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车的 “轰隆” 声刚在粮站院门口停下,宋书意就发现新的麻烦 —— 第一车白菜卸下来时,外层叶子沾着冰碴,有几捆的菜心都冻得发褐。
王主任蹲在菜堆旁,手指戳了戳冻硬的白菜,眉头又皱了起来:“这可咋整?冻成这样,老百姓领回去放不了两天就烂了,肯定得有意见。”
周围等着领菜的老百姓也围了过来,张婶扒开一捆白菜,看着冻褐的菜心,声音里带着焦虑:“小宋同志,这菜咋冻成这样了?俺还想着腌一瓮呢,冻过的白菜腌出来发苦,没法吃啊。”
人群里也跟着议论起来,有人说 “早知道不盼着储备菜了”,有人担心 “是不是其他菜也冻坏了”,原本热闹的场面顿时有点僵。
宋书意没慌,先让宋老二把没卸的粮车停到背风处,又让农闲工们把冻白菜搬到粮站的暖房里。
暖房是之前存种子用的,生着煤炉,温度比外头高不少。她蹲在菜堆旁,仔细翻了几捆,发现大多只是外层叶子和菜心边缘冻了,里面的菜帮还新鲜。
“大家别慌!”她站起来,声音清亮,“冻了的部分咱们挑掉,好的菜心和菜帮照样能吃,要是想腌菜,我教大家个法子。冻过的菜帮用盐搓两遍,再晒半天,腌出来一样香!”
说着,她就找了个搪瓷盆,拿了把镰刀,当场挑拣起冻白菜。
张婶看着她麻利地把冻褐的部分切掉,剩下的菜帮白净新鲜,也跟着蹲下来帮忙:“俺也来!俺家去年就腌过冻白菜,就是得多放把盐,不容易坏。”
农闲工们也纷纷放下手里的活,有的挑菜,有的烧热水,有的找绳子准备晒菜帮,原本焦虑的人群,渐渐又热闹起来。
李叔挑着菜,笑着说:“小宋同志就是有办法!俺还以为这菜废了呢,没想到还能救。”
宋书意擦了擦额角的汗,心里松了口气。
她昨晚就跟省总社问过,粮车在路上遇到雪,白菜没盖严实才冻了,还好冻得不算严重。
“大家放心,每捆菜咱们都挑一遍,保证领到手里的都是好的。要是不够,我再跟省总社协调,肯定不让大家吃亏。”
挑菜挑到中午,周爱梅提着食盒来了,里面装着二十多个玉米馍和一保温桶红薯粥。
“大家歇会儿,吃点东西再干!” 她把馍分给农闲工和老百姓,“这馍是用新到的玉米面蒸的,比陈玉米面香,你们尝尝。”
张婶咬了口馍,眼睛亮了:“可不是嘛!这新玉米面发甜,比去年的好吃多了。俺家小子要是知道,肯定要吵着再来一个。”
吃过饭,宋书意又想起偏远的北胡同。
那里住的大多是老人,腿脚不方便,没法来粮站领粮菜。她跟王主任说:“王主任,北胡同的老人领不了,我让二哥用三轮车送过去吧,省得他们着急。”
王主任点点头:“行,我让工作人员把他们的粮菜分好,你跟老二送过去,路上慢点,雪还没化。”
宋老二把三轮车擦干净,车斗里铺了两层麻袋,把分好的粮菜装上去。
每袋玉米面五斤,白菜三斤,萝卜两斤,都是按老人的需求算好的。
宋书意坐在车斗里,手里拿着名单,挨家挨户送。北胡同的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雪化了又结冰,三轮车 “吱呀” 响着,宋老二蹬得满头大汗,却没说一句累。
到了李奶奶家,李奶奶正坐在门口缝袜子,看见他们来,赶紧站起来:“小宋,老二,你们咋来了?这么冷的天,还麻烦你们跑一趟。”
宋书意把粮菜拎进屋,放在炕边:“李奶奶,您腿脚不方便,我们给您送过来。这玉米面是新到的,熬粥香,白菜您要是想腌,我明天让张婶来帮您。”
李奶奶摸着玉米面袋,眼眶有点热:“俺无儿无女,多亏你们想着俺。去年冬天,俺的粮吃完了,还是你们给俺送了半袋玉米面,今年又给俺送粮送菜,你们真是好人啊!”
送完最后一户,天已经黑了。宋老二蹬着三轮车往回走,车斗里的空麻袋被风吹得飘起来。
“书意,今天累坏了吧?” 他回头问,“我看你挑菜挑了一下午,手都冻红了。”宋书意搓了搓手,笑着说:“不累,看着李奶奶那样,觉得再累也值了。咱们送的不光是粮菜,是让他们冬天能踏实。”
回到家,周爱梅已经把饭做好了,蒸馒头、炒腌菜、熬红薯粥,都是热乎乎的。
刚坐下,张婶就来了,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两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书意,俺家那口子说,今天多亏你救了那些冻白菜,俺蒸了馒头,给你送来尝尝。俺用新玉米面和白面掺着蒸的,甜得很。”
宋书意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确实甜,带着粮食的清香。“张婶,您太客气了。那些白菜能救回来,也是大家一起帮忙的结果。”
她想起白天挑菜的场景,农闲工们的手冻得通红,却没一个偷懒的;老百姓们从焦虑到安心,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心里就满是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储备粮菜的分拨越来越顺。
宋书意每天都去粮站和供销社转,看看有没有问题。
她发现有些年轻人上班没时间领,就跟居委会商量,把领粮时间延长到晚上,有些家庭人口多,一次领不完,就允许他们分两次领。
农闲工们下班后,还会主动来粮站帮忙翻晒白菜,说 “这是咱们自己的菜,得好好管着”。
饲料厂的玉米也供得很足。
李叔带着农闲工们分拣玉米,干劲十足,每天的分拣量比之前多了三成。“有了新玉米,饲料质量上去了,养猪场的猪长得快,咱们明年就能多吃肉!” 李叔一边分拣,一边跟大家说,脸上满是期待。宋老二的车队也没闲着,除了接储备粮,还帮饲料厂运玉米,每次运完,农闲工们都会递上杯热水,说 “辛苦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