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素一脸得意,嘴角泛着冷笑:
“而这一切的罪责,都可以推到他那‘擅离职守、延误军机’之上!看他如何向陛下交代!”
“就算陛下想保他,面对缺粮哗变的大军,也绝无可能!”
此计不可谓不毒辣!直接断其粮草,这是要釜底抽薪,将吴承安往死里整!
李崇义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抚掌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快意与阴狠:
“好!好一个高素!此计大妙!如此一来,他吴承安便是有一百张嘴,也难辨其罪!”
“就算陛下怪罪我等中断粮草,我们也有的是理由搪塞,毕竟是他吴承安失职在先!”
他看向高素,赞许道:“就依你之计!你立刻回去安排,明日一早,我要看到户部暂停拨付前线粮草的文书!”
“下官遵命!”高素躬身领命,脸上带着狞笑。
朱文成和秦元化也纷纷露出兴奋之色,仿佛已经看到吴承安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场景。
“诸位,”
李崇义志得意满地环视众人:“明日早朝,便是那吴承安的末日!”
“届时,还望诸位同心协力,一同发声,务必让陛下严惩此獠,以正朝纲!”
“我等谨遵太师之命!”众人齐声应和,书房内充满了阴谋得逞的得意气氛。
夜色更深,太师府内的密谋却刚刚达成。
一张针对远在蓟城的吴承安的恶毒大网,已然在洛阳悄然织就,只待明日早朝,便要骤然收紧。
而这一切,尚在蓟城督造器械的吴承安,还浑然不知。
次日,黎明破晓,钟鼓齐鸣。
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身着各色品级官服,手持玉笏,垂首肃立。
晨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映照在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三十岁的皇帝赵真端坐在龙椅之上,他面容清俊,眼神锐利,虽正值壮年,但眉宇间已有了帝王的深沉与威仪。
他平静地扫视着下方的臣子,目光在为首的太师李崇义身上略微停顿了一下。
例行公事的奏对之后,殿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就在司礼监太监准备宣布退朝之时,太师李崇义手持玉笏,稳步出班,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带着一丝沉痛:
“陛下!臣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师身上。
皇帝赵真眼眸微动,淡淡道:“太师有何本奏?”
李崇义抬起头,脸上带着忧国忧民之色,声音陡然提高:
“臣要弹劾北征主帅、镇北将军吴承安!弹劾其三大罪状!”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虽然不少人提前得到了风声,但听到李崇义如此直接地在朝会上发难,还是感到一阵心惊。
一些支持或同情吴承安的官员,脸上顿时露出担忧之色。
皇帝赵真面色不变,只是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微微收紧,平静道:
“哦?哪三大罪状?太师细细道来。”
李崇义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其一,擅离职守,玩忽军机!”
“吴承安身为北征主帅,肩负攻克居庸关之重任,朝廷限期两月,如今时日已过半,正是紧要关头!”
“然,据臣所知,吴承安此刻并不在前线军中,而是滞留蓟城,长达数日之久!”
“主帅不在其位,致使数万大军群龙无首,此乃视军国大事如儿戏,其罪一也!”
他顿了顿,不给旁人插嘴的机会,继续慷慨陈词:
“其二,贪图享乐,败坏军纪!”
“那吴承安为何滞留蓟城?非为公干,实乃嫌前线艰苦,跑去蓟城风花雪月,沉溺酒色!”
“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枕戈待旦,他身为主帅,却在其后寻欢作乐,此等行径,何以服众?何以统领三军?其罪二也!”
“其三,贻误战机,有负圣恩!”
李崇义的声音愈发激昂:“朝廷限期两月,关乎国体威严!”
“吴承安不思进取,拖延时日,若因此导致无法按期破关,损的是我大乾国威,负的是陛下信重!其罪三也!”
他最后重重一揖,几乎是声泪俱下:“陛下!吴承安年少骄纵,恃宠而骄,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若不严惩,军法何在?朝廷颜面何存?”
“臣恳请陛下,立即下旨,革去吴承安一切职务,锁拿回京,交三司会审,以正国法,以安军心!”
李崇义话音刚落,早已准备好的礼部尚书朱文成立刻出班附和:
“陛下!太师所言,句句属实,字字泣血!吴承安之行径,人神共愤!臣附议,请陛下严惩!”
户部尚书高素也紧跟着站出来,他一脸“痛心疾首”:
“陛下,臣掌管国库,深知北伐耗费巨大,每一分粮饷皆乃民脂民膏!”
“吴承安如此挥霍时光,延误军机,实乃辜负朝廷,辜负百姓!臣亦附议!”
兵部侍郎秦元化虽然觉得“风花雪月”之说有些牵强,但此刻箭在弦上,也只得硬着头皮出列:
“陛下,主帅擅离,确为兵家大忌。”
“吴将军此举,确有不当之处,臣……附议太师之见,应予以申饬。”
紧接着,又有十几名依附于太党的官员纷纷出列,齐声高呼:
“臣等附议!请陛下严惩吴承安!”
声浪在大殿中回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直指远在蓟城的吴承安。
一些中立的官员面面相觑,不敢轻易发声。
而少数几位心向吴承安或与太师不睦的官员,如唐尽忠,蒋正阳等人,虽然面露愤慨,但在如此声势下,一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理由为其辩护,只能焦急地看向龙椅上的皇帝。
龙椅上,皇帝赵真面沉如水,眼神微眯,让人看不清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放在扶手上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心中雪亮,李崇义此番发难,所谓的“风花雪月”多半是捕风捉影,甚至是有意构陷。
但其核心——吴承安擅离职守,滞留蓟城。
这一点,恐怕是真的。
否则,李崇义不会亲自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