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都快退休了,系统才来 第1792章

();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这种离谱程度,就像是头一天还在病房里奄奄一息、靠着呼吸机吊命,隔天就去跑马拉松了,夺冠的同时还把第二名给拉爆了……

“IL-6指标只剩下8个单位,说明神经炎症已经几乎得到控制。”有人总结道。

这自然是废话。

在场众人,都是神经领域的教授,虽然不及许秋全面,但这种最基础的指标还是看得懂的。

他们在意的是……这能代表什么?

而这时候,许久没有开口的莫雷蒂,却是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眸子唰地一亮。

她有些兴奋,但言语间仍然不是很确信,试探着道:“病人的脑脊液IL-6回归正常水平,但血清TNF-α却仍然高达100pg/mL?”

这话一出,众人还有些不明所以。

因而,纷纷看向许秋,等待着对方的表态。

在众人的注视下,许秋缓缓点头。

而这一刻,众人才大受震惊。

他们立刻专注于这两项指标,认真分析起来。

彭月娇的TNF-α峰值,治疗前检测时,曾经一度高达220个单位。

如今下降了许多,只剩下100个单位。

虽然距离正常人的50仍然有不小的距离,但对彭月娇来说,已经是非常乐观的指标。

也代表着,一切都在好转!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特殊意义?

若是主任医师,可能还真不一定能看出来。

但在场都是各自领域拔尖的教授,嗅觉极其敏锐,很快就有人察觉到了端倪。

赖光圳眼眸深邃,道:“病人的脑脊液IL-6恢复正常,但血清TNF-α却依旧很高……神经炎症得到控制,但外周的炎症却还在持续,这不符合常理!”

许秋给彭月娇的,是针对全身的抗炎方案。

理论上来说,两者的进度应该差不太多。

然而眼下,神经炎症与外周炎症却出现了分离现象。

这话点醒了很多人。

范鑫、林柏舟等人也是幡然醒悟。

的确!

这根本不符合客观规律!

在常规的治疗方案之下,不可能出现这种分离现象。

“为什么会不同?”

很多人意识到,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能找到神经与外周炎症控制不一致的原因,或许就能解开彭月娇神经炎症急速下降的真相。

“促红细胞生成素存在尚未被发现的、辅助炎症的机制?”有人提出猜测。

不过很快就被人否定:“用未知来解答未知,太不靠谱。倒不如说促红细胞生成素、富马酸二甲酸进一步促进了血脑屏障的完善……”

这还能勉强解释得通。

彭月娇的血脑屏障在嗜沫凝聚杆菌的攻击下出了问题。

因而神经炎症才来势汹涌。

如果能恢复血脑屏障,那神经炎症也能得到快速控制。

然而……所谓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完善血脑屏障,其实也只是个猜想,并没有得到严格的验证。

“这个思路应该没错。”

这时候,莫雷蒂开口。

她沉思良久,随后道:“病人的IL-6下降,这说明血脑屏障已经被修复……但显而易见的是,给彭月娇的治疗方案中,并没有办法能直接恢复血脑屏障完整性……”

事实上,临床上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对血脑屏障进行修复。

更何况……血脑屏障,也并非任何时候都是越完整越好。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大脑的一层保护性屏障。

平日能够为大脑提供防御机制,从而抵御血液中的外来病原体和毒素等等。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