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高轩脸上浮现一抹玩味之色。
“他终究不敢,也不能,在明面上顶着断送前线将士性命、迫害功臣的滔天骂名。”
“这第一批粮食,他必须给,而且要给得及时,给得痛快,用以平息舆论,挽回他户部和太师府的清誉。”
然而,他脸上的笑意很快便收敛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凝重。
他目光锐利,仿佛能穿透这重重屋宇,看到太师府书房内那双算计的眼睛。
“但是……,”
何高轩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
“这,仅仅只是第一批而已,就像钓鱼,总要先抛出些香饵。”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北方的天空似乎格外幽暗。
“李崇义此人,睚眦必报,老谋深算。”
“他既然存了心要阻挠吴承安立功,就绝不会因为这点舆论压力而真正放手。”
“这第一批粮草,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是他用来堵住悠悠众口的挡箭牌。”
何高轩转过身,看向老管家,语气无比肯定:
“我可以断定,待这批粮食顺利运抵北疆之后,后续的补给,绝不会再如此痛快!”
“路途遥远,转运艰难,其中可以做的文章太多了。”
“山洪、匪患、民夫暴动、甚至是仓储意外起火,任何一点意外,都足以成为拖延数月甚至半年的完美借口!”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北方,那遥远的方向,是烽火连天的幽州,是雄关矗立的居庸关,是那个独自扛起北疆危局的年轻身影。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期望,也有一丝无能为力的叹息。
“我们能做的,在朝堂上能为他争取的,暂时……也只有这么多了。”
何高轩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那话语却重若千钧:
“接下来,真正的考验,就要靠吴承安你自己了!”
“两个月,居庸关必须夺回来!”
“是龙是虫,是扶摇直上还是万丈深渊,就看你这最后一搏了!”
夜色愈发深沉,书房内的烛火轻轻摇曳,将何高轩的身影映照得有些模糊。
他就这样静静地站着,如同一尊守望的雕塑,目光始终未曾离开那北方幽暗的天际。
次日清晨,金銮殿的朝会并未持续太久。
许是昨日关于北疆粮草的舆论风波已然传开,今日的朝堂显得格外和谐。
无论是太师李崇义**,还是何高轩等人,都默契地没有再提起相关话题,仿佛那场暗流涌动的争斗从未发生过。
户部尚书高素更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恪尽职守、忙于公务的模样。
皇帝赵真乐得清静,处理了几件日常政务后,便宣布了退朝。
何高轩随着退朝的人流,缓步走出宫门。
初夏的朝阳已然升起,带着些许暖意,驱散了清晨的薄雾。
他脸上看不出太多喜怒,只是那微蹙的眉头,显示他内心并不如表面这般平静。
轿子平稳地将他抬回何府。
刚一下轿,早已在府门口翘首以盼的韩若薇便提着裙角,像一只轻盈的燕子般快步迎了上来。
她今日穿了一身鹅黄色的衣裙,衬得肌肤愈发白皙,俏丽的脸上因为兴奋而泛着红晕,那双明亮的眼眸中充满了期待。
“外公!外公!”
韩若薇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少女特有的活力。
“您下朝啦!我听说……我听说户部那边已经下令,要往幽州运送第一批粮草了,这是真的吗?”
她昨日奔走了一天,联络了几位相熟的官家小姐和夫人,虽然收获了一些承诺,但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此事的不易与背后隐含的压力。
如今听到朝廷正式拨粮的消息,自然是喜出望外。
何高轩看着外孙女那充满希冀的小脸,心中微微一软,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地肯定道:
“嗯,消息属实,户部已着手调配,第一批粮草,数目不少,不日便会启程运往幽州。”
“太好了!”
韩若薇闻言,顿时雀跃起来,拍手笑道:
“我就知道朝廷不会不管前线将士的!这下师弟他们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她眨着大眼睛,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问道:
“那……外公,既然朝廷已经拨了粮食,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再四处募捐了?”
说实话,昨日她虽然主动请缨,但真正去做时,才体会到其中的难处。
不仅要放下闺阁千金的矜持,还要面对各种或疑惑、或推诿、甚至隐含讥讽的目光。
若能不再进行,她自然是乐意的。
然而,何高轩却缓缓摇了摇头,脸上的温和渐渐被凝重所取代。
他示意韩若薇随他走进府内,来到相对安静的花厅,这才沉声开口:
“若薇,你想得太简单了。”
韩若薇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疑惑地看向外公。
何高轩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这第一批粮草,看似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实际上,它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或者说,是一个诱饵。”
他看着外孙女那尚显稚嫩的脸庞,决定将其中利害说得更明白些:
“太师李崇义,绝非易于之辈。他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拿出这第一批粮食来平息众怒,挽回名声。”
“但这绝不代表他会就此罢手,坐视吴承安立下收复居庸关的大功。”
“您的意思是后续的粮草,他们还会使绊子?”
韩若薇不笨,立刻明白了外公的担忧。
“十有八九。”
何高轩肯定地点点头:“而且,手段会更加隐蔽。”
“路途遥远,转运艰难,随便一个意外,比如道路被山洪冲毁,押运队伍遭遇流寇,甚至是仓储地莫名其妙失火,都可以成为拖延数月甚至半年的完美理由。”
“届时,吴承安前期有粮,后期却无以为继,那才是真正的绝境!”
他目光严肃地看着韩若薇:“所以,我们的募捐,不能停!”
“不仅不能停,反而要更加隐秘、更加持久地进行下去!”
“我们要为吴承安,准备一条尽可能可靠的、不受太师控制的补给线!”
“第一批朝廷的粮食是明面上的保障,而我们募捐来的,则是暗中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