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户人家,那是不小了。”
想了想又问,“从小渔村到你们家属院有多远,骑车过去半小时能到吗?”
“用不着,走路过去最多半个小时,骑车的话应该十分钟左右吧。”
三叔公听完若有所思,十分钟,那可以说是相当近了。
如果这样的话,他还是更愿意住在外面。
平时他和阿忠溜达着就可以过去。
对了,他得买条小渔船,没事还可以出海钓钓鱼。
等姒丫头以后有了孩子,他们还能手把手的帮着带孩子。
三叔公越想越激动,这日子不就是他以前梦寐以求想过的吗?
“阿忠,你觉得怎么样?”
忠叔笑着道,“您老决定就好,反正你去哪我去哪。”
三叔公听了哈哈一笑,“好,那我们一起去琼州岛!”
这件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下来,等饭后三叔公又拿了一张存折过来。
“这是?”
“这是我和阿忠给你的嫁妆。”
忠叔还是很较真的,“姒姒小姐和姑爷这是两头婚,也不能叫嫁妆,这个是傍身的钱。”
“对对对,没错,这是我们给你傍身的钱。”
听了这话,姜姒忍不住嘴角一抽。
从结婚到现在,她一毛钱都没花,光进账了。
哪里还需要什么傍身的钱?
“给你的,你就收着,这以后有了孩子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别人怎么想,三叔公可管不着。
反正他只认一下死理,“姜家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享福的,可不能受委屈了。”
这点姜姒倒是深深认同。
她的孩子以后只要不是恋爱脑,这辈子绝对衣食无忧,无事不愁!
毕竟除了军功赫赫的爸,财富自由的妈。
家里的叔叔伯伯以及霍家的小一辈们,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存在。
更别提还有霍爷奶公婆以及三叔公在身后坐镇。
可以说是黑、白、军、政,经,五界通杀!
只不过,姜姒有些纳闷: “三叔公,我去琼州岛之前你不是已经给我塞了好多东西,还有今天买的这两车的东西应该也没少花钱,你哪来的这么多的钱?”
“这才哪到哪啊。”
三叔公心道,这才哪到哪啊。
别看以前世道乱,但‘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说法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些都是我前半生混黑的时候攒下来的,后来你爷爷察觉到风声不对就出手拦了我一下。”
“之后我又跟着他做了十多年的正经生意,放心这些钱全都是干净的。”
“回头等手里的那些房子卖了,应该还有一点,不过东郊那块的房子也值不了几个钱。”
“东……东郊?”
姜姒目露震惊,那不就是后世动辄一平方几十万的浦东嘛。
“三叔你,你把东郊的房子给卖了?”
“还没呢,不好卖。”
三叔公叹气,“原先买的都是铺子,专门做码头上的生意,后来不让做私人生意了就改成了公房。”
不同于京市,沪市那边流行的还是私底下换房。
不过东郊那边出行全靠轮渡,也没几个人愿意换房换到那边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东郊一套房”这句戏言了。
一听没卖出去,姜姒这下放心了。
“三叔公,东郊的那些房子先别卖了,回头也找几个人挂名租出去吧。”
三叔公听了也没什么意见,反正都是留给小丫头的,她怎么处理是她的事。
“房子的地契还在沪市,等回去了我再给你。”
三叔公特意叮嘱了一句,“存折这些你自己收好,我和你说这男人有钱了就变坏,这些东西你都要掌在自己手里,懂了没?”
姜姒点点头,她知道三叔公这是怕了。
他怕自己重走母亲的老路。
“对了他这些年应该也攒了不少家底,这些都上交了没有?”
“给了,我去岛上的当天晚上他就全给我了。
姜姒说完还把存折上的金额告诉了三叔公。
“这么多?”三叔公也有点意外。
没想到这小子当兵十年,竟然不声不响的攒了快六万块。
还好他给的也不少,要不然就被这小子给比下去了。
而姜姒在看过三叔公给的存折后,也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个,十,百,千,万……这给的也太多了!
就在姜姒感慨自己的财运最近是不是有点旺的时候。
此时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西双市橄榄坝农场,有人却因为十块钱的医药费吵得不可开交。
“沈清越,我劝你还是早点把医药费给交了,要是再拖下去,你姐命就没了——”
【家里有点急事明天会正常更新,话说回来为什么今天写了一章,总感觉有种学生时代请假逃课的感觉,心慌,惶恐,非常的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