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 第326章 八月末,秋风起!

西风烈烈,自秋分过后,北方的天气不觉间变得更为冷冽了一些。

八月末。

在霍去病朝着韩信提出请求之后,后者当即便同意了魏延的子午道之谋。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种事,早就是他韩信玩剩下的,现如今听到魏延想通过走子午道拿下长安,他自然是愿意让对方试一试的。

是故当日,韩信便密令魏延带着两千无当飞军折返汉中。

九月初。

悄然回返汉中的魏延,领着两千无当飞军,急速行军下已然抵达了子午谷。

此番魏延为行军主角,而一直训练率领无当飞军的王平担任其副将。

秋风萧瑟,大军行至子午谷之时,魏延便下令一众无当飞军减少辎重,每人只需携带十日军粮。

“诸位,当年丞相第一次北伐,本将便提出通过子午谷奇袭长安之谋,可惜彼时丞相太过慎重,以至于此计未成!

紧跟着,丞相错信马谡,致使街亭失陷,而那时,魏某亦是负气行军以致孤军深陷!

后来的结果,诸位都清楚,北伐失利,无功而返!”

魏延直视着眼前的两千无当飞军,说起第一次北伐失利,其毫不遮掩自己当初负气犯下的大错。

虽说第一次北伐失利,最重要的原因是马谡街亭失守,以至于张郃大军通过街亭遏制住了汉军吞并陇右的计划。

但彼时的他也并未领会到丞相决策中的深意。

彼时,他只因为丞相未曾采纳他的子午谷之谋,便负气行军,那是他魏延的错。

当然,他也不怪诸葛亮,对方用兵慎重他自是清楚不过的。

他只是有些遗憾。

说到底,子午谷之谋从他提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成了他魏延心中的一根刺。

这根刺从第一次北伐,到如今第五次北伐,一直都扎在魏延的心里,越来越深,越来越深。

而现如今,他有机会了,大汉也有机会了。

时空通道出现,一切都变了。

新的将军和统帅都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大胆的放任他去做,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

这股信任,让魏延胸腔里的血都跟着越发沸腾了。

他不想辜负霍去病和韩信的信任,此番的子午谷,哪怕是天堑他也会咬着牙越过去。

“诸君,魏某深知子午谷道途艰险,此一去,纵使魏某,也不敢保证此行能顺利到达长安!

然而魏某还是朝着霍将军和韩帅请命了。

不瞒诸位,子午谷前往长安的这条路,一直都是魏某心中的一根刺!

不达长安,魏某寝食难安!”

眼前的魏延似乎没有了往日那副傲然一切的模样,其目光灼灼,言辞恳切。

王平有些恍惚,提起丞相第一次北伐,彼时,是他配合马谡镇守街亭。

后来街亭沦陷,北伐失利,那也是他心中难以过去的坎。

“将军,我手下无当飞军,本就擅长山地行进,这子午谷纵使天堑,我等也丝毫不惧!”

王平直勾勾回视着魏延,语气坚定,将胸膛拍的铿铿作响。

“将军,下令吧!”

“诸君,随我前行,十日,十日抵达长安!”

魏延拔剑,随即率先奔入子午谷内,其身后两千无当飞军亦步亦趋。

……

八月末,北伐另一路。

汉大将军卫青在淮阴侯韩信的调遣下领衔五万大军从五丈原直奔左路。

第一战,便是郿城。

五万汉军浩浩荡荡而来,卫青令姜维为领兵先锋,大军兵临郿城。

姜维领军攻城,其势如虹,其一马当先,自请为先登之军,血战郿城。

攻城之战,势如破竹。

半日,郿城陷落。

是日,卫青下令留下五千兵马接管郿县,留守兵马建立第一道防线。

紧跟着,其余大军继续往左路前行。

不日,大军抵达陈仓,姜维再次请命,卫青应允。

汉军与陈仓守军大战于城下,姜维愈战愈勇。

当日,魏军守将郭淮不敌,陈仓沦陷。

此战,汉军攻占陈仓,卫青于陈仓建立第二道防线,连通郿城,汉军防线彻底成型,魏军和陇右联系直接被切断。

这两次攻城之战,姜维表现极为亮眼。

是故,卫青予姜维一万五兵马,让其继续西进,令其攻占陇右全郡。

其自身则打算留在陈仓防线领剩余兵马抵抗魏军。

九月初。

姜维率领大军,一路连战连捷,大军不远处,便是天水上邽!

“天水,姜维回来了!”

视线盯着远处的上邽城,姜维的思绪忍不禁开始飘荡。

自丞相第一次北伐失利后,原本的陇右三军得而复失,他虽说本就出身于天水大族,但他自从无奈降了丞相之后,他的人生轨迹便开始变了。

一开始他身为魏国将领,心里并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

领军作战,也只是本身职责所在。

后来,投降汉军跟在丞相身后的日子里,他看着诸葛亮事必躬亲,看着对方矢志不渝的一次次北伐。

所行所做,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个理想。

那时候的他,也开始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心志,也渐渐明白了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不觉间,光复汉室的种子,已然在他的心里开始发芽成长。

毫无疑问,在诸葛丞相的感染下,他也无声无息的继承了对方的志向和理念。

此前他亲眼一点点看着丞相身躯日益衰弱,彼时的他便发誓一定要替丞相完成对方的志向。

姜维原以为在丞相病重之后,未来的大汉会变得更为艰难。

直至那一天,时空洞开,大汉的希望出现了。

太祖高皇帝、世宗武皇帝皆跨时空而来。

病重的丞相被国师顾先生带走,但汉军北伐之心却并未停止。

大汉淮阴侯和汉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出现,一切都开始变了。

来自两个大汉时空的支援,让姜维的心变得越发火热。

魏军守将在汉大将军卫青的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五万大军在大将军指挥下,如臂驱使。

请命为先登之军,能在此前之战中表现卓著,不仅仅是因为他奋不顾身,卫青大将军统筹之力,更为重要。

这些时日,他跟在卫大将军身侧,亲眼看着对方下达一条条的指令,甚至于开口一条条的讲解与他。

这般的体会,让姜维这颗誓死为大汉奉献的心,越发的发烫。

此番一路连战连捷,收复陇右之日,已然近在眼前。

大军之前,姜维拔剑高喝。

“收复陇右就在今日,诸君,随我出战!”

……

渭水南岸。

魏军大营之中,自知晓诸葛亮命不久矣的消息之后,魏军便在司马懿的指挥下连番的开始试探汉军的底细。

一开始,司马懿已经打心眼里认定诸葛亮即将离世。

他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想要带着大军开始反攻。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切的变化来得太快,快的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汉军,突然出现在郿城之下,紧跟着不到半日时间,郿城便跟着陷落了。

随着郿城陷落,司马懿整个人都有些发懵。

他料定诸葛亮此次北伐并无对陇右下手之意,谁曾想,现如今竟然有汉军直奔陇右去了。

如此变化,使得司马懿第一时间便开始调遣大军针对五丈原驻守的汉军。

只是,一番交战下来,司马懿已然慌了。

驻守在五丈原上的汉军主力没有丝毫的减弱,其大军令行如一,两军交战下来,他连一丝一毫的便宜都占不到。

相反,他急匆匆开战之下,倒是在汉军手里吃了不少的亏。

“诸葛村夫,气煞我也!”

还活着,孔明一定还活着,而且还活的很好。

两军交战之后,司马懿已经在心里认定诸葛亮那家伙一定还活着。

若非如此,汉军不可能连一丝的破绽都没有。

然而,等到隔日,郭淮领着残军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司马懿整个人就像是坠入了冰窟一般。

陈仓陷落了!

“你说什么,你说此番攻打郿城和陈仓的蜀军足有数万,那姜维竟然先登作战?”

“照你所说,那领衔蜀军的人又是谁?”

蜀中之内,能征善战的大将司马懿心中皆是有数,而能领数万大军轻易碾压郭淮者少之又少。

除非是诸葛亮亲至!

可,若前往陇右的蜀军是诸葛亮亲自带领,那五丈原大营内的又是谁?

“报,盩厔(zhou周至zhi)沿河发现大量蜀军骑兵!”

魏军大营之内,司马懿整个脑子里正在揣测诸葛亮到底是如何做到一人统筹两路大军的。

这会儿,魏军信使突然送来了魏军新发现的消息。

骑兵?

大量的骑兵!

而且这明摆着是奔着长安去的。

这一瞬间,司马懿整个人都有些懵了!

骑兵,哪里来的骑兵?蜀军怎么会有大量的骑兵?

“可知领军之人是谁,对方骑兵又有多少?对方又怎么会出现在盩厔?”

司马懿朝着来报的魏军信使连番发问,整个人怒发皆张。

信使单膝跪地,连忙回应道。

“回禀大都督,领军之人乃一不知名年轻小将,发现蜀军骑兵约有四五万,我军是在盩厔突然遭遇敌军侵袭的。”

“大都督,我军野战惨败,敌军转瞬扬长而去,似是直奔长安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