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主任让她三天内拿出详细报表时,她以为不过是 “挨家挨户问清楚”,可真跑起来才知道,这比在菜站抢十斤白菜还难。?
第一天去上河村统计农闲工时,她就碰了钉子。
村头的李大爷抱着柴禾,眯着眼打量她手里的登记表:“姑娘,你问家里几口人、要多少粮,是要收粮还是要加税啊?” 旁边的王婶也凑过来:“去年有干部来登记,后来粮票反倒少了,我们可不敢瞎填。”
宋书意掏出市总供的工作证,又把菜站限量的通知递过去,蹲在门槛上跟他们唠了半宿 —— 从邻县霜灾说到冬天断菜的苦,从储备粮能保供应说到凭票买粮不涨价,嘴皮子磨破了,才让李大爷松了口:“行,我信你一次,我家四口人,每月得三十斤玉米面、五斤白菜。”
可更大的麻烦在后面。有些农闲工住在深山沟里,不通自行车,宋书意只能跟着村支书走山路。
去后山的王家坳,她踩着露水出发,山路滑得直打趔趄,裤脚勾破了三道口子,到了王家坳时,太阳已经偏西。
王大叔家的土坯房里,三个孩子正围着一碗玉米糊糊舔碗边,王大叔搓着手说:“俺们平时就靠挖野菜补粮,冬天野菜冻没了,就只能少吃饭。” 宋书意把登记表递过去,钢笔没水了,她就用炭笔在纸上写,手冻得直抖,连 “王” 字都写得歪歪扭扭。
等她把各个街道、村庄的表收回来,又发现新问题:居委会报的数据和实际走访差了近三成。有个街道的张主任怕担责,少报了二十户低收入家庭,宋书意只能带着报表再跑一趟。张主任坐在办公室里,端着搪瓷杯慢悠悠地说:“小宋啊,多报了上面要问责,少报点稳妥。” 宋书意急得红了眼,把王大叔家孩子舔碗的样子说给他听:“张主任,您少报一户,冬天就可能多一家人饿肚子。这不是稳妥不稳妥,是良心的事!”
张主任被她说得脸发烫,终于拿出真账本,补全了那二十户的信息。
那三天,宋书意每天只睡四个钟头,办公室的台灯亮到后半夜,报表堆得比她的搪瓷缸还高。
手指被钢笔磨出了茧子,沾着墨水的纸页在桌上叠成小山,直到最后一笔数据核对完,她才靠在椅背上,发现窗外已经泛白。
这看不见的民生账,终于算清了。
数据刚统计完,部门协调的难题又找上门来。储备粮菜要落地,得靠粮站、供销社、车队三方配合,可这三方各有各的顾虑,像三个卡壳的齿轮,怎么也转不到一起。
先找粮站的王主任时,宋书意揣着报表,在粮站办公室等了一个钟头。王主任踩着点进来,手里攥着个算盘,劈头就问:“小宋,你要我预留三个仓库放储备粮,可粮站的仓容就这么大,现在的粮食还没卸完,新粮进来放哪儿?万一省总社的粮车晚到,旧粮发霉了,这个责任谁担?” 他把算盘 “噼里啪啦” 拨得响,“上个月邻县粮站就因为囤粮太多发霉,站长都被撤了,我可不敢冒这个险。”
宋书意赶紧把邻县霜灾的照片递过去 —— 那是她托人从邻县供销社要的,照片里的白菜冻得发黑,萝卜糠得能捏出粉。“王主任,您看,邻县的菜收不上来,咱们山城的粮菜肯定会紧。现在预留仓库,是为了冬天不慌。要是等断供了再找仓库,就晚了。” 她又拿出饲料厂的原料需求表,“而且储备的玉米还能供饲料厂,养猪场的猪肉供应也能稳下来,这是一举两得啊!” 王主任盯着照片看了半天,又翻了翻报表,终于松了口:“行,我给你腾两个仓库,但你得保证粮车按时到,不能让粮食堆在院子里冻着。”
搞定了粮站,供销社又出了岔子。供销社的李经理拿着储备菜的清单,皱着眉说:“小宋,萝卜白菜调过来容易,可怎么分?各个门店的人手不够,要是老百姓抢着买,出了踩踏事故咋办?而且这些菜得天天翻晒,不然会烂,门店哪有功夫管这个?”
宋书意没急着反驳,跟着李经理去了最大的供销社门店。门店里挤满了买盐的老百姓,货架上的白菜只剩下几棵蔫的,售货员忙得满头大汗。她指着货架对李经理说:“您看,现在菜还没限量,老百姓就抢着买。要是储备菜到位,咱们按街道分,让居委会组织居民凭票领,既不挤,又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至于翻晒,我跟农闲工们说好了,他们下班后能来帮忙,不要工钱,就当为街坊做事。” 李经理看着门店里的热闹劲儿,又想起去年冬天老百姓抢菜的场景,终于点了头:“行,就按你说的办,我让各个门店提前腾货架。”
最棘手的是车队。宋老二跟车队李队长说了好几次,李队长都摇头:“老二,不是我不给面子,车队的卡车现在都忙着拉饲料,要是调去接储备粮,饲料厂的原料就断了。你妹妹要储备粮是为了民生,可饲料厂断供了,养猪场没饲料,老百姓照样吃不上肉,这不是顾此失彼吗?”
宋书意知道后,直接去了车队。李队长正在检修卡车,满手油污,看见她来,直起身说:“小宋,我知道你急,可车队的难处你也得理解。” 宋书意蹲在卡车旁,把储备粮的运输计划摊开:“李队长,我算过了,接粮车只需要两辆卡车,往返一趟也就一天。饲料厂的原料,我跟邻县的运输队沟通过了,他们能临时补一趟,不会断供。而且储备粮运到粮站,老百姓能安心,农闲工干活也有劲头,饲料厂的产能反而能上去。” 她又拿出吴主任的批条,“这是吴主任签的字,要是出了问题,我们市总社担责。” 李队长看着批条,又看了看宋书意认真的样子,终于拍了拍卡车:“行,我调两辆最好的车,让老二带队,保证把粮安全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