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第514章 响马哨竣工

();

1924年的7月28日,抛开漫长的冬季无法施工,历时整整十四个月,占地五万亩的响马哨竣工验收了。

这是个奇迹,原本预测要三年能完工,因为太多的流民加入,工程缩短了一半!

所有工钱很快付清,营造商老许以及各地营造厂商、技术工人兴高采烈。

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给当兵的干工程,能拿到全款。

唐枭也放出话来,近两万流民,来去自由!

有钱的可以半价购买响马哨西南域的小院,想留下又没钱的,城外那些座旧兵营可以居住。

事实上,从前的兵营早就不够住了,从春天开始,这些流民就在响马哨周边荒地上建了一排排简易房,不进城也有地方住。

不过唐枭还是鼓励他们都进城,有了人气儿,这城才会繁华。

只是这些流民太穷了,多数人来干活,就是为了一口饱饭而已,哪里有钱买房置地。

针对这种情况,唐枭等人也没想出来好办法,总不能白给他们住,那样的话,花钱来定居的人家怎么办?

这些流民中有老人,有妇女,有中年汉子,也有好多年轻人,就连败了家的大烟鬼都有上百人,形形**什么人都有。

这么多人,是个扩军的好机会,唐枭思来想去,还是不能太冒进。

于是挑选出了一千二百多个棒小伙子,分到了各乡镇的保险队里,暂时充作保险队员。

这可是一个团的兵力,是黑山军隐藏的后备力量。

添了一个团的兵力值得庆祝,可同样也添了上千张嘴,压力更大了!

验收后的第三天,吉林东部地区各地父母官以及乡绅陆续来到了响马哨,他们都收到了保安团发出的邀请函,隆重邀请一同来参观响马哨。

这其中包括桦川县公署知事李春平、警署署长韩大江、佳木斯商会会长曲子明、吉林守备旅旅长李少白以及其手下三位营长。

同时还邀请来了依兰县、悦来镇、宝清县、勃利县、穆棱站镇、七台河村、哈达镇、桦南乡、饶河县、同江县、抚远县等县公署知事、警署署长、乡镇公所的乡绅、镇董以及当地富商。

单单是这些乡绅、富商,就来了近二百余人,都是佳木斯商会会长曲子明亲自写的信,并且亲自接待,安排食宿。

一个月前,唐枭给郭松龄和张学良分别写了一封邀请函。

张少爷和郭松龄都很快就回了信,表示祝贺及歉意,公务太忙,无暇分身,日后一定会来做客云云。

原本唐枭也没指望他们能来,只是这封信必须得写罢了。

8月1日,阳光正好,欢迎仪式在响马哨西门前举行。

保安团团长唐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随后邀请诸位进城参观。

巍峨的城墙拔地而起,五层大块青砖垒砌,内填夯土,高达八米,将整座小镇牢牢环抱。

四座城门楼雄踞四方,飞檐斗拱,黑瓦朱柱,城头石刻‘响马哨’三个大字,这是唐枭的手笔。

陈卫熊曾评价:“字体虽说称不上大家,但胜在有气势!”

唐枭讥讽:“当年咱在马家饺子馆后院住的时候,你可是说我的字不错,还颇有你当年的风采!”

“捧着说,这你也信?”

“……”

城门两侧,持枪的士兵肃立,挺胸收腹,目光如炬。

城墙上,每隔百步便有一座箭楼,瞭望孔后隐约可见巡逻士兵的身影。

远远望去,这座新兴的小镇宛如一头蛰伏在松花江畔的猛兽,威严而神秘。

江边码头虽说不大,可下面是用巨大的岩石做基础,又铺着厚实松木板,岸边甚至还盖了两栋房子,一栋是票务,另一栋是候船室,房顶刷着醒目的红漆。

桦川县公署知事李春平仰着头,有些惭愧道:“两年哪,真是神速,周团长,李某汗颜呐!”

唐枭正色道:“李知事这是哪里话,没有您一次次帮我们调解各地粮商,哪里会有今天的响马哨!”

李春平连连摇头。

走过城门洞,一行人登上城墙。

城墙上宽三米,城墙四角,五色旗猎猎作响,往北眺望,松花江的波光尽收眼底。

所有人都被其壮观所蛰伏,李少白和三位营长的眼珠子,都落在了那两架三年式重机枪上。

下了城墙,走进内城。

城中东西与南北两条主街在中心花园交叉,将响马哨划分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块区域。

主街笔直、宽阔、平整。

两侧一条条胡同宽窄一致,如棋盘般纵横交错。

主街两侧商铺都是两层高,古风建筑,鳞次栉比,未来这里都是钱庄、茶馆、绸缎庄、饭馆、旅馆……

沿着西主街步行至镇中央的街心花园,移植而来的大树枝繁叶茂,树荫下石桌石凳错落有致。

广场四周,四栋弧形三层洋楼环抱而立,拱形廊桥凌空飞架,看得众人瞠目结舌,忙问这些楼是做什么的。

陈卫熊答:“宝局!”

所有人皆愕然,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赌场,真是大开眼界。

东北域是深宅大院,只建好了四座三进院子,其他一块块土地已经规划出来,只等富商来购买建设,这也是邀请各地大商贾来的目的之一。

周府已经落成,三进院落青砖灰瓦,气派非凡,东西跨院,花园、马厩、库房一应俱全。

因为是唐枭私宅,营造商老许亲自带人建设又进行了装修,建成后连家具都买全了,而且表示这些是赠送,一分钱不收。

这让周团长十分欣慰,感叹其真会来事儿,这样的人才能赚大钱!

西北域是西洋别墅区,盖好了五座。

也不知道老许哪里来的设计图纸,有15到16世纪文艺复兴样式,17世纪的巴洛克样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样式……每一栋都各不相同,恍惚间走在了哈尔滨埠头区的中国大街上。

或许让一些懂行的外国人看到后,会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但在此时这些人眼里,真是美轮美奂,洋气十足!

参观完这两片区域,陈卫熊拱手笑道:“欢迎各位来响马哨定居!”

众人皆笑,盘算着这要是买一座,得要多少大洋。

李少白背着手,脸色虽不阴沉,心脏卷着酸水在肚子里直翻腾:奶奶的,这大胡子可真能折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里一定会是吉林东部最繁华的城市!

他又开始闹心起来,弄不明白那封信怎么就石沉大海了。

依兰县开饭店和客栈的郑老板说:“遗憾的是城墙太高了,看不到江景。”

唐枭笑道:“其实是可以的,城内地势颇高,二楼顶的露台就能看到,如果盖三层西洋别墅,更没有问题!”

郑老板忙说:“周团长所言极是,不过我对主街上那些店铺更有兴趣,只是冷清了一些……”

曲子明笑道:“郑老板所言差矣,等你看到繁华时再入手,价格很可能已经翻了几番喽!”

众人又都笑了起来。

其实好多人和郑老板的心思一样,建设得再好,没有人来都是扯淡!

近三百人,呼呼啦啦往南走。

大伙边走边聊,唐枭和陈卫熊、赵木、贾宝鱼、刘铭等人,不厌其烦地与周边人解释着响马哨的规划以及商业措施。

当听说入住第一年全额免税,第二年只收取半税以后,好多人更都动了心。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