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615章 新战术与军售,喷气式发动机技术交

();

相对于战略,英国人对战术更感兴趣。

当方文讲述完他指挥的特种空降作战后,霍金斯中将出声道:“你提出的空降作战理念,我们也在考虑。德军也拥有两个空降部队:第 7航空师和第 22空降师,但似乎,他们在波兰的战争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这个方文可以猜到是什么原因。

他回道:“那是德军的装甲部队推进速度过快,沿途波兰守军连续溃败,估计原有计划中准备实施空降作战的行动都没有机会实施,这些空降兵恐怕会运往前线配合坦克部队作战。”

“和德国人不同,你的作战方式,很有特色。”一名军官出声。“由炮舰机这种低速战机实现空降作战和空中火力压制,让行动具备突然性让敌人难以防备。这种作战方式,配合前线部队,打击后方军事要地,一旦成功,效果会非常好。”

对此,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坐在霍金斯中将右侧的陆军部作战参谋放下手中的钢笔,语气带着明显的质疑:“方先生的思路确实新颖,但‘炮舰机空降’的风险太大了。炮舰机是低速战机,一旦进入敌方防空火力范围,就是活靶子。”

这个问题,是非常现实的。

方文回道:“低速战机用于空降作战,是最好的载体,但灵活性差,就算我们的炮舰机,加装的防弹钢板,也只能抵挡日军7.7毫米机枪弹,如果是20毫米口径的机炮或者高射炮,甚至12.7毫米机枪子弹,防弹钢板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好了。所以,这种战术不能用于强攻,而是攻其不备。”

攻其不备这个成语,他用了英文‘strike when the enemy is unprepared’。

对方可以理解。

霍金斯中将点头:“这和你说的那场战斗的发展是一样的,通过在敌后进行空降作战,迅速歼灭或者破坏目标,然后快速转移,就算是德国人,也不会在后方大量安放防空高射炮,你抓住了这个机会。那如果是别人来指挥这场战斗,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军官们纷纷看向方文,大家都明白,接下来,方文说的,才是独家秘诀。

方文脸上带着从容的笑意:“我的建议是,提前派出‘空降引导员’,用无线电和信号灯标记降落点,伞兵在落地后 10分钟内完成集结,并向目标发起进攻。这需要长期的训练,以及飞机和伞兵之间的良好配合。只要够快,敌人根本就没法进行有效反击。”

“是吗?”有军官不信。“你的低速战机和伞兵真的在40分钟内完成了歼灭日军军营的任务?我不认为这么短时间里,可以做到。”

“我们做到了。”方文毫不犹豫的反驳:“整个行动,进行过预演,并且有严格的时间规划,刚才我说过,10分钟完成集结,随后的20分钟,他们攻入了军营,对军营中日军发动了进攻,敌军非常混乱,被我们堵在营房内歼灭。”

“也就是说,事先周密的军事侦查,再结合情报进行作战预演,然后根据预演迅速解决战斗。”

霍金斯中将理解了方文的思路。

这是将军事行动细致化的结果,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到方文那样,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坐在中将旁边的英国皇家空军联络官,接过话头:“可英国没有你们这种‘炮舰机’。我们现有的低速战机,要么是老旧的‘剑鱼’鱼雷机,载重量不够;要么是‘斯特林’轰炸机,体积太大,低空飞行容易失控。”

另一名军官出声:“‘达科他’C-47运输机改造下可以吗?在机身两侧加装两挺 12.7毫米重机枪,机舱里预留20毫米机炮的架设位置,再加固起落架,就能满足超低空飞行和火力压制的需求。”

“不行,c-47的体积还是太大,无法实现泰山炮舰机那种环绕射击效果。”

“那我们可以自己研发生产自己的炮舰机吗?”

听着军官们的交谈,方文出声介入:“我们的炮舰机是专门为了对地攻击射击的,你们得重新设计机型,等到定型再进行量产,需要一年半时间。”

顿了下,方文看了眼中将,继续:“现在你们与德国开战,军工厂正在全力开工生产,完全没有时间来研发量产一款新型低速战机,如果要采纳你这种空降作战的话,就只能从我们泰山军工购买炮舰机。”

任何可以促进军火交易的机会,方文都不会放过。

为了增加英国人对炮舰机的兴趣,方文又补充道:“炮舰机在欧洲并不是新事物,我们已经给西班牙共和**,还有法国空军提供了共十八架,都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对此,军官们当着方文的面讨论。

“他说的没错,我们需要将产能用于现有飞机的制造,没有精力再开辟新的生产线。”

“据我所知,法国空军对炮舰机的评价不错,他们已经用炮舰机建立了一支新的空降部队。”

有人向方文询问。

“法国人花了多少钱买的?”

“三万九千美元。”方文回道。

一听这个报价,空军军官顿时惊讶。

这个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

如今的军机市场上。

德国对外报价的Bf 109E:不含发动机约 58,000美元,含发动机约 85970美元。

英国自己的喷火式战斗机 Mk I,卖给爱沙尼亚的单价 63000美元。

这是第一线战斗机价格。

低的就是美国那边的p-36,22000美元一架。

而泰山炮舰机则在中档价位。

独有的设计和专门的战术配对,就是炮舰机的卖点,也是目前其他国家飞机制造商没有介入的蓝海。

霍金斯中将回道:“采购军机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感谢你参加今天的讨论,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军事思路。我会将这些整理出来,向上面汇报,如果有采购需求,会与你联系。”

随即,他送方文出去,由空气动力公司的总裁来与方文交涉。

两方需要就涡轮式发动机合作开发的事情,进行洽谈。

一同参与的,还有2名英国空军的军官。

一行人走进陆军部大楼三楼西侧的小会议室。

房间不大,中央摆着一张椭圆形木桌,桌上摊着几份文件。

等方文落座后,怀特出声道:“方先生,我希望能用很直接的方式进行讨论,好知道你们在涡轮式发动机上的技术积累情况。如果你们的技术与我们的技术是互补的,合作完全没有问题。“

方文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随即,怀特拿出文件,“我们与空军部签订了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合同,这种发动机的技术来源和你购买的燃气轮机的专利是一样的,基于那种技术,我们正在研制新一代的涡轮式发动机W.1型,你们呢?”

方文翻看了下面前的文件,都是一些简单的介绍,他合上文件,回道:“我们也在进行同样的研发。结构和你们差不多,离心式压气机、逆流燃烧室和水冷轴流式涡轮段。但后期研发过程中,我们发现,水冷式的效果在高空环境下,并没有风冷式好。因此,在设计上,我们已经做出了改变,采用风冷式结构。”

“为什么?”怀特惊讶道。

“风冷结构,结构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水冷管网,重量也会减轻许多。”顿了下,方文提出一个飞行员角度的看法:“在空中飞行作战中,水冷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一旦被敌方武器击中,容易出现冷却液泄漏,导致发动机过热损坏,影响飞机的正常运行。而风冷发动机没有冷却液泄漏的风险,即使部分散热部件受损,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工作,可靠性更高。”

这些话,都很专业,让怀特有了继续交流下去的兴趣。

“您说得没错,风冷确实是更优的方向,但我们现在连基础的运转稳定性都没解决,根本没精力推进冷却系统的革新。”

他伸手从文件里翻出一份测试报告,推到方文面前。

“您看看这些数据,W.1型的问题比我们预想的要棘手得多。首先是燃烧室的问题。”怀特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挫败,“我们最初采用的逆流‘卢伯克’燃烧室,燃烧效率低得惊人——燃料和空气混合极不均匀,经常出现局部过热,发动机运转时啸声大得像警报,还时不时发生喘振。切断油门后甚至会出现转速失控,上次测试时转速突然飙升到 8000转/分,直到燃油耗尽才停下,差点把整个涡轮都毁了。后来我们改成了十个独立燃烧室径向布置的设计,虽然燃烧更稳定了,但结构复杂导致维护难度陡增,而且每次试车后燃烧室壁都布满积碳,寿命根本达不到空军要求的标准。”

坐在一旁的空军少校补充道:“更要命的是涡轮部件,现在用的镍铬合金叶片,在高温高压下根本撑不住多久。上个月的一次试车,涡轮转速刚达到 13000转/分,持续了半小时就发生了严重故障,叶片边缘直接被烧蚀变形。我们试过改进叶片的‘枞树形’根部固定结构,甚至尝试用水冷系统强制降温,但效果都不理想——水冷管网在高速旋转中频繁出现泄漏,反而加剧了风险。”

怀特接过话头,语气愈发沉重:“这本质上是材料的瓶颈。我们的冶金专家说,目前英国能找到的最好合金,耐高温极限并不适合,因此在涡轮的燃气温度上限下很容易出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新型合金来代替现在的材料”

他顿了顿,指着图纸上压气机的标注:“还有离心式压气机的性能衰减问题。当初选择这种设计,是看中它单级能提供较大压缩比,生产工艺也相对简单,但实际测试发现,它的进气效率远低于预期,尤其是在高空低速状态下,压缩比会断崖式下降,直接导致推力暴跌。我们试过优化叶片弧度,甚至增加压气机级数,但要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么会让发动机重量超标——空军明确要求发动机总重要控制在 500公斤以内,我们现在已经快触到红线了。”

听着他们的话,方文突然意识到,空气动力公司正在经历研发最困难的时期。

或许在空气动力公司看来,这个项目已经走到了头。

所以他们才会同意与泰山军工合作,好借此拯救这个项目。

历史上的空气动力公司,是研发出了W.1型,并安装在飞机上进行了试飞。

因此,这个坎就算方文不介入,也是可以迈过去的。

方文心中暗喜,机会就在眼前,必须把握好了。

他出声道:“正好,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我们已经解决了部分,比如通过新型燃烧室来改变燃烧效率。”

他的话,让卡特等人心动,特别是卡特本人,想要很直接请方文去公司研究室视察,现场解决问题,却被空军军官拦阻。

方文微微一笑:“今天时间也不早了,我连夜坐飞机来欧洲,还没有休息,要不明天我们再谈,”

随即,会谈结束,卡特与方文约定,明天去空气动力公司讨论,随后让军官送方文去休息。

汽车开到了距离首相府仅 300米的“卡尔顿花园酒店”。

这是维多利亚时期遗留的红砖结构建筑,里面的装修还保留着古典风格。

一行人在前台沟通,随后由酒店人员带上了三楼。

“明天见。”军官告辞离开。

关上门,方文顿时放松下来,坐在沙发上。

龚修能透过房门猫眼看了下外面,然后检查房间里情况。

随后,他出声道:“团长,那啥涡发动机,真的比咱们现在的航空发动机好吗?”

“如果成功的话,肯定好。”

“有多好,团长,你给我说说吧。”龚修能坐在方文旁边,很好奇的问道。

有很多话,因为要保密,方文并没有和怀特交流时说出来,这时,他有了谈性。

“这种发动机,可以让飞机速度提升到900公里小时,甚至接近超过音速。并且,我们还可以基于这种极速,开发出更高效的推进动能,用于高速火箭弹。”

音速,是龚修能不理解的一个名词。

方文给他解释,相当于在万米高空,以1062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

听到方文解释后,龚修能的脸顿时有点白。

“这么快,团长,谁来驾驶啊?”

他朴素的心认为,500多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就已经是极限了,再翻一倍,那怎么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