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大局长家里搭起了灵堂,唐枭随了份大礼,又把他拉到一旁,赔礼道歉。
无论怎样,魏大胡子毕竟是高记的人,出了这种事情,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姿态来。让唐枭奇怪的是,宋文柏并没有责怪他,眉眼间的愁容掩饰不住一抹兴奋。
过后他和陈卫熊聊起此事,陈大茶壶感叹:都说男人三件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这回宋大局长不用再束手束脚,更能放开娶姨太太了!
晚上,一队日本兵来了高记壹局,指名道姓要带唐老板去派遣司令部接受调查。
院子里,赵木和吴铁牛挡在了唐枭身前,其他人更是把手都插在了腰里,场面紧张到了极点。
带队这人个子不高,身材消瘦,眼睛细长,看军衔是个中佐,相当于中校,通常担任大队长或副联队长,毕竟是司令部出来的,官职不低。
中佐眯着眼,操着生硬的汉语说:“你们的,是想反抗吗?”
魏大胡子已经当场被打死,抄他的家可以理解,封了宝局也说得过去,可唐枭万万没想到,还会来抓自己,也不由火冒三丈。
陈卫熊汗都下来了,真要是打起来的话,就算能把这12个大兵拿下,可接下来高记也别想在哈尔滨待下去了!
甚至,他们这些人都出不去哈尔滨!
他连忙赔笑:“太君,您息怒,大家伙就是没听明白,为啥非让我们唐老板去一趟……”
“我的,不需要给你解释,不走,抓人!”大佐傲然道。
赌客们都不敢出来,纷纷趴在窗户上往外看,小刀把着唐枭一只胳膊,紧张地直舔嘴唇。
吴铁牛伸出大手,指着中佐刚要骂娘,肩膀就被身后的唐枭按住了。
唐枭把怀里的**,腿上的杀猪刀,怀表和金烟袋锅都掏出来给了小刀,随后从赵木和吴铁牛俩人中间挤上前,笑眯眯地拱了拱手:“老大,咱走吧,我全力配合!”
“老?大?!”中佐没明白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见这姓唐弯腰拱手,态度还不错,就没再纠结,戴着白手套的大手一挥:“带走!”
“唐爷?”赵木眼珠子都红了。
唐枭回身瞪了他一眼:“好好看家!”
随后又瞥了一眼陈卫熊,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往外走。
这些人来得快,走得也快,院子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憋着一团火,又无处发泄。
陈大茶壶安抚了几句,让他们各司其职,赶快回了后院。
两个人在小元宝和赛潘安那里得了12根小黄鱼,从天津回来后,唐枭又拿回了一根,是吴大舌头送的,前前后后送出去了8根,家里只有5根金条了。
陈卫熊又把剩下的五百多的老头票,三百多大洋都装进了袋子里。
宝局账上有钱,从洪胖子和苏家福家里也抄出了上百根金条,可这些都要进高记的账,要给老隋他们分红,轻易不能动。
这两个人还有一些存银行的钱,另外还有放出去的,还在继续往回要。
陈卫熊拎着袋子往外走,推门就看到了赵木。
“陈爷,拿着!”他伸出手,是根金条。
“不用!”陈卫熊知道这是唐枭送他的,连忙让他收起来,可赵木还是把这根金条硬塞进了他怀里。
他没再婆婆妈妈,直接去了林元魁家。
日军派遣司令部就在新市街,距离十六道街不远,唐枭到了以后,先被好顿搜身,随后就被关进了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始终也没来人。
既来之则安之,陈大茶壶肯定会去疏通关系。
现在看,两个人的后台还是太弱了,尤其在强敌环伺的哈尔滨,只有一个警察局长远远不够。
最大的原因,还是实力不够!
可转念又想,自己来哈尔滨也不过两年有余,能有今天的地位已是不易。
坐在椅子上想着想着,他竟然睡着了,而且还睡得挺香,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唐枭被叫醒,还是先前那位中佐。
中佐有些难以置信,第一次见到进了这里,还能安然入睡的人,这心也太大了!
“你,可以走了!”他冷着脸说。
唐枭睡意蒙眬,听说让他走,就有些发懵,抻了个懒腰问:“不审审?”
中佐没搭理他,转身往外走,大皮靴踩得水泥地‘咔咔’直响。
第一次进派遣司令部的唐枭,不明不白被抓了进来,又稀里糊涂被放了出来,往楼外走的时候,空荡荡的大厅里,一个人都没看到。
大院门外,寒风中站着好多人和马,还有驾马车。
“枭哥——?!”小刀在喊,门口站岗的卫兵大声呵斥起来。
唐枭大摇大摆走下台阶,走出了司令部大院,陈卫熊、赵木,秦川、乔大抹子、丁大虎、小刀,吴铁牛,孙迷糊和光头老六都来了。
“别**了,回家!”看他踱着四方步,陈卫熊骂了起来。
所有人都是一脸的关心。
吴铁牛问:“没削你吧?”
小刀说:“熊爷带了好大一袋子红伤药,说贼好使!”
“操!”唐枭骂了起来:“用不着!”
他和陈卫熊钻进了马车,大伙往回走,唐枭有些心疼:“都送出去了?”
“废话!”陈卫熊翻了个白眼,“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钱!”
“那你回去吧,我去把钱要回来!”
“……”
事实上,对于日方来说,这起案子无论起因是什么,结果已经摆在了那里,案犯被当场击毙,做好善后工作就行了。
所以唐枭的事情本来就不大,无非是走个程序,又能捞到一笔,何乐而不为?
又过了一天,《远东报》、《国际协报》、《大北日报》、《滨江通俗报》以及《东亚日报》等等,哈尔滨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这条新闻,全城哗然。
小道消息更是铺天盖地。
深入到街头巷尾,各大小茶馆、赌场和烟馆就会发现,所有人都在称赞魏大胡子,都说杀得好,让他们出了口恶气。
本地报纸只是报道了现场情况,对于这家学校校长的身份,只说是日本人,包括那些死者的身份,介绍的也是含糊其词。
这些报纸或是不敢说,也可不能不是很清楚,可《远东报》不一样,毕竟是老毛子办的报纸,和日方多年宿仇,怎么可能不落井下石?!
一大早,《远东报》就卖脱销了!
文章中说,这家学校的校长叫黑川小次郎,黑川家族不简单,祖上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到了小次郎祖辈又世代经商,家族兴旺。
又说他来哈尔滨开学校的目的简单明确,就是闲得无聊,想多玩弄女性。
黑川特别喜欢年轻女孩儿,为此没少下功夫,好多中国女孩儿遭了毒手,几十老头票就把家人打发了,敢怒不敢言。
另外,文章里面含糊其辞,大意是黑川还养了几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
而那些被杀的女学员身份很不简单,她们分别是新市街派遣司令部、野战邮电局、野战交通部以及第三十五联队的高官太太。
至于这些太太们是去学插花,还是做别的,报纸里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