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不做土匪的流氓不是好军阀 第199章 娃娃亲

();

贺家原本姓赫舍里氏,满族,正黄旗,祖籍在奉天省东边道的抚顺县。

鹤顶红的二叔贺飞虎也不是原名,年轻时跑江湖,为了和家里脱开关系才改的名字。

他原名赫舍里氏·哲林,他大哥,也就是鹤顶红的父亲叫赫舍里氏·哲瀚,那时还没有鹤顶红这个绰号,她叫赫舍里氏·红影。

赫舍里氏·红影的父亲是抚顺县的骁骑校,正六品的武官,骁骑校是佐领的副手,协助佐领管理旗人事务和军事训练等工作,在县城的八旗驻军体系中,承担着具体的军事执行和基层管理任务。

虽说是官,可毕竟只是个六品武官,此时的大清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哪怕抚顺曾是大清朝的发祥地,这年头也只是个偏远县城了。

赫舍里氏·哲瀚官职俸禄,每年不过才24石稻米,16两纹银。

幸好还有八旗子弟的身份,有十几晌旗地,土地出租有一些稳定收入。此外,每三个月可以收到一定份额的俸米,每年还可以领取30两银子,以及红白事赏钱,以及柴火、蔬菜、食盐等补贴??。

同时,还享有免税、免徭役等特权。

正因为有了这些特权,家里才能雇得起门房、厨师以及佣人。

他家有个相处不错的邻居,姓李,是抚顺县的县丞,八品官儿,协助知县处理政务,户籍、巡捕以及钱粮等工作。

李县丞其貌不扬,可他有个儿子叫李博阳,字星辰,自幼聪慧过人,长的更是唇红齿白,极其英俊。

李博阳比赫舍里氏·红影大四岁,两个人一起长大,可谓是青梅竹马。

孩子们不大的时候,两家就订了娃娃亲,只等着赫舍里氏·红影到十四岁就完婚。

事情出在了李县丞身上,他有位姓郑的‘同年’,这位‘同年’官运亨通,竟然做到了保定府的按察使。

所谓‘同年’就是科举考试时考生之间互相称谓。

那些年,两个人始终有书信往来。

李博阳十四岁时,爷爷去世了,其父李县丞在家丁忧,正赶上郑按察使去京城办事,多年未见甚是想念,于是跑了趟抚顺叙旧。

郑按察使看到李博阳后,很是喜欢,他有个女儿,比李博阳小了两岁,还没有婚配,于是就问起了这孩子的婚事。

得知已经定了娃娃亲后,郑按察使不禁扼腕叹息。

再后来,他与李县丞在书信中也提过这件事情,一来二去,李县丞就动了攀高枝的心思。

一晃儿李博阳十六岁了,可能是聪明过了头儿,竟然只考了个秀才便止步不前。他不愿再考,就在县衙里跟在驿丞**后面干些传递公文、接待过往官员的杂事。

李县丞能力有限,只能帮儿子到这一步了,亲家又是块木头,每天不是喝酒、工作,就是在家练武。

最可气的是,这一家人和那些旗人一样也不给闺女裹脚,又还从小教她习武,一天天像个假小子一样疯疯张张,哪里还像个大家闺秀?!

以前还没有这么大的意见,可自从动了其他心思以后,就越看越不顺眼,也越是后悔当初定了这门娃娃亲。

可李县丞不敢悔婚,真不敢!

赫舍里氏·哲瀚武艺高超,性格更是火爆,如果他敢提出悔婚,估计脖子会被亲家扭断!

两个孩子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二岁,眼瞅着再有两年婚期将至,这成了李县丞一块心病,于是在和郑按察使通信时,便坦诚了一切。

郑按察使回信时,给他出了个主意……

这天,亲家二人都在县衙值班,李县丞买了一些吃食和酒,喝到了半夜才散。

李县丞住在了县衙,赫舍里氏·哲瀚在城里巡视一圈才回家。

第二天上午,赫舍里氏家被官兵团团围住。

赫舍里氏·哲瀚刚刚酒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城里发生了什么骚乱。情急之下,将唯一的宝贝女儿藏进了粮仓里,又用稻米将其埋好,叮嘱道:“听阿玛的话,不到天黑千万不要出来,如果见不到我们,赶快去找你二叔,知道了吗?”

赫舍里氏全家都被关了起来,而且是关进了奉天城的大狱。

抓他的理由,是那晚他在县衙与李县丞喝酒时,将其打晕,取了钥匙以打开了府库,盗走了官银两千余两。

而这些官银,当天就在赫舍里氏家的菜窖中搜到了。

盗取官银,而且数额巨大,这是死罪!

再说粮仓里的赫舍里氏·红影。

她知道肯定出了大事,听父亲的话,乖乖藏着不动,家里人被带走以后,她听到了未来老公公在说话。惊喜之下,差点就钻出来,没想到又听到了一个声音,说话的正是她的青梅竹马李博阳!

这父子俩拿了不少官银,李县丞让儿子去藏起来,都藏在了家中的菜窖里。

赫舍里氏·红影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是一动不敢动。

那父子二人离开以后,官兵才开始进院搜查,粮仓被扎了几刀,幸好没伤到她,赫舍里氏·红影后半夜才敢爬出来,连夜跑出了抚顺城。

她知道,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救阿玛,就是她的亲二叔:贺飞虎。

贺飞虎自幼顽劣,又是个武痴,抚顺城以及周边该拜的名师都拜过了,于是在他大哥继承父业做了把总后,就离开家闯荡江湖去了。

赫舍里氏·红影剪短了头发,把自己扮成了男孩子,一路流浪要饭,用了近一年时间,终于在天津卫找到了二叔。

等两个人赶回奉天才知道,赫舍里氏里里外外十三口人,早在九个月前就在大西边门外大道南满门抄斩了,暴尸一天后,由于无人认领,都被野狗分食了!

听到这个消息,赫舍里氏·红影顿时晕厥倒地。

叔侄二人去了刑场,该刑场由八个石墩围起一处圆形空地,占地十丈方圆,里面南有监斩亭,北有断头台,早已经尸骨无存。

两个人烧了些纸后回到了抚顺,可李县丞家已经人去楼空,谁都不知道这一家人去了哪里。

从那儿以后,赫舍里氏·红影跟着二叔改了姓,叫贺红影。

三年时间,黑龙江、吉林、直隶、山东、河南……两个人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地方,这期间贺红影始终跟着二叔苦练武艺和枪法,一刻都不敢耽误。

她原本在家就有底子,再加上天资聪慧,又因身负血海深仇,更加刻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夏天,叔侄二人来到了直隶保定府,安顿好住宿,外出吃饭时,贺飞虎遇到了几个红灯照的人,得知师妹林黑儿正四处找他。

因为大哥一家被害,贺飞虎原本已经隐退,可得知师妹有要事商议,还是决定回一趟天津卫。

他不想侄女掺和这些事,更怕她身陷险地,就让贺红影在保定等他回来。

二叔离开以后,贺红影每日里走大街、窜小巷不停地找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曾经那个青梅竹**男人。

那一刻,她像被一道炸雷劈在了头上,呆立在街边一动不动。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