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第263章 回答我一个问题

();

鹤顶红一语中的,这两条都说到了唐枭心里。

他点了点头,说:“姐说得对,这些我早就想明白了,也一直在想,除了这两点以外,和我杀人太多没有关系吗?”

“杀人?多?!”鹤顶红讥笑起来:“生逢乱世,弱肉强食,你不杀他,他就杀你!我比你杀的人更多,前提要看我们杀的都是些什么人!别胡思乱想,我相信老天爷有眼,他看得清清楚楚!”

唐枭沉默起来,有没有眼,他不知道。

“第二个问题,今后的路怎么走……”鹤顶红停顿了一下,瞥了唐枭一眼,叹了口气说:“这样吧,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你问!”唐枭说。

“以前从来没问过你,你和老陈在哈尔滨这么折腾,到底想要什么?或者说,你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唐枭怔了一下,脑海里豁然出现了一幅画面……

那是1918年的夏天,中国大街上,一群人走出了马迭尔旅馆,青帮老大张小矛长衫礼帽,非凡气度,在众人的簇拥下拱手作别,坐上一辆小轿车扬长而去。

他十分肯定道:“我想做哈尔滨势力最大的帮会大哥!”

鹤顶红呵呵笑了:“张小矛?袁耀文?还是赵威霆?韩苍穹?”

“总有一天,我会比他们更厉害!”唐枭眼神犀利起来。

鹤顶红缓缓摇头,又是一声长叹,低声道:“我错了,早该和你聊聊这些话……”

唐枭疑惑起来,没明白她什么意思。

“你让我想起了上海滩的黄金荣,”鹤顶红接着说:“他早年是隍庙萃华堂裱画店的学徒,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了巡捕,直至升为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尽管他从未拜过老头子,是个‘空子’,却凭借势大自称青帮‘天字辈’,与当地官僚、政客勾结,发展帮会势力,成为上海青帮最大的头目,门徒高达上千人,操纵赌博,贩卖大烟,走私军火……这样的人物,厉害吗?”

“厉害!”唐枭有些向往。

“还有一个人物,诨名‘水果月生’,此人是黄金荣的徒弟,他组织了‘小八股党’,与英租界探目沈杏山为首的‘大八股党’争夺烟土渠道生意!他们或是明抢,或是暗劫,直到前年年初‘小八股党’最终取代了‘大八股党’,执上海烟土行业之牛耳,‘水果月生’由此声名大振。”

“这样的人物,霸气吗?!”

“霸气!牛逼!”唐枭连连点头。

鹤顶红叹了口气:“我要告诉你的是,再嚣张的帮会大哥,也怕扛枪的!张小矛也好,黄金荣也罢,包括奉天的赵威霆,蒙古的韩苍穹……哪怕是个小小的副官,都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扇他们的大嘴巴!”

唐枭脸色难看起来,不得不说,她说得对。

青帮的张小矛在哈尔滨风生水起,可什么时候见到韩学民或林元魁,腰都会不自觉地弯下去,那张脸更是笑得像朵花一样。

房间里又一次沉默起来。

“当年,如果我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物,早就是了……”说着,鹤顶红抽出了脚,下地穿好鞋:“我去看看晚饭吃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留着明天说,你先好好想想吧!”

她出去了,居家的小碎花棉袄下,纤腰轻摆。

唐枭没心情多看,更没什么旖念,他闭上了眼睛,长长呼出了一口气,胸中憋闷似乎缓和了一些。

在医院的那段时间,他的话很少,可脑子却始终没停止过思考,不止一次想过,伤好利索后就潜回哈尔滨,把韩学民和林元魁挨个干掉,相信再难也会有机会。

只要杀了他们,自己再改名换姓,唐记还是自己的!

接下来,什么青帮、影社……整个哈尔滨的地下世界,都将是自己的!

没想到鹤顶红会盯着自己,再加上郝家那些护院的配合,自己根本跑不出去。

或许还有一条路能走,就是去找张大帅,毕竟他是东北王,只有他能帮自己翻案!如果能通过鹤顶红的关系,把整件事情一五一十都抖出来,就能还自己一个清白。

后来又想,自己真的清白吗?

按照报纸上说的101条人命,能把自己枪毙101个来回……

虽说是被韩学民和林元魁陷害,可上百条人命是实打实的,哪怕他们都是**的教徒,也轮不到自己执法。

就算找到了张大帅,这也是事实!

不知不觉,自己竟然把路走绝了,鹤顶红刚才说了半截话,明显是话里有话。

第二个问题,自己今后的路怎么走。

她到底想说什么?

晚上有高粱米饭、大饼子,菜是猪肉炖冻白菜和粉条,还有一条红焖江鲤子。

郝家是地主不假,可老两口节俭惯了,每天的伙食很简单,这两天顿顿有鱼有肉,一是因为唐枭要补身子,二是干闺女来了。

看得出来,郝老七和郝于氏真把鹤顶红当成了亲闺女,十分随意,就像一家人一样。

对唐枭同样如此,并没有把他当成外人,这让唐枭住着也很舒服,并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四个人正吃着饭,郝义三回来了,一身的风雪,进屋就问枭哥好点儿了没有。

如果没有他,唐枭早就死了。

住院期间,郝义三每天再忙,也要去医院坐一会儿。

唐枭连忙放下筷子,想要起身,被他按下了,笑道:“一家人,别整这么客气。”

郝义三形象好,又是大学生,出口成章,为人更是谦逊有礼,这让唐枭十分敬佩,甚至有些自惭形秽。

吃完饭,围坐一起喝茶。

郝老七和鹤顶红都用烟袋锅,旱烟的味道有些冲,郝义三说:“姐,你咋还抽上旱烟了?”

“用你管?”鹤顶红白了他一眼,“听说你和老孙家的闺女好上了?”

郝义三脸就红了,支支吾吾说了个大概。

自从上次在乡路上邂逅了孙惜文,他就惦记上了,本想找机会能再次相遇,可迟迟没有机会。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回家,让母亲去请了媒婆,在两家人的安排下终于见了面。

从那以后,他每周末都带着礼物去孙府。

孙广臣留学过法国,又是当地的大法官,一般人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他对郝义三却是另眼相看,在家人面前也不止一次提过,说老郝家的小子真是出息了。

那还是在去年夏天的时候,春河县公署教育课有个捐款助学活动。

他在现场遇到了郝义三,见这个小伙子身材高大,气质儒雅,又跟着忙忙碌碌,就向公署知事打听,这才知道竟然是乡党,还是柳林乡郝家的少爷。

从那以后,他就留意上了。

得知郝义三已经捐建了两所小学,更是欣赏。

小伙子外形没的说,又是北京朝阳大学的毕业生,虽说为人青涩了一些,还有些学生气,可他自己当年不也是这样吗?

两家人见过面以后,就让他每天晚上都到家里用晚饭。

一来二去,郝义三和孙惜文的感情越来越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