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朕,如何通过此物,与现代取得联络?”
林小雨原本死气沉沉的眼里突然迸发出一股扭曲的光。
她猛地抬起头,尖声笑道:“告诉你?哈哈哈!郑遂,你做梦!我凭什么告诉你?有本事你就杀了我!或者像对待那些囚犯一样,对我用刑啊!看看是我的骨头硬,还是你的刑具狠!”
她嘶吼着,猛的上前两步。
“来啊!让我看看你这个千古明君,是怎么对一个弱女子刑讯逼供的!”
郑遂静静地看着她歇斯底里,脸上却没有丝毫怒意,反而轻轻摇了摇头。
“朕不会。”郑遂轻声道。
“若朕那般做了,与你们口中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暴君,又有何异?朕不会让你,也不会让后世史书,有借此诋毁朕与这个世界的机会。”
他缓步向前,身上的压迫感几乎让林小雨窒息。
“而且,朕相信,每个时代皆有每个时代的智慧与力量。现代有精密的仪器,这个时代,亦有汇聚万民之心的磅礴气运,与洞悉天地至理的非凡头脑。”
他的指尖轻轻点了一下自己的太阳穴。
“黑寡妇的人说得够清楚了,他们想要的,是朕脑内的东西。是朕的分析、推演、决断之能。既然如此,朕便用他们觊觎的这东西,亲自来破解你们这些奥秘。”
林小雨像是听到了最荒谬的笑话,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哈!郑遂,你疯了!你真是异想天开!你以为你是谁?天神下凡吗?这是跨越了不知多少代的技术壁垒!就凭你?就凭这个连电都没有的原始时代?你就算想破头,也休**到半点门路!”
郑遂并不动怒,反而淡然一笑。
“是吗?”他轻声道,“那就试试看。”
他不再看桌上那堆零件,目光重新落回林小雨惨白扭曲的脸上。
“不过,在朕研究出来之前,你,别想踏出此地一步。”
林小雨的狂笑戛然而止,瞳孔骤缩。。
这不是死亡威胁,也没有任何肉体折磨。
可偏偏将她困在这方寸之地,让她眼睁睁看着,郑遂是如何在这个艰难的时代,去挑战乃至颠覆她认知的根基。
然后让她在无尽的等待和未知中,一点点被恐惧和不确定吞噬!
这比任何酷刑都更残忍!这是诛心!
她这才恍然惊觉,郑遂从未将她视为对等的对手,他只是在布一盘更大的棋。
而她,连棋盘上最重要的棋子都算不上。
充其量只是一个需要被暂时妥善“保管”起来的物件。
“不…你不能这样…”林小雨彻底慌了。
她踉跄后退,跌坐在地,颤颤巍巍的道。
“你不能…郑遂…你这是逼我**…”
“你不会死的。”郑遂笃定的说道,“你不会得到太好的待遇,但是,你绝对不会死。”
话音刚落,一队宫女太监忽然走了进来,恭敬的立在郑遂身后。
郑遂双手背后,转身朝门口走去。
“从现在起,将此地牢牢的看守起来,任何闲杂人等不可出入。务必保证她
“你好自为之。”
留下这最后一句话,他不再有丝毫停留,转身,衣袂拂过冰冷的地面,迈步走出了这间囚笼般的宫室。
沉重的宫门在他身后缓缓合拢,隔绝了里面传来的、压抑不住的崩溃哭泣声。
月光透过高窗,冷冷地洒在殿内,映照出林小雨蜷缩在地的、孤独而绝望的身影。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连日来的征战与风波似乎并未对郑遂影响到太多,次日便正常早朝。
如今百废待兴,天灾也多。
众臣讨论来讨论去,便说起了今春起,各地水患频发,急需治理。
“启奏陛下。”工部尚书面带忧色的出列。
“今春雨水尤甚往年,黄河下游、淮河流域多处堤坝告急,已有数州县上报灾情。若不及早疏浚河道、加固堤防,恐夏汛一来,酿成巨患,黎民涂炭啊!”
郑遂微微颔首,沉声道。
“水患乃心腹大患,不可不治。朕意已决,即日起,便由工部牵头,户部协同,拟订详细治水方略,征调民夫,备齐物料,需银子、需人力,朝廷鼎力支持,务必要在今夏汛期之前,将险工险段处置妥当。”
然而郑遂话音刚落,户部尚书便一脸为难地出列。
躬身道:“陛下圣明,体恤民瘼,臣等感佩!只是…只是国库如今实在空虚啊!”
顶着郑遂骤然深邃起来的眼神,他顿了顿,硬着头皮继续奏报。
“去岁平定西蜀风微之乱,军费耗资巨大。今春又有龙虎山鹰嘴崖一役,虽速战速决,但赏赐将士、抚恤伤亡,所费亦是不赀。加之去岁北方雪灾,减免了部分州县的税赋。如今国库存银,恐怕…恐怕难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治水工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沉的议论声。
几位老臣纷纷附和,言明国库艰难,可否可暂缓部分工程,或由地方自行筹措部分款项。
郑遂眉头缓缓拧了起来。
他早知道国库不丰,却不想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看来这两场大战,还是损耗过大了。
但水患不治,来年便是饥荒、流民,动摇国本。
可若强行加税征役,又与风微之流何异?
思虑半晌,郑遂忽然抬眼。
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划过他的脑海。
现代科技或许可用。
其一,郑遂自身就来自于现代,知道更高效的治水手段。
其二,加之从黑寡妇组织成员手中缴获的那些现代仪器,或许可用。
而且想用这个时代的智慧,去破解“奥秘”。
或许,方法不止一种。
郑遂缓缓开口:“国库空虚,朕已知晓。然,治水如救火,刻不容缓。”
他话锋一转,并未纠结于银钱,而是问道。
“工部奏报中提及,治水之难,在于难以精准预判水势、勘定最佳河道。且征集民夫,效率低下,易生怨怼。可是如此?”
工部尚书连忙称是:“陛下明鉴!确是如此。若能更早、更准地预知水情,便能事半功倍。若能有效提升工效,亦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