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弟子那急切而困惑的神情,韩成练脸上露出一抹复杂难言的苦笑,那笑容中带着深深的无奈与一丝看透世事的沧桑。
“承安啊承安,”
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沙哑:“你当真以为,老夫此举,仅仅是因为身上的这点伤势吗?”
他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直指问题的核心:“你擅自调动马肃离开居庸关,致使关防空虚,最终失陷敌手!”
“王宏发、马子晋二人,更是胆大包天,扣押朝廷命将,胁迫出兵!”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不是捅破了天的大罪?”
韩成练的语气带着一种洞悉朝堂风云的冷静:“如今捷报传入京城,固然能令陛下欣喜,但这几件事,也必然会成为某些人攻讦我等的最好利器!”
“太师**,素来与老夫不和,岂会放过这等天赐良机?”
“他们必定会在朝堂之上,借题发挥,穷追猛打!”
他盯着吴承安的眼睛,语气沉重:“若老夫依旧占据着幽州都督之位,目标太大,所有矛头都会指向老夫。”
“届时,何大人、唐大人他们想要为你周旋,想要保住马肃、王宏发等人,将会难上加难!”
“有老夫主动退下来,将位置让给你,示敌以弱,才能最大程度地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给何大人他们留下更多的转圜余地和谈判筹码!”
“这叫以退为进!”
韩成练的声音带着一丝决然:“用老夫的退隐,来堵住太师他们的嘴,换取朝廷对你,对北疆局势的暂时宽容,换取那至关重要的两个月时间!”
“这是目前,唯一能破局的办法!”
吴承安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
他明白老师的苦心,但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让老师以这种方式退出他守护了一生的北疆舞台,他心中充满了愧疚与不忍。
“没有什么可是了!”
韩成练猛地一摆手,打断了他,语气变得不容置疑,带着老帅最后的威严。
“此事老夫意已决,奏章也已发出!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在这里纠结这些,而是给老夫打起精神来!”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身,吴承安连忙上前搀扶。
韩成练借着弟子的力量站直身体,用力拍了拍吴承安的肩膀,那手掌依旧有力,传递着最后的期望与力量:
“好好准备接下来的居庸关之战!那是决定北疆最终命运的一战,也是决定你,还有所有跟着你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未来的一战!”
“只许胜,不许败!”
说完,他不再停留,深深地看了吴承安一眼,那目光中有期许,有托付,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
随即,他转过身,在闻声进来的亲兵搀扶下,缓缓地、却异常坚定地走出了偏厅,将那沉重的担子与北疆的未来,彻底留给了身后那位年轻的弟子。
吴承安站在原地,看着老师离去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拳头不由自主地紧紧握起,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他明白,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将领。
老师用他的退隐,为他铺平了道路,也将整个幽州,乃至北疆的安危,完全压在了他的肩上。
居庸关,他必须拿下!
与此同时,洛阳城,暮色渐沉。
位于城南清静处的何府,门前两尊石狮在渐暗的天光下显得格外肃穆。
两顶官轿几乎同时抵达,轿帘掀开,分别走出了两位身着绯色官袍的大员。
一位身形微胖,面容红润,未语先带三分笑,乃是兵部左侍郎唐尽忠。
另一位则身形清瘦,面容严肃,眼神锐利,正是兵部右侍郎蒋正阳。
两人在府门口相遇,都是一愣。
“哟,蒋大人?”
唐尽忠率先拱手,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爽朗笑容,只是那笑容底下,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探究。
“真是巧了,您这也是来拜访何大人?”
蒋正阳回了一礼,神色依旧严谨,言简意赅:
“唐大人,本官是接到了何大人的帖子,言有要事相商,故而前来。”
唐尽忠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嘿嘿低笑两声,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
“能让何大人同时召见你我二人,想必是幽州那边有消息了吧?”
“看这时辰,八百里加急也该到了。”
他捋了捋短须,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埋怨,又夹杂着一丝对后辈的关切:
“要说吴承安那小子,打仗是一把好手,这次想必又立了大功。”
“就是这规矩嘛,还欠些火候。,如此大捷,按制应先报兵部,再由我等呈送陛下御览才是。”
“他倒好,直接捷报和请罪的奏章一并送来了,弄得我等措手不及,还得劳动何大人亲自召集。”
他这话,看似随口抱怨,实则暗藏机锋,既点明了吴承安可能“越级上报”,又隐隐将此次召见与“请罪”联系起来。
蒋正阳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一下。
他为人方正,不喜这等背后揣测,尤其是涉及前方浴血奋战的将领。
但他也深知唐尽忠与朝中某些势力走得近,其言未必无因。
他沉声道:“唐大人,前方军情瞬息万变,或许另有隐情,未可一概而论。”
“既然何大人相召,我等进去便知分晓。”
说罢,他不再多言,整了整官袍,当先向府门走去。
唐尽忠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也快步跟上。
何府管家早已在门口等候,见二人到来,连忙躬身引路,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了灯火通明的正厅。
御史大夫何高轩,位列三公,乃是朝中清流领袖,亦是韩成练在朝中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此刻,他并未如往常般端坐主位,而是在厅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手中似乎还捏着几份文书,显然心事重重。
见到唐、蒋二人进来,何高轩停下脚步,不等他们行礼开口,便直接迎了上来,脸色凝重地沉声道:
“两位大人来了,正好!”
他将手中的文书递了过去,语气急促而低沉:“幽州八百里加急刚到不久。”
“确如唐大人所料,有捷报,吴承安于蓟城下大破武镇南五万主力,并重创武镇南本人,解了蓟城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