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第459章 连珠山大松塔

();

不知不觉,天亮了。

陈卫熊也已经记录了上百伙绺子,最小的一伙只有九个人,最多的一伙就是抚远县城山的黑毛子,四百余人,看来这是块硬骨头!

唐枭起身伸了个懒腰,笑道:“行啦,兄弟们回去补个回笼觉,好好休息几天吧!”

在常浩一行人被扣押的半个月,新军需终于到了!

同样是十五驾马车,这次都是新的。

祥叔负责的后勤部门开始盘点入库,这批军需包括外衣、外裤、棉衣、棉裤、棉鞋、棉大衣、棉帽子、棉手套、棉被和棉褥子,合计1500套。

不止这些,还有一些帐篷、绳索和枪油等物资。

各营排队领取,一个个都像过年一样。

刘铭去找唐枭:“团长,常浩他们都穿着单衣呢,赏几件棉衣吧,不然走不到哈尔滨就得冻成冰溜子……”

唐枭真舍不得给他们,可总不能看着这些人冻死,给他们穿之前那些破棉衣的话,又显得自己太过小气,于是说:“去问问祥叔,有富裕的就给,没有就穿先前那些旧的,嫌弃的话就冻着!”

黑山军三个营1215名士兵,加上排、连和营的正副职54人,再加上后勤101人、团长唐枭、副团长赵木、参谋长陈卫熊和后勤总管祥叔,合计1374人。

祥叔明白唐枭的心思,并没有吝啬,派人给常浩他们抱去了三十七套棉衣、棉鞋和棉大衣。

常浩他们终于出来了,穿上了崭新的棉衣,一个个白白胖胖。

关他们的房间是冷了点儿,可一天两顿饭很及时,虽说都是玉米面窝头,可小米稀饭和咸菜疙瘩管够儿!

有时改善生活,酸菜土豆白肉片子也可够他们吃。

还不用出来干活,也难怪都胖了。

刘二少爷一把搂住了常浩,两个人嘀嘀咕咕,时而发出几声**荡的笑声。

直到上马,常浩都没看唐枭他们一眼,陈卫熊笑呵呵扬起了手:“常长官,一路走好!”

二十二匹马随着三十辆空马车走远了,常浩这才反应过来,啐了一口,骂道:“马勒戈壁,**的一路走好!”

换装后的第二天,在军营后面的一大片空地上,周大胡子周团长来了一次阅兵。

初冬,草木枯黄,天地间一片肃杀,东北风掠过冰冷雾霭的松花江江面,呼啸而过。

换装后的军营,此刻正弥漫着一股令人热血沸腾的气息。

周团长身姿挺拔,步伐沉稳有力,阔步迈向阅兵场,黑山军第一次阅兵拉开帷幕。

赵木和陈卫熊、许大炮三个人跟在身后。

三个营,1215名士兵整齐列阵。

他们身着崭新笔挺的军装与厚实的军大衣,士兵们个个昂首挺胸,咧着大嘴。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这辈子还没穿过这么厚实的棉服。

唯一遗憾的是,**上皆不见军衔的标识,显得有些素净。即便是唐枭、赵木和陈卫熊他们的高级呢绒布料制成的**,同样也是光秃秃的。

队伍里的刘二少爷感叹,后娘养的就是不一样。

伴随着激昂有力的口号声,吴铁牛所率的一营列队走过,可惜步伐不太整齐,气势倒是不错。

唐枭嘴角挂着一抹自信从容的微笑,抬起手臂,有力地挥动着,向士兵们致以敬意。

刹那间,士兵们齐声怒吼:“黑山铁骑,所向披靡!”

声浪一波接着一波,冲破了冬日的死寂,仿佛要将寒风彻底驱散,要让整个吉林东部各大绺子为之震颤……

连珠山在密山县的西北方向。

早上六点钟,山寨里的土匪们还在睡梦中,就被枪声惊醒了。

很快,枪声就连成了片,听着像城里过年时的爆竹声。

火炕上,大掌柜大松塔‘扑棱’一下坐了起来,棉被下面一左一右两个光溜溜的娘儿们吓了一跳,连忙去扯被子。

大松塔套上棉衣,抽出枕头下面的盒子炮,趿拉上棉鞋就往外跑。

接着,他就傻了眼。

寨门已经开了,乌压压都是奉军大兵。

他掉头就跑。

身后有人喊:“营长,那个矮胖子就是大松塔!”

啾!啾!

子弹从耳边擦过,大松塔按照‘之’字形往寨后方跑,出了后门有条小路能下山。

他没想明白,自己这么个小绺子,怎么奉军会攻上来?

不是他眼瞎,看不清这些人没有军衔,而是突然见到整齐划一的军服,下意识就以为是正规军。

院子里乱了套,狼哭鬼嚎。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松塔顾不上这些了,保命要紧。

跑到后围墙,大松塔拉开门闩就往外跑。

接着,额头就被一支冰凉的枪口顶上了,眼前军官明显还不到三十岁,棉帽子戴在他脑袋上像临时偷来的一样。

来人正是黑山军三营副营长,丁大虎!

“军爷饶命!军爷饶命!”大松塔扔下了**,作势下跪的同时,抽出了怀里另一支枪。

不料丁副营长不按常理出牌,更不给他偷袭的机会,一句话没说就扣动了扳机。

呯!

大松塔瞪大了眼睛,嘴型做出了一个‘我’,‘操’字还没说出来,就咽了气!

三营是第一批出来剿匪的。

出发前,周团长送了他们四个字:格杀勿论!

计划是乔大抹子和手下几个连长制定的,这些胡子习惯熬夜,最好的进攻时间就是清晨。

连珠山的寨子也是太小,寨墙更不高,值夜就四个人,都缩围墙上的小岗楼里裹着破棉被睡觉。

三营轻而易举就攻了进来。

103名土匪,全部被击毙,还有二十多个抢来的女人,都被放下了山。

合计搜刮了42支长短枪,子弹不多,还有两件貂皮大衣、二十二匹马、金银首饰若干和小黄鱼大约四五十根,上万袁大头及老头票。

三营是步兵营,这次出来借的是二营的马。

黑山军这段时间坐吃山空,刚进冬季,响马哨又是一无所有,所以下山时,三营人人马上都驮了东西,什么新棉被、成袋的土豆子、大白菜、铁锅、扫把等等,能用的都拿上了。

密山县连珠山绺子,至此从吉林东部抹掉了!

接下来的日子,三个营轮流出战,东部地区各大绺子开始人心惶惶,唯恐下一个轮到自己。

到十一月底,黑山军已经剿灭二十四伙大大小小的绺子。

枪支弹药快堆满了后勤一个小房间,各营士兵的棉褥子下面都加了一层棉褥子,隔三岔五,后勤伙食房就会在酸菜汤里加几块大骨头棒子,人人都能分上几片肥肉片子。

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发财归发财,可祥叔手很紧,毕竟一千多号的人吃马喂,明年建城用钱的地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