴地接过糖,又蹦又跳地跑了。

看着孩子们的背影,李司令感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人心。你为村里做了好事,老百姓都记在心里。"

"是啊。"刘书记也说,"这样的干部,我们要大力支持。"

"郑昊啊,"张市长站起来,"市里已经决定了,给你们村拨款五十万,用于扩建村小学。另外,你们厂的用地指标也批下来了,可以再扩建一个车间。"

"张市长,这......"郑昊有些意外。

"这是你应得的。"张市长说,"你为全市的乡镇企业做出了榜样,市里必须支持你。"

"谢谢市长,谢谢各位领导。"郑昊感激地说。

酒席一直持续到傍晚。客人们才陆续离开。

李司令临走的时候,拉着郑昊说:"小郑,好好干。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有什么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

"一定,一定。"郑昊说。

"对了,"李司令突然想起什么,"你不是在搞显像管技术吗?我认识几个专家,回头让秘书给你联系。"

"那太好了。"郑昊说。

"另外,"李司令压低声音,"你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些国防项目?你的技术能力我是知道的,国家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国防项目?"郑昊眼睛一亮。

"嗯,不过现在还不方便说太多。"李司令说,"等时机成熟了,我会通知你。"

"好的,我等您的消息。"郑昊说。

送走了李司令,又送走了其他客人。天已经完全黑了。

村委会大院里,村民们还在收拾桌椅板凳。

"老四,今天的婚礼办得真好。"王大爷说。

"是啊,这辈子头一回见这么大的场面。"李大爷也说。

"谢谢叔叔伯伯们。"郑昊说。

"老四啊,"王大爷突然说,"今天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你要把婚礼办得这么大。"

"哦?"郑昊看着他。

"不是为了显摆,"王大爷说,"是为了让大家看看,你认识的都是什么人,你做的都是什么事。连海军司令都来给你祝贺,这说明你为国家做了贡献。"

"对对对。"李大爷也说,"今天那个东村的厂长来道歉,我看他脸都丢光了。他还好意思说你铺张浪费,人家司令都说你是为国家做贡献的。"

"叔叔们言重了。"郑昊谦虚地说。

"不言重不言重。"王大爷说,"老四啊,你为咱们村争光了。"

回到家,母亲正在收拾东西。

"老四,累了吧?"母亲关心地问。

"不累。"郑昊说,"妈,您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母亲笑了,"今天这婚礼办得好,妈心里高兴。"

"对了妈,"郑昊突然说,"张市长说要给村里拨款五十万,建新学校。"

"真的?"母亲吃了一惊,"这么多?"

"是啊。"郑昊说,"看来我们做的事,上面都看在眼里。"

"那就好,那就好。"母亲说,"这样村里的孩子们就能有更好的学校了。"

夜深了,郑昊和赵晓兰回到新房。

"累吗?"郑昊问。

"有点。"赵晓兰笑了,"不过很开心。"

"今天谢谢你。"郑昊认真地说。

"谢我什么?"赵晓兰不解。

"谢谢你愿意嫁给我,陪我走这条路。"郑昊说,"我知道跟着我不容易,但我保证,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傻瓜。"赵晓兰眼眶红了,"只要跟你在一起,什么日子都是好日子。"

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村子里渐渐安静下来,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温暖。

今天这场婚礼,不仅是郑昊和赵晓兰的喜事,也让全村人看到了希望。有这样的带头人,西尧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而郑昊,也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会带着西尧村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第二天一早,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昨天的婚礼成了他们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

"你说昨天那个司令,真有那么大的官?"

"当然了,海军司令啊,那可是管着整个海军的。"

"老四真厉害,连这样的人都认识。"

"可不是嘛,咱们村真是出了个大人物。"

而东村农机厂那边,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

"厂长,您昨天真去了?"有工人问。

"去了。"老陈坐在办公室里,叹了口气,"而且还向郑昊道了歉。"

"那他......"

"他没有为难我。"老陈说,"不仅没有为难,还说可以继续跟我们合作。"

"真的?"工人们都吃了一惊。

"真的。"老陈说,"你们知道吗,昨天我看到了什么?海军司令亲自去参加他的婚礼,县长市长都对他恭恭敬敬的。我才明白,人家郑昊根本不需要跟咱们计较,因为咱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办公室里一片沉默。

"所以,"老陈站起来,"从今以后,谁再敢说郑昊的坏话,别怪我不客气。人家做到那个份上,是凭本事。咱们要做的,不是眼红,而是学习。"

"厂长说得对。"有人说。

"对了,"老陈接着说,"下周我要去西尧重工,跟郑昊谈合作的事。谁愿意跟我一起去学习学习?"

"我去!"

"我也去!"

工人们纷纷举手。

而在西尧重工的办公室里,郑昊正在和大哥、二哥、三哥开会。

"老四,昨天的婚礼很成功。"大哥说,"不过接下来咱们得好好干,不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对。"郑昊点头,"张市长说给我们新的用地指标,我准备再建一个车间,专门做彩色电视机。"

"彩电?"三个哥哥都吃了一惊。

"对。"郑昊说,"李司令答应帮我联系技术专家,咱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那...这得投入多少钱?"二哥问。

"我估计至少要一百万。"郑昊说,"不过值得。彩电的市场很大,如果咱们能做起来,利润会比现在高十倍。"

"十倍?"三哥倒吸了口凉气。

"对。"郑昊认真地说,"所以这个项目,咱们必须拿下。"

"那我们支持你。"大哥说,"需要我们做什么,你尽管说。"

"好。"郑昊笑了,"那咱们就开始吧。"

窗外,阳光灿烂。西尧村的未来,也像这阳光一样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