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我在北美重建大明 第八十三章 高素质人才还是太少

最终,林哈德以七千美元的价格收买了克罗克,让其背叛美国,来作为明军攻打圣佛朗西斯科的内应。

对于克罗克这种人而言,他其实对自己是否背叛美国这件事儿完全不在乎。

美国军队的待遇并不算高,而克罗克也早有离开军队的打算。

只要这件事儿他做的隐秘一些,明军占领了圣佛朗西斯科,乃至于占领了整个加利福利亚之后,他拿钱跑路就是了。

他进入军队就是为了更好的前途,现在有了钱,还担心没有前途吗?

他因此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搞定了克罗克,林哈德便是立刻将消息回传给了河阳府。

河阳府。

在经过二十余天,将近一个月的建设之后,河阳府当地,明军所建立的多家工厂也开始运作进入了正轨之中。

萨克拉门托河沿岸,一座座烟囱竖立,蒸汽机运作起来所产生的黑烟通过这矗立起来的烟囱升入空中。

燃煤蒸汽机发电厂,电炉炼钢厂,机床车间,化工火药产厂,以及火炮铸造厂。

纵使是当前大明的军工复合体规模还不算大,各种工厂的工人加在一起也不过千人左右。

但远超这个时代的各种工厂技术运作起来,进行的生产效率是无比恐怖的。

在攻下河阳府周边的六座城镇之后,朱伦圣便是将其余几座城镇的所有汉人人口全部召集了起来。

其余六座城镇加在一起,散布的汉人们也有将近两千人。

而工厂建立起来后,其生产运作是不挑人的,朱伦圣从其中筛选出五百人扩军,将目前的军队扩充至两千人以上后,其余的人口便都是投入到了工厂运作之中。

就算是文盲,只要有手,就能进行流水线的生产运作,其中的机床技术部分,学习成本也不高。

朱伦圣给锦衣卫们下发了大量的技术手册,让他们精锐的高技术锦衣卫们一边生产,一边组织核心汉人们进行工作学习生产。

现在虽然文盲居多,但只要边学习边实践,长久以后这些汉人们就都是大明的高级工程师。

这没什么难的,后世的现代华夏刚建国的那一会儿,不还都是遍地文盲。

那个时候就算有个初中文凭,就算是高素质文化人才了。

在河阳府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后,工厂也开始尝试生产小口径的火炮。

75毫米的野战炮。

只不过目前生产阶段还具有不少的困难,主要是技术工人不足,锦衣卫们只能带着汉人工人们一边对着厚重的技术手册学习摸索,一边进行生产。

但朱伦圣相信,这个速度会很快。

河阳府议政厅内。

八名汉人被带到了朱伦圣的面前。

“草民龚文林。”

“草民李德汉。”

“草民.....”

“叩见陛下!”

这八名汉人穿着打扮均和一般的文盲百姓不太一样,他们都是读过书的。

在见到朱伦圣后,他们也都是一个个的对朱伦圣行大礼叩拜。

“都起来,寡人早已下令,我大明已不再施行跪礼。”

“全都起来。”

朱伦圣见状微微皱眉,便是立刻抬手让这些人都起身。

众人面面相觑片刻,随后起身。

“陛下,这些人都是汉人百姓当中选出来,文化最高的人了。”

带着这些人过来面见朱伦圣的陆通在一旁说道。

朱伦圣微微颔首,望着面前的八个人。

这八个人当中,唯有那名叫龚文林的汉人有个秀才功名,其余的七人均是童生功名。

目前大明好几千的汉人百姓当中,这八个人矮子里拔高个,妥妥的高素质人才了。

而朱伦圣目前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锦衣卫虽然各个都是绝对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人数太少。

目前大明的体量也越来越大。

控制了六座城镇,治下人口三万余,实控三千四百平方公里的面积。

这种体量,没有一个合格的行政班子怎么能行?

“其余的招了多少了?”

朱伦圣看向了陆通。

“能识字的,也才找出了百余人。”

陆通道。

“就这么着吧。”

朱伦圣叹了口气,道。

能找出这么多人也算不错了,来加州这边淘金的汉人,不少都是在大清那边活不下去的,其中鲜有文化人。

能找到一个秀才,说实话已经让朱伦圣意外了。

“你叫龚文林?”

朱伦圣望向那穿着一身破旧长衫的青年。

明军找到他的时候,他还在内华达挖矿,得知他有秀才功名后,便是立刻将他带到了河阳府来见朱伦圣。

“回陛下,草民在.....伪清福州,伪帝道光二十八年考中的秀才功名。”

龚文林也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情况,并未怎么思索,一开口就是将大清和道光打成了伪清和伪帝。

只能说,不愧是文化人,虽然在最开始得知大明要在这北美加利福尼亚复辟的时候,他也是无比的震惊。

但很快他就接受了现实。

形式比人强,而且他沦落在这北美洲,距离大清十万八千里。

读书人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当官吗?

在哪当官不是当官?

因此,龚文林思想转变的非常之快,立刻便是接受了自己大明国民的身份,并且开始主动的唾弃大清。

“嗯,不错,暂且都留用吧。”

“现在帝国初创,正是用人之际,尔等八人熟悉当地后,需即刻投入工作。”

“除河阳府之外,另外六座城镇,也许实施户籍制度,稳固统治。”

“陆通,这八个人就交给你了。”

目前大明还只是个草台班子。

拥有的部门也不多。

通俗的三个部门就是,兵部,户部以及工部。

也都没什么固定的官员名额,能者多劳。

就比如,陆通是锦衣卫,但工部工厂那边有什么事儿,他能抽出身的话朱伦圣也会交给他去办。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高素质人才是在太少。

如果可以,一个人朱伦圣恨不得是掰成几瓣当好几个人用。

朱伦圣本人也是一样,当前这大明统治包括河阳府在内的七座城镇,三万余人口,大小事务均是朱伦圣一人处理。

谁让他本人具有识人术,有语言通晓等诸多能力呢。

龚文林等人一来,朱伦圣算是可以轻松些。

朱伦圣创建了内阁办事处,龚文林等人一人领了一个办事生员的身份。

没有什么品级,也都不是官,就相当于是给朱伦圣办事打下手的文书秘书等身份。

现在帝国初创,就这么大的规模,也不好封什么官,毕竟以后的路还长远,如果封的大了,那以后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