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县报,办公室。
井蕾怒气冲冲地站在总编办公桌前。
“为什么把我的稿子毙了?”
总编是个小老头,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老成表情。
把咖啡杯轻轻放回桌上,十指交叉,看着井蕾。
“小蕾啊,你什么时候这么意气用事了?”
“哼。”井蕾撇了撇嘴,拉出椅子,双手抱胸坐下,“那马主任欺人太甚!扣着钱不办事。”
“嗯嗯。”
见陆文涛不为所动。
井蕾立刻把椅子拖到他身旁,拉着他的手臂。
“涛哥!你不是常说我们是社会的眼睛,看到不公平的事,我们能假装没看到吗?”
老头胸口一堵,攥紧了拳头。
“为什么?陆主编,这篇报道有凭有据,陈封做的是扶贫实事,为什么不能发?”
陆文涛看她的眼神,就像看孙女一般。
微微一笑,把井蕾的手挪开。
搭在她手背上。
“小蕾啊,这报道不能发的。”
“凭什么!你怕上面施压啊?涛哥,你什么时候这么胆小了。”
“咳咳。”陆文涛清了清嗓子,“没大没小。”
井蕾吐了吐舌头,坐正了姿态。
“你的稿子呢,写得很好,很有**,我看了也很愤怒。”
井蕾满心期待地看着他。
“但是呢。”陆文涛话锋一转,“不能发,发出去也没用,反而会给我们惹一身腥。”
“为什么呀!”
“你还太年轻了,瞧瞧。”陆文涛把刚才井蕾闯进门时看的报纸甩在桌上。
是竞争对手,黑河日报。
头条内容是《深入受灾一线,扶贫要态度,更要温度》。
而照片上的男人,正是那头猪,不,马主任!
井蕾拿起报纸,一目十行阅读起来,脸色愈发不对劲。
“可恶!他们一点职业操守都没有!马德彪这是在作秀!”
对她的怒斥,陆文涛假装没听到。
只是挑了挑眉。
“人家能坐到主任的位置,能被你一个小丫头一句话就弄倒?天真。”
办公室里沉默了。
见井蕾情绪不对,陆文涛也收起了玩笑的态度。
“小蕾啊,我明白你现在心里很难受,也明白你的爱心。但我们要做的,是监督,而不是插手。你可不要像你采访的那个陈封一样,一个扶贫干部,又是搞发布会又是搞救灾的。”
说完,他轻叹了一声。
“估计就是因为这样,才会被调到流沙镇扶贫办的。没想到下放了还变本加厉了。”
“不!陈封不是那种人!”井蕾突然双手撑在办公桌上,居高临下地看着陆文涛。
陆文涛眨了眨眼睛。
“你这是...?”
“没什么。”井蕾嘟了嘟嘴,“我回流沙镇去了!”
“喂,你去流沙镇,别再招惹那姓**了,回头他不让你采访扶贫的事...”
砰。
重重的关门声传来。
陆文涛耸了耸肩,又靠回椅子上,端起咖啡。
这时,有人敲门。
“进。”
是社会新闻组的组长。
他正一脸焦虑之色。
“主编,我收到一个绝密情报!”
“绝密情报?”陆文涛额头上的皱纹拧成一团。
“对!”组长快速走到陆文涛身旁,压低声音道:“有人在省城机场,见到了泰兰国的王子,塔木十三世!”
“哦?我怎么没听说泰兰国皇室来访的消息啊?而且,塔木十三不是因为身体原因,很久没露面了吗?再说他来江北干嘛?”
一连串质问后,又是一盆冷水浇下来。
“你别老想着写大新闻,报道好民生就行了!”
“是,主编。”
在他离开后,陆文涛还是觉得放心不下。
拿起电话,询问了一下最近有没有外国高层来访的消息。
井蕾背着照相机和行李包,来到停车场。
刚拉开车门,手机就响了。
看到来电人,井蕾心里一紧,立刻按下了通话键。
“哥,怎么了!”
“喂,这是跟两年不见的哥说话的态度吗?”电话里传来井天的声音。
一家咖啡厅内。
店里的小女生们,总是时不时侧过脸去看坐在角落的,安静地看着书的男人。
高挑的鼻梁,严峻的表情,还有深邃又透着智慧的眼神。
这时,一个短发女子出现,浇灭了她们的幻想。
果然是来和女朋友约会的。
好男人都是别人的。
井蕾放下包,刚想开口。
一杯卡布奇诺被服务生端到了面前。
她疲惫的脸上才舒展出些许笑意。
“还是哥最了解我了。”
井蕾把笔和本子丢在桌上,端起咖啡杯。
井天把书折了个角,轻轻合上。
皱着眉头看向那支钢笔。
“干嘛?录音呢?”
“没开。”井蕾吐了吐舌头,“哥你也太厉害了,这可是我专门派人改装过的,你这都能看出是录音笔?”
“见多了。”井天声音依然沉稳,但语速,明显比平时快了不少。
“这两年在泰兰国忙项目,他们又不过春节。这几天刚好来黑河县做报告,就看看你们。”
“到家门口也不回?”井蕾眯起眼睛,““妈可生气了,说你最好是带孙子回来,否则不让你进家门了。”
“那还不是因为你没有女人样,怕咱家绝后了。”井天不急不慢回道,突然岔开话题,“我见过陈封了。他挺有意思的。”
井蕾眨了眨眼睛,而后扶着额头。
“哥,你回家乡,第一件事是去见陈封?完了,我不知道怎么跟妈说这件事。”
“想把你嫁出去,除了要留长头发,还得把你声带割了。”
...
此时,陈封正坐在办公室中,盯着电脑屏幕。
正在搜着采购鸡肉公司。
冷不丁,一个阴冷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上班时间不干活,摸鱼呢?”
不用看都知道这声音主人是马德彪。
“没有,养鸡场建起来了,我得提前规划好销路啊。”
“你应该去招商部干活,我们扶贫办,可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马德彪冷哼一声,把几张表格拍桌上,“扶贫资金发下来了,你签个字,再拿去找柳磊签字,就能盖房了。”
这么快?
陈封看着表格,二十万的房屋修缮款。
对城里人来说没什么,但对柳河沟村,这可是救命钱。
马主任哼了一声,没再多话,转身就走了。
陈封却站了起来,大声道:“谢谢马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