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都快退休了,系统才来 第1904章

();

然而这个缺点,保罗也掩盖过去了。

若是加上的话,恐怕脑脊重建术在“技术成熟度”上面还要扣个两三分。

“还有产业转化潜力……”

许秋又指出一些问题。

脑脊重建术背后的市场的确能达到千亿。

然而,其中的水分却不小。

比如,脑脊重建术的核心部件——生物支架,这东西需要依赖人工精制。

而需要人力来调控的精密器械,良品率就不太可能好。

尤其是早期缺乏技术工人的情况下。

十个生物支架里面,有五个能用就算是烧高香了。

即便是后期技术产业成熟了,良品率可能也就百分之九十五左右,这就是上限了。

毕竟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不出错。

但如果能利用机械程序自动化生产,起步的良品率可能就是百分之九十五,而上限则是百分之百。

“这至少会让规模化生产的成本增加百分之三十。”

许秋预估。

不过,他对产业化并不了解,这只是一个初步的预估。

这时候,汤姆森突然开口,纠正道:“按照百分之八十的良品率算,成本大概增加百分之三十。但如果是百分之五十的良品率……成本可能要翻倍了!”

他手里握着超显微设备。

应该是在场最了解这方面内幕的人了。

众人都吃惊。

百分之三十的成本,就足以让那些医药巨头崩溃了。

更别提成本直接翻倍……

纵然是千亿市场,在翻倍的成本面前,恐怕也没有几个能玩得起的!

本内克也点头,道:“汤姆森说的没错。若是良品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成本的增加是指数级的……即便是世界医药巨头也要掂量掂量。”

而后,他预估道:“仅仅是这一项,就能让‘产业转化潜力’扣个两分以上了。”

许秋点头。

他补充道:“这还只是其中一项。

“另外更重要的是,不管是霉国,还是全球范围,对植入式脑脊生物支架都缺乏安全性验证,以目前的进度来看,十年内恐怕都难以促成。”

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

再震撼的成果,也要落地才算是有价值。

100分的成果,100年后落地。

与10分的成果当下就落地。

任何人都会选择后者!

毕竟握在手里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饼再大再香,得不到就等于是零!

而这一点,在滋本市场更加明显。

恐怕没有几个医药巨头能等十年……而且十年还只是给出对应技术的“安全性验证标准”而已,距离实现“脑脊重建术”仍然遥遥无期!

莫雷蒂眯起眼睛:“事实上,仅仅是这一点,可能就足以让脑脊重建术的市场估值下调一大截了。至少要扣掉五分!”

埃米尔也道:“而且这还跟技术成熟度相关,落地遥遥无期,说明成熟度远远不够,成熟度也得再扣几分!”

在场众人都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顶尖教授。

尤其是莫雷蒂。

唐安咬牙,道:“这么看来,这什么重建术,其实根本拿不到九十分!”

许秋摇摇头,补充道:“也有可能是他们没看出来。”

这话一出,众人更加沉默了。

这么解释的话,杀伤力反而更大了。

这不是表现表示霉医研究院里面没有一个有脑子的?

“就算不是造假,这个分数也是虚高了。

“不过,拿第二没什么问题。毕竟之前拿到88分的「线粒体疗法」等,也都有大大小小没指出来的问题,分数也同样虚高。”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