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即刻飞鸽传书沿途各城、各寨,放弃原定围攻、袭扰之目标,所有能动用之兵马,立即向官道集结,不惜一切代价,层层阻截、迟滞吴承安部!”
“告诉他们,我不要他们全歼敌军,只需拖住!哪怕是用人命填,也要给本王拖上至少五日!”
“第二:张贲,着你即刻点齐五千轻骑,一人双马,携带十日干粮,绕过蓟城,沿官道向西搜索前进。”
“若遇吴承安部,不必硬拼,利用骑兵机动,袭扰其侧翼,焚毁其粮草,疲惫其军心,配合各地阻击兵马,务必延缓其进军速度!”
“第三!”
武镇南的声音陡然变得凌厉,他猛地站起身,指向地图上的蓟城。
“自明日起,我军集中所有兵力,昼夜不停,轮番猛攻蓟城四门!”
“韩成练为策应吴承安奇袭,已将赵毅那一万精锐调离,此刻城内兵力空虚,已是强弩之末!”
“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必须在吴承安赶到之前,彻底碾碎蓟城的防御!”
他拳头重重砸在蓟城的位置上,眼神凶狠:“哼,韩成练老匹夫,你想等你的好弟子来救你?本王偏不让你如愿!”
“待我攻破蓟城,擒杀韩成练,届时再以逸待劳,回头收拾那远道而来的吴承安小儿!”
“诸位!”
武镇南环视帐内:“成败在此一举!望诸位同心戮力,先破蓟城,再歼援敌,扬我大坤军威!”
“谨遵王爷号令!破蓟城!歼援敌!”
众将轰然应诺,杀气腾腾。
帐内的压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战争的焦点,瞬间从辽西府转移到了蓟城以及那条通往蓟城的官道之上。
一场关乎整个北疆战局的决定性较量,即将拉开血腥的序幕。
次日。
三月的朝阳,带着一丝寒意,勉强穿透笼罩在蓟城上空的硝烟与尘土。
然而,这缕光芒带来的并非希望,而是更加浓烈的死亡气息。
黎明时分,低沉而雄浑的牛角号便如同垂死巨兽的哀嚎,响彻了整个大坤军营。
紧接着,是战鼓!
不是往常那种有节奏的催促进攻的鼓点,而是毫无章法、狂暴到极点的疯狂擂动!
那声音密集如骤雨,震得人心头发麻,仿佛要将这天地都敲碎一般!
“杀——!”
“攻破蓟城!鸡犬不留!”
海啸般的喊杀声从四面八方涌来!
早已准备就绪的大坤军队,如同决堤的洪流,从营寨中汹涌而出。
他们放弃了以往试探性的攻击和轮换休整的战术,前排是顶着厚重盾牌、手持利刃的死士。
后面紧跟着扛着云梯、推着冲车的工兵,再往后,是密密麻麻、仿佛望不到边的弓箭手和步兵方阵!
这一次,他们没有保留,不顾伤亡,不计代价!
武镇南的王命已经清晰地传达到了每一个士兵耳中——在吴承安的援军抵达之前,必须拿下蓟城!
“放箭!快放箭!”城头上,楚军将领声嘶力竭地吼叫着。
箭矢如同飞蝗般倾泻而下,滚木礌石带着沉闷的呼啸砸落。
冲在最前面的大坤士兵成片地倒下,惨叫声此起彼伏。
然而,后面的人立刻踏着同伴尚且温热的尸体,眼睛赤红地继续向前冲锋!
恐惧已经被更疯狂的意志所取代,督战队雪亮的刀锋就立在身后,后退者死,唯有向前,才可能搏得一线生机!
“轰!轰!轰!”
巨大的撞城锤,在数十名精壮士兵的推动下,一次又一次地狠狠撞击着蓟城那包裹着铁皮的厚重城门。
每一声撞击,都让整个城门楼为之震颤,灰尘簌簌落下。
门后的楚军士兵拼死用巨木、沙袋顶住,虎口被震裂,鲜血淋漓,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更多的云梯如同死亡的触手,密密麻麻地搭上了城墙。
大坤士兵口衔钢刀,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
城头的守军奋力用叉竿推开云梯,用长矛向下捅刺,用石头砸,甚至直接抱着冲上城头的敌军一起纵身跃下!
鲜血如同廉价的染料,泼洒在斑驳的城墙上下,汇聚成溪流,浸透了每一寸土地。
残破的旗帜在火光与烟尘中无力地飘动,伤者的哀嚎淹没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金铁交鸣之中。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正午,惨烈程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
楚军守兵虽然拼死抵抗,但在敌军这种完全不计损失的疯狂进攻下,防线开始摇摇欲坠。
“报——!西城门告急!敌军已数次攀上城头,王校尉战死!”
“报——!东城段城墙被投石机砸开一个缺口,敌军正蜂拥而入,李将军正在带人死守!”
“报——!南城门……南城门快顶不住了!门闩即将断裂!”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到帅府,韩成练的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身上的常服早已换成了沉重的甲胄,亲兵们环绕左右,人人面带焦灼。
“大帅!让末将带人去南门吧!”一名年轻将领抱拳请命。
韩成练摇了摇头,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起立在旁边的长枪,那长枪的枪尖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
“不必!本帅亲自去!”
“大帅!不可!您是三军主帅,岂可亲临险地!”众将连忙劝阻。
“主帅?”
韩成练冷笑一声,眼中是决绝的战意:“城若破了,哪还有什么主帅!”
“此刻,每一个能拿得起刀的人,都是守城的兵!随我来!”
他大步流星,冲出帅府,翻身上马,率领着最后的亲卫营,如同一支利箭,直射战况最激烈的南城门!
此时的南城门附近,已然化作了血肉磨坊。
城门在一次次撞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门后的楚军士兵死伤惨重,防线即将崩溃。
而城头之上,双方士兵纠缠在一起,进行着最残酷的贴身肉搏,每时每刻都有人惨叫着倒下。
“韩帅来了!大帅来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
苦苦支撑的楚军士兵循声望去,只见那杆熟悉的“韩”字大旗赫然出现在混乱的战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