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第363章 意欲为何?

宴会上,皇帝一句舞枪助兴,令人费解。

一瞬间,无数道目光,震惊的、疑惑的、玩味的、担忧的……齐刷刷地射向了席间的吴承安,。

随即又小心翼翼地瞟向高踞龙椅之上的皇帝,试图从皇帝那依旧带笑的脸上看出些许端倪。

太师李崇义手中捻动的佛珠骤然一停,那双深邃的老眼微微一眯,眼底深处闪过一抹极其诧异和警惕的光芒。

他绝不相信皇帝会如此无的放矢,仅仅是为了“助兴”?

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让吴承安出场,陛下……究竟想干什么?

是想敲打吴承安?还是想借此敲打其他人?

李崇义的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而与李崇义的惊疑不定不同,坐在他不远处的御史大夫何高轩,在最初的错愕之后,眼中却骤然闪过一抹了然之色。

随即嘴角难以抑制地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极其玩味和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吴承安,心中暗道:

“看来我的想法和陛下不谋而合啊!”

至于其他官员,则大多处于茫然和震惊之中,交头接耳,低声议论,不明白陛下为何突然有此一举。

而被点到名的吴承安本人,此刻更是成为了全场绝对的焦点。

他端坐在席位上,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但一双锐利的眼睛却微微抬起,迎向了皇帝那看似温和却深不见底的目光。

御花园中,月光灯影依旧璀璨,但气氛,已然在皇帝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中,发生了微妙而彻底的改变。

皇帝赵真这突如其来的提议,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在御花园内激起了千层浪。

那诡异的寂静持续了足足数息之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尴尬和紧张。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皇帝、吴承安以及几位重臣之间隐秘地流转,等待着接下来的反应。

谁都知道,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人,必将传递出至关重要的**信号。

就在这片压抑的寂静中,御史大夫何高轩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朗声笑了起来,抚掌赞叹道:

“陛下圣明!此议甚妙!久闻吴状元枪法绝伦,有万夫不当之勇,乃是真正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本事!绝非寻常花拳绣腿可比。”

“若能于此佳节盛宴之上,得见吴状元展现沙场绝技,扬我大坤军威,实乃臣等之眼福,更是佳节之幸事!老臣附议!”

他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充满了对吴承安的赞誉和对皇帝提议的拥戴,瞬间打破了僵局。

随着何高轩这位改革派领袖的率先表态,其他属于何高轩一派的官员们仿佛收到了明确的信号,立刻纷纷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争先恐后地出言附和:

“陛下英明!臣等早想一睹吴状元风采!”

“沙场武艺,正合此情此景,必能令盛宴增色不少!”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改革派官员们的声音此起彼伏,显得异常热烈和支持。

然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太师李崇义为首的保守派官员们,却依旧保持着沉默。

他们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有听到皇帝的提议一般,没有任何人出声。

这种集体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对抗和质疑。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悄悄投向了稳坐如山的太师李崇义。

他的态度,才是关键。

李崇义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手中的茶盏轻轻晃动着,仿佛在欣赏杯中茶叶的沉浮。

直到场内的附和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时,他才缓缓放下茶盏,抬起眼皮。

他的目光先是在对面何高轩脸上停留了一瞬。

随即转向龙椅上的皇帝,脸上露出一抹极其公式化的、看不出真心的笑容,声音平稳地说道:

“陛下既有此雅兴,老臣自然亦觉此议颇佳。”

“吴状元年轻有为,武艺超群,若能舞枪助兴,确能为佳节添彩。老臣,附议。”

太师一开口,仿佛堤坝决了口,他身后那些原本保持沉默的保守派官员们立刻像是被解除了禁制一般,纷纷忙不迭地开口:

“太师所言极是!臣附议!”

“能睹吴状元枪法,乃臣等荣幸!”

“陛下圣明!”

一时间,场内似乎呈现出一派“众望所归”的景象。

然而,细心之人却能发现,那些清流中立派的官员,自始至终都未曾发言。

他们只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冷眼旁观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助兴”表演背后可能隐藏的波澜。

皇帝赵真似乎对下方官员们的心思洞若观火,却又故作不知。

他见两位大佬都已“同意”,脸上露出了更加畅快的笑容,抚掌道:

“好!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便如此定了!”

他的目光转向勋贵席间的吴承安,笑道:“吴爱卿,那就请吧?让朕与诸位爱卿,都开开眼界。”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吴承安身上。

吴承安深吸一口气,起身离席,稳步走到御花园中央那片特意留出的空地上。

他先是对着龙椅上的皇帝和皇后躬身行了一礼,声音清朗却不卑不亢:

“微臣吴承安,领旨。”

随即,他面露难色,拱手道:“只是……陛下,微臣今日入宫赴宴,并未随身携带兵器。”

“若要舞枪,还需向禁军的弟兄们,借一杆长枪一用。”

众人闻言,皆觉合情合理。

赴宴岂有带兵刃之理?

然而,皇帝赵真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一丝早有准备的意味:

“吴爱卿说笑了!你乃是我大坤王朝的武状元,将来要执掌千军万**将领,岂有用他人兵器的道理?”

“寻常兵刃,怎配得上爱卿的身手?”

他这话让众人一愣。只见赵真轻轻一挥手,对身旁的内侍吩咐道:

“来人,去皇宫宝库,将朕珍藏的那杆‘龙胆亮银枪’请来!”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