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411章 袭杀

草原上的帐篷多了起来。

出了归化城,以往很难看见牧户,如今时不时的可以遇到,仿佛任何方向只要走下去就能见到牧户。

有了这些牧户的存在,人们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也能轻易获得补给。

一千骑兵。

两百名弓骑兵,四百名枪骑兵,四百名铳骑兵。

王信认为自己的大同军镇是九边军镇里骑兵最多的。

整个关外马匹大致有二十六万匹。

每年供应内地四到八万匹马。

从无到有的建立,短短的五年时间,靠着如今的优势,大同军从骑兵不过三千到如今的一万五千骑,其中五千骑兵能做到一人双马,甚至有一人三马,军中驮马数量也不下万匹。

如果自己杀鸡取卵,强征牧民们的马匹,一次性能搞到十万匹马不在话下。

不过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失去了民心,十万匹马能变成十万名忠心耿耿的骑兵?

每年军中因为训练伤残病亡,需要补充两三千匹马,如果发生战事,需要补充的更多,平均每年获得三千匹以上的马,还能保持民间经济的繁荣,让大同军队通过建设获得军费,而不是通过劫掠屠杀获得军费。

这就是自己和大清走的不同道路。

屠戮劫掠的确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带走别人一辈子积累的财富,而建设积蓄的效果缓慢,又极容易被人家打压和破坏,但是后者才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行军停了下来。

虽然天色还早,因为军队驱赶的牛羊多,所以行军速度缓慢下来。

搭建营寨的各色材料用大车随军托运。

士兵们帮忙搭手,地面平整,很快搭建了不少的帐篷,外面围了简易的工事。

“用心些。”

哨官骑着马来回跑,叮嘱手下的军士们。

“头儿,你放心吧,保证完好无损的带到大宁。”有士兵笑呵呵的说道。

“咱们的节帅这会做生意。”

另外一名士兵又好气又好笑,无奈道:“顺道还要从商人那领一份差事,明明是行军。”

“人家给钱又给粮,帮人家顺路干点活怎么了。”哨官骂道:“平日里节帅对大家伙怎么样?做人不能没有良心,何况为商人干活挣钱,不也是为了大家。”

“头儿说哪里去了。”那士兵抱怨道:“我就是说说。”

从大同出发前,节帅突然找了几名在大宁做生意的商人,告知他们要去大宁一趟,顺路可以为他们带货物去大宁,最后安排了牛羊。

牛羊沿途吃草,可以听过羊奶。

损耗只要不超过百分之十就行,所以途中摔伤、累死的羊只可以提供军队使用,加上商行给的报酬,虽然不能抵消整个军队的消耗,但也能弥补近半。

晚上吃大饼喝羊肉羊。

大饼无味,干巴巴的难以下咽,往常最难吃的军粮,因为容易携带,保存期又长,所以士兵们虽然不喜,但也没法拒绝。

今晚有了羊肉汤,大饼也变得美味起来。

反而成为了绝配。

士兵们美美的吃了一顿,身上的疲劳一扫而光。

第二日如常出发,过了七八日靠近小黄河一带,这一带驻扎了一个甲等营,一个乙等营,合计六千人马,周边还有许多的农垦队和牧场队。

等了两日。

王信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里鄂刺终于跟随两名商人前来。

里鄂刺没有带太多的人马,身边才数十骑。

“哟呵呵。”

远处。

闲余时分,骑马狂奔的士兵在阳光下一片张扬,放肆的发出大叫声。

里鄂刺下意识盯过去。

那周军骑兵剩下的马儿的皮毛油光闪亮,四肢健硕,马蹄跑的飞快,配合着它身上的主人,感受到轻松写意。

“周军把自己的马儿照顾的很好,强过了我们。”

里鄂刺服气了。

比他们胡人还像胡人,仿佛生长在马背上似的。

大灾之年,他们部落也难以维持,许多马匹饿死,活着的马匹也大多瘦的像排骨架似的,已经无法和周军骑兵相提并论。

“节帅亲自来到小黄河,你不赶紧来表忠心,难道是**不成。”

商号的掌柜恨铁不成钢。

他最不喜欢打仗。

打仗影响他做生意。

无论是胡人还是牧户,都是他需要卖东西的主顾,巴不得主顾们手里有钱,多买自己带去的货物。

归化城那样的地方,生意虽然繁华,竞争也激烈。

不如开拓小黄河更远的地区。

胡人们迫切需要大周的商品,自己刚好能带来大周的商品,卖了钱,又从胡人们手里收购兽皮牛皮牛角牛筋等特产运回关内卖钱。

虽然辛苦些,可谁会与钱过不去。

“刘掌柜,我知道你的心思。”里鄂刺无所谓道:“部落也不想打了。”

“为何要打来打去。”

刘掌柜冷笑道:“好好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里鄂刺点了点头。

“如果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谁愿意千里迢迢去打仗,周人有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何况我们胡人败多输少,伤亡不比周人轻,但凡有条活路,谁也不愿意打仗。”

刘掌柜没有当真。

胡人看起来憨厚,实际上也狡诈,轻易信了对方,结果只有被人卖了还没反应过来。

“知道就好。”刘掌柜一脸淡然。

部落的年轻人都在他这里做生意,很多人想要进商行干活,离开贫瘠无趣的部落,向往精彩的内地。

如今不用打仗也能贸易到需要的货品,年轻人也不愿意打仗。

不过刘掌柜依然想要促成这件事。

一个是向节度府表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一个是把风险压到最低,避免一切战争的可能。

里鄂刺安静了下来。

看着周边看上去凌乱,毫无规矩,实则外松内紧,满是活力的军营,这种历来不同的气氛,却又有一股令人窒息的力量。

处处在向里鄂刺暗示,这支军队有多么的军纪严明。

“拜见王节度。”

里鄂刺进入大帐,看到帐内的年轻面孔,主动上前单膝跪拜,用拗口的大周话说道。

“请起。”

王信温和的笑道。

今非昔比。

胡人的力量在关外已经不足掀起大风浪。

风浪掀不起来,不意味就彻底无事。

治安战有时候比战争都要令人窒息,花费的代价甚至可能会超过战争,更不提造成的经济破坏,目前的局势下,在这一点之上,王信与商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周人与胡人没必要打仗。”

不想为治安战头疼,不代表怕事,王信既要让里鄂刺明白这点,又要把道理给他讲透。

“大家都是黑头发黑眼睛一样的皮肤,周人穿上胡服与胡人一样,胡人穿上周服与周人一样,所以大家能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利益的区别。”

掌柜恭敬的立在一边,听到节帅的话连连点头。

大家都不要打仗,他们也能好好经商,不过也得看局势,以前想要经商也不容易,所以节帅的话有些赤子之心了。

王信话锋一转,“周人人口百倍于胡人,实事求是,胡人必须融入周人,胡人的利益不但不会受到损害,反而会获得更大的好处。”

里鄂刺听到这话有些不满,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决定忍气吞声。

严中正没有来。

他要坐镇大同节度府,万一发生紧急的事情,他可以用节度府的名义召集几名总兵做出决定。

抄写的是贾环,贾环欲言又止。

眼前的胡人别看表明恭敬,眼神里却藏着不服,他太熟悉这样的眼神了,想要提醒节帅,但也知道此时不合适。

“那么让周人融入胡人呢?”王信认真的看向里鄂刺,“请问用什么方式既能保障周人的利益,又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里鄂刺愣住了。

他搞不清楚大同节度使是不是在试探自己,不敢冒然回答,可又不知如何回答,一时间吞吞吐吐,满头大汗起来。

王信没有指望里鄂刺能相信自己。

他要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去,告诉关外的胡人们,能接受自己道理的人,他们会有信心,为的也是这些人。

至于不接受自己道理的人。

那么他拿得出答案吗?

“里鄂刺。”

听到自己的名字,里鄂刺连忙抬起头,保持恭敬应道,“外将在。”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胡人接纳不了周人,周人与胡人并无区别,可事实就是周人百倍人口于胡人,胡人要么融入周人和平的化为一体,要么两败俱伤,没有第三条路的。”

王信希望里鄂刺听得见去。

这位由欧彦虎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带来的生胡。

太上皇驾崩,停灵要在数月。

没想到这位算计天下人心的老人会以这样的结局落幕,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人都要死亡的这件事上,终归有了些许的公平。

应付朝廷的这些繁枝缛节由曾直出面。

南边的事消停了些,北边的胡患又有些闹起来。

还有大宁。

“节度使想要外将做什么?”里鄂刺虽然有些难以接受,又感受到了对方的真诚,自己也想不出答案。

“消灭马贼。”

“嘴上的忠心,我是向来不信的。”王信笑道:“去消灭祸害大漠的马贼吧。”

哪个部落认真消灭马贼。

那么哪个部落就是一条心,既然是一条心那就是自己人,大家都是周人。

如果不是一条心。

哪怕同样的颜色的头发,同样颜色的眼珠,乃至同样的肤色,那也不是自己人。

投名状。

里鄂刺如此想到。

大同节度使的这条船果然不是好上的,想要投机,人家聪明着咧,一招就堵死了摇摆的可能。

“里鄂刺台吉还犹豫什么呢。”

刘掌柜不满的催促。

里鄂刺叹了口气,“节度使大人请放心,外将此次回去必定全力以赴消灭马贼。”

“好,且看你的战果。”

王信露出笑容。

阿卜山。

何塞带着自己的所有人马,还有盟誓来的几个部落,合计六千余人马悄然抵达此处。

“商人们送来的情报,王信狗贼不日会经过此处。”

何塞欣喜的说道。

几名台吉面露笑容。

他们原本想要攻打商站,抢夺商人们的货物。

其实不太愿意这样干,这是杀鸡取卵的行为,奈何何塞出头说服他们,众人不敢拒绝,现在不用袭击商站,改为偷袭王信,如果能成功的话,将会给予大同重击。

没有了王信,大同很可能内乱。

他们草原向来如此。

“消息可靠吗?”

尔特墩谨慎的问道。

何塞毫不犹豫道:“消息非常可靠,大家放心,王信身边才一千人马,咱们是他的六倍,就算他是战神转世也得交代在这里。”

六千对付一千。

这仗能打。

“就怕错过了。”有人提醒,“得多派出探马。”

何塞当然知道。

阿卜山草地多,如果是自己行军,一定会经过此处。

他们只带了七日的干粮。

只能等三日。

按照商人提供的消息,最迟后日就能遇到王信。

何塞不敢出错,“我与各位台吉约定,遇到王信后各部都要全力以赴,务必杀死王信,不能让他逃回去,如果令此人逃回去,接下来我们的日子更难过。”

“何塞台吉说得对。”

晚上。

何塞叹了口气。

与老伙计尔特墩呆在帐篷里喝酒。

大周商人带来的美酒味道实在是美,令他们爱不释手。

喝到半醺,何塞感慨道:“胡人这些年遭受的损失太大。”

“是啊。”

尔特墩一脸认同。

何塞看着手里的酒壶,眼神中有些厌恶,可又不舍得放手,最后放弃似的重新喝了一口。

有些生气似的说道:“河套地区自不用说,生胡那边又被欧彦虎屠杀了一波,带回来大量人口后结果他死的突然,分崩离析后自相残杀一方,几次劫难下来,胡人实在没了元气。”

“一切都在王信的出现。”

何塞语气坚定,仿佛认定了一件事,“只要杀了此人,那么形势就能挽回。”

“挽回?”

尔特墩有些迷茫。

大周的商人越来越多,带来了大量部落喜欢的商品,同时也给部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连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也多了条出路。

许多年轻人希望去商行干活,最终通过商行留在内地。

这些内心热切,对塞外又了解,而且马术娴熟的年轻人也很受商行的欢迎。

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

除非赶绝商人。

大家重新过回以前的苦日子,可人们还愿意吃苦吗?

尔特墩有些怀疑何塞的看法。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