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老太崛起,从抢回录取通知书开始 第195章 赚差价

();

一天下来,周建军的腿都快走断了,但他的脑子却异常清晰。

他把这座大学,从一个模糊的符号,变成了一张刻在脑子里的,详尽的地图。

傍晚,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那间小小的倒座房时,一股浓郁的饭菜香味扑面而来。

陈兰芝和周福已经收摊回来了。

简易的灶台上炖着一锅白菜豆腐,旁边还贴着几个金黄的玉米饼子。

“回来了?”陈兰芝看他一脸疲惫,给他盛了一碗热水,“快洗把脸,吃饭了。”

周福也咧着嘴凑过来,献宝似的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儿子,看爸给你买了啥!”

打开一看,是一只烧鸡。

“今天生意好,你妈特批的,给你补补脑子!”周福把一只鸡腿撕下来,塞到周建军碗里。

一家人围着小灶台坐下,周建军啃着鸡腿,把自己今天看到的一切,仔仔细细地跟陈兰芝说了一遍。

从学校布局,到食堂菜价,再到小卖部的商品和后门的巷子,他记得清清楚楚,说得有条有理。

周福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只顾着埋头吃肉,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学校嘛,不都长那样,有啥好看的……”

陈兰芝却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还插嘴问一两个问题。

“你是说,学校里的小卖部,东西又贵又少?”

“是。”周建军点头,“一支英雄牌的钢笔,要比外面供销社贵两毛钱,练习本也只有最普通的那一种。”

“布告栏上,有人卖旧东西?”

“有,卖旧书的,卖旧脸盆暖水瓶的,都是快毕业的老生。”

陈兰芝没再说话,筷子在碗里慢慢搅动着,眼睛盯着跳动的火苗,不知道在想什么。

吃完饭,周福心满意足地剔着牙,盘算着明天的生意。

“兰芝,我今天瞅见了,咱们那酱萝卜是真受欢迎,好几个人为了那口萝卜,特地买咱们的馒头,明天咱们得多腌点!”

“嗯。”陈兰芝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

她忽然抬起头,看向周建军:“建军,明天你再去学校,帮我办几件事。”

“妈,您说。”

“第一,你去布告栏,找一张最大的旧报纸,帮我抄一份那些转让旧东西的启事,把品名和价格都记下来。”

“第二,你去学校后门那条巷子看看,摸清楚那一片住了多少户人家,有没有工厂或者单位。”

“第三。”陈兰芝的声音压低了几分,“你去小卖部,就说你是新生,跟老板打听打听,看学生们平时最缺什么,最爱买什么,尤其是乡下来上学的,他们都需要置办些啥。”

周建军虽然不完全明白母亲的意图,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周福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插嘴:“兰芝,你打听这些干啥?咱们不就卖个早点吗?”

陈兰芝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谁说咱们只卖早点了?”

陈兰芝这句话轻飘飘的,落在周福耳朵里却像个炸雷。

他刚把最后一口鸡骨头上的肉丝啃干净,闻言手一哆嗦,骨头掉在了地上。

“不卖早点卖啥?兰芝,你可别瞎琢磨了,咱们现在一天能挣二十来块,这日子我想都不敢想,可不敢再折腾别的了,万一……”

“万一什么?”陈兰芝抬眼看他,“万一挣得更多,把你吓死?”

周福被噎得直翻白眼,嘟囔道:“我不是那意思,我是怕树大招风。”

“咱们现在连棵草都算不上,招什么风?”陈兰芝懒得理他,转头看向周建军,神色认真起来,“建军,我问你,一个新生来学校报到,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周建军想了想:“分宿舍,领东西,铺床。”

“对!”陈兰芝一拍大腿,“铺床就要铺盖,洗脸就要脸盆毛巾,喝水就要暖瓶茶缸,写字就要本子钢笔,这些东西,要么从家里千里迢迢地背过来重得要死,要么就在学校买,可你说了,学校小卖部又贵东西又少。”

“那你说,咱们要是把这些东西都备齐了,在校门口一摆,卖得比学校里便宜,你说那些新生买不买?”

周福的嘴巴慢慢张大了,他看看陈兰芝,又看看周建军,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周建军的眼睛却越来越亮,他瞬间明白了母亲让他去抄写旧货启事的目的。

“妈,您的意思是,我们收老生的旧东西,再卖给新生?”

“收旧的,也卖新的。”陈兰芝的思路清晰无比,“老生毕业带不走的脸盆暖瓶旧书桌,咱们都可以低价收回来,擦洗干净了,转手就能卖。你想想,一个七成新的暖瓶,咱们五毛钱收卖一块,有的是图便宜的新生要,还有那些全新的,脸盆毛巾肥皂牙刷,咱们去百货商店批发,一个赚个一两毛钱的差价,但咱们货全,人家不用东跑西跑,在你这一站式购齐,省时省力,你说他们乐不乐意?”

她看着儿子,一字一句道:“卖早点是辛苦钱,挣的是回头客靠的是手艺,可这迎新的生意,做的是一锤子买卖,挣的是信息差和方便钱,你那些学长学姐,马上就要离校了,咱们正好可以把他们不要的东西,变成咱们手里的钱。”

周福听得是心惊肉跳,又忍不住心动。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堆堆的旧货变成了崭新的票子,在他眼前晃悠。

“这……这不是投机倒把吗?”他还是有点怕。

“你懂个屁!”陈兰芝骂道,“学生之间转让个旧东西,那叫互通有无勤工俭学,我们帮着倒腾一下,收点辛苦费,天经地义,你再敢说那四个字,晚饭就别吃了!”

周福彻底没了声。

第二天,周建军领了新的任务,又去了学校。

他先是去了布告栏,那里已经围了几个人。

他挤进去,拿出纸笔,装模作样地看着,然后飞快地把那些转让启事上的内容和价格一一抄录下来。

一个搪瓷脸盆五毛,一个带补丁的暖瓶八毛,一本半旧的字典一块二……

他记得很仔细,连对方留下的宿舍号都记了下来。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