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俩差了二十多岁,只要在一个派出所干,大儿子始终会是小儿子头顶上的一座大山,翻不了越不过。
除非,小儿子踩着大儿子上去。
这当然不是高所长希望看到的,所以,他知道这边要开个万人大厂,高所长毫不犹豫地让小儿子转业申请去大厂。
兄弟三个,各在一个领域混,有本事你就上,没本事反正也饿不死。
这样挺好。
只要不在一个锅里搅勺子,就不容易发生矛盾。
高所长一直觉得自己还算高瞻远瞩,能给三个儿子都安排好了很好的出路,包括他已经嫁出去的女儿。
自己能在战争中活下来,且孩子们都有很好的未来,一直是高所长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但是现在他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井底之蛙,见的世面还是少了点。
这次大厂来了,就是机会。
说不定他们高家,也能跟着往上攀一攀呢!
姜淳于把钱给了,就没管下面的事情。
高所长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就不会因为这点小钱犯错误。
没必要。
第二天一早,在派出所食堂又蹭了一顿早饭,姜淳于开了车就跑。
再不跑,她的车都要被这些上面来的同志摸秃噜皮了。
天天围着她的火炮和枪转,要不是知道弄不去,姜淳于都怀疑他们恨不得把她的枪炮扣下来自己用才好。
姜淳于走的时候,派出所同志都出来送她。
心里都在想,要是这姑娘能留在他们派出所多好。
可惜。
因为要混李婶子的那顿早饭,姜淳于出了县城已经七点多。
阳光还算温和,不刺眼也不灼热。
开着车路过那天她撂倒二十一个人的地方,姜淳于一脚油门冲了过去。
只要有路就行,至于路上有过什么并不重要。
因为国防需要,建设布局和工厂选址要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所以111厂就在大山里。
姜淳于路上抛了一次锚,索性停下车在树荫下休息。
路过的一群妇女看姜淳于坐在树荫下发呆,她们远远的看着,并没有围过来。
姜淳于也没动。
直到有个年轻些的嫂子,终于忍不住走过来,向姜淳于推销她的蘑菇。
很漂亮的蘑菇,但是姜淳于一个都不认得。
她上辈子和这辈子都是江南人,那边人看见蘑菇是从来不会想到能不能吃的。
因为没人吃,也没人敢吃。
上辈子就有一首歌: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因为太流行了,所以她记得很清楚。
姜淳于看了看大半篮子的蘑菇,摇了摇头:“对不起啊,我没吃过这东西。”
有人和姜淳于搭上话,其他人也就慢慢围拢过来,热情地向姜淳于推销她们带来的东西。
以前,她们是不会主动和陌生人打交道的。
但是自从去年深山里开始建大厂,一万多人往里走,各种机器设备往里运,家里也有人在厂里帮忙干活挣钱,她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姜淳于不会当地方言,但是她能大差不差地听懂,连比带划也能勉强交流。
这群嫂子说,她们是去前面的大厂基地的,带的有今天刚采的蘑菇,还有家里种的菜,鸡下的蛋,晒的干菜。
反正只要是吃的用的,送进去都能卖掉,因为里面的人很缺东西。
听说姜淳于是来支援大厂建设的技工,她们越发的高兴,指着面前的土路和姜淳于兴奋地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