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布世界。
颜辞和南枝插科打诨总算是把尽柳的心情弄好了些,暂时脱离了伤心的情绪后,尽柳也强迫自己快速冷静下来。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情报,颜辞神色严肃了几分,不过现在这里他是长辈,自己不能乱。
如果自己都乱了,慌了,那么情绪蔓延而去其他人更加慌乱可不好。
颜辞也就严肃了半秒不到又换上一副笑脸,吊儿郎当的拍拍自己的胸脯,“怕什么,等会我们杀出去,把那个石像砸了拿去给我建个新洞府正好。”
南枝但笑不语。
尽柳摇摇头,但是也是放松了一些。
手腕反转间,掌心出现一个类似于种子一样的东西。颜辞看向尽柳手中闪闪发光的种子,发出不可置信的声音,“这年头真的有镶金边的种子?!”
说话间,颜辞无意识的摸到自己腰间的储物袋子,一副捂紧钱袋子的样子。
南枝哭笑不得,想到什么,揶揄道:
“颜辞师兄,我记得没错的话,你似乎还负债五十万灵石吧。”
尽柳:?????
她转头看向颜辞,眼里带着错愕。
“咳咳……那个……”颜辞眼神飘忽了一瞬,摸了摸鼻子,而后很快稳定心神,眼神变得坚定,“我一定能还清的,过段时间我就能还完了。”
颜辞抱紧手中的岁暮,颇为理直气壮,“再说了,我给我老婆花点灵石怎么了?它现在能够我用到化神期!”
尽柳视线在颜辞和岁暮身上来回扫视,心里嘀咕,剑修真的已经把自己的剑当成老婆了啊。
果然,剑修都穷。
南枝展开扇子,呵呵一笑,活像一只不怀好意的狐狸,“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就是替我叔叔和颜辞师兄说一声,这个月记得还灵石。”颜辞一哽,“你叔叔?”南枝笑意更甚,“对,就是给颜辞师兄重新锻造岁暮的炼器师。你还欠他五十万灵石。”
颜辞:……!!!!
这边两活宝拌嘴,尽柳看够了就移开了视线,将种子放在地上,随后拿出自己腰间白玉一样的一截竹子挂件。竹子上面开有几个孔洞,竹身篆刻着两个鎏金小字——长念。
那是尽柳的本命武器,它是一只洞箫【注①】,名字叫长念。
长念被主人竖放在唇边。
箫声起时,若山涧流泉,空灵入耳。指尖起落间,箫声如墨在宣纸上晕染。起初是远山含黛的淡,渐而化作江枫渔火的稠,最后只剩一缕青烟,散入暮色深处。
烟火寻常,却最抚人心。
颜辞和南枝的争执声音戛然而止,两人悄悄回头看向尽柳。
尽柳试音结束后,闭上眼睛 认真吹奏。
空灵悠悠似山涧流水激石,泠泠声音叮咚入耳,水流宛转而下,在种子下面化作温暖的暗流,轻声细语般哄着摇篮里面的稚子。
箫声温润如三月春风,带着醉人的春意。春风拂面,湖面漾开层层涟漪。
那枚“镶了金边”的金贵种子在曲子的作用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根发芽,带着新生绿意的嫩芽破开种皮,随着乐曲摆动着身子不断长大抽枝发芽。
颜辞微微瞪大眼睛,南枝眯了眯眼睛,确定了印象中的某个东西,这才道:
“这是往生树的种子。”
往生树,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作用于灵魂身上的一种灵树。
可以净化一方天地的怨气,消去冤魂身上的怨气让其归于平静,寻回本心,重入轮回。
“这不是佛门的东西吗?”
颜辞摸了摸下巴,往生树他听过,但是那是佛门看得很严的东西,别人就是看都看不到,尽柳就这么直接拿出来一颗往生树的种子。南枝微笑,“因为灵石。”
瞬间牙酸的颜辞。
他捂住耳朵,“天底下那么多有钱人,多我一个怎么了?!”
南枝一键换装将身上脏兮兮的衣服换下,就听到颜辞又道:
“不是说佛门清修远离尘世吗?那怎么拿到的种子?”
南枝将扇子别回腰间,轻笑着摇头,“颜辞师兄,佛修也是人,所以他们行事也是需要花灵石的。”
“也对。”
想到什么,颜辞看向应阑,“那他……”南枝知道颜辞想问什么,他眼睛微微眯起,语气不明。“我师父说,师兄的道……可能是和杀戮有关。”
话都到这个份上了,颜辞也明白了,难怪应阑超度不了。
不过也是真的有够意外的。
那个明明和佛有缘的佛子,经几世的磨难他摆脱了那个阵法带给他的苦厄,却也在这之后上头赋予了应阑一身无与伦比的佛缘。可以说如果应阑加入佛门,那就是buff叠满,提升修为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只要不半途嘎了,飞升是绝对的。
不过……
偏偏这家伙的道和杀戮有关吗?
……
“子书师兄,我们还要等吗?”
一个小弟子惶惶不安,频频看向飞舟外面,生怕忽然天降巨手把飞舟给砸了。
“是啊, 另外几位道友到现在都还没有消息,会不会……”一个弟子附和道,“要不我们先走吧?”
现在飞舟上除了已经明确死亡的人几乎到全了,前面有危险系数拉满的石像,后有长老们忽然离开,已经将这些年轻弟子打得手足无措,心中惶惶不得安。
“还差六个人。”
子书拿着这次出行的人员名册眉头紧锁。
惊舞安静的看着他,子书知道现在他们都把自己当成了主心骨,现在是大多数人和小部分人的选择。子书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我们先回去。”
“是!”
飞舟缓缓启动之际,惊舞走到控制着飞舟的子书身边,“思颜师姐还没回来。”
子书喉头滚动几下,终是艰涩开口,“我知道。”
思颜和子书都是月息宗的亲传弟子,两人在大比之前还一起出宗历练过, 自然是有着感情的。
那是和自己有着共患难交情的朋友。
是他的师妹,也是可以交付后背的友人。
沉重是因为友谊,沉重更是因为大义。
人行走江湖左右不过情谊二字。
轻飘飘的两个字现在却将一个人压的喘不过气。
刚才要子书在多数人和少数人中做选择的时候没人知道他在心里挣扎了多久,也没人知道他有多痛苦。但是他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朋友暂时留在第二选项。
那是作为看顾大局者应该做的选择。
沉寂片刻,惊舞推开子书紧握着操纵杆的手,子书抬头看去只能看到她的下巴,惊舞低着头散乱的发髻垂在身上将脸遮住了大半。
子书看不清惊舞此时的表情,错愕间只听到她闷闷的声音。
“我有法宝可以护身,至多可以撑两刻钟。”
此后无声。
子书深深看了惊舞一眼,随后拱手深深一礼,尔后便化作一抹流光飞掠而出。
……
呜呜呜——呜——
粘稠的怨气就像是沼泽里面的出来的黏腻淤泥,吸附在身上便让身体感觉被无数只手攀附着往不知源头的深渊拽去。
思颜身上的衣服也早就染了血,周围被重重“人”影包围,他们身上的怨气犹如附骨之疽紧紧扒在思颜身上,疲惫的身体现在更像是被灌了铅一样,物理意义上的寸步难行。
陈旧的记忆被这些怨气强行翻开封条,悲壮的呐喊在思颜耳边炸响。
“杀——杀——!”
兵戈铁马之声不断,一个身披铠甲脸上带着刀疤的的男子站在城墙之上,虎目下移,锁定在城墙之外的战场上。黄沙弥漫间能看见有血色的花朵犹如泼水一样洒落在大地之上,随之倒地的是一具具士兵的身体。
城外喊杀声不断,军师模样的人走到男子身边,沉声。
“颜将军,城要破了。”
颜将军眼里布满了红血丝,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坚毅的脸庞露着疲惫之色,他声音沙哑。
“朝廷那边怎么说?”
灼热的风卷起了黄沙,直将视线全部模糊。军师的声音穿过黄沙,落进颜将军耳中,闭上眼的那一刻好像已经看到了高堂之上天子晦暗不明的冷酷面庞。
“孤城只是孤城,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样。”
喉间干涩,男子喉头不自觉滚动。
“弃了?”
无人回答。
无人敢应。
“哇啊啊啊——呜呜……”
一声婴儿的啼哭将颜将军的思绪拉回,他的脸上流露出慈爱,布着厚茧的大手轻轻抚上婴儿柔嫩的小脸。
“将军,小姐她多像您和夫人啊。”
颜将军想起自己夫人,眼中流露出温情,夫人难产而死,朝廷早就觊觎他颜家的兵权,少年帝王早就不是儿时那个样子,时间带走了太多东西。
孤城,孤城,就像是它的名字。
发妻不在。
敌国兵临城下。
朝堂新帝亦是虎视眈眈。
唯一的慰藉……
颜将军额头轻抵在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额头,似乎是有所察觉,小婴儿挥舞着双手焦急的咿咿呀呀的乱叫,军师和士兵都不忍的转过头去。闭上眼的那一刻,便将眼中的不舍和荧光尽数遮蔽,一封信被放入襁褓中,怀中的玉佩被颜将军摘下,手掌一用力便将之捏了个粉碎。
一个穿着青衣的男子撕开空间落到此间,相别已久的旧友之间只是一个对视便各自收回视线。
青衣男子开口,“当初你就该和我离开的。”
“我不悔,只央你将我女儿带走。”
沉寂片刻,青衣男子伸手将女婴接过,“这孤城百姓不过被抛弃的蝼蚁,真的值得吗?”
“值。因为我是颜家将,颜家世代忠良,父兄姐妹皆生于孤城,战于孤城,护卫安国三百年,这是颜家的无上荣光。”
青衣男子张了张嘴 , 讽刺的话到了嘴边变成了一句简单的问句,他没有再和以前一样,刺破他努力维护的东西。
“她有名字了吗?”
颜将军的目光在女婴身上留恋,半晌,他才开口,“我知道她身上有灵根,日后定是会踏入修真界的,修士就不需要名字了吧。”
“不给她留个念想?”
“……成为修士就该斩断凡尘……她的号就叫【思颜】了。”
多思多念,莫忘来处。
他喃喃,“颜娘,女儿的名带着我们两个的颜字,也算是说话算话了吧。”可惜,他们没有第二个孩子让他们实现一个孩子一个姓的约定,可惜,人不在了。
可惜,城也要不在了。
青衣男子不再说话,只是深深看了一眼颜将军一眼,而后就抱着女婴转身进入那时空通道中消失不见。
再次睁开眼时,颜将军拿起银白长枪,眼中凌厉,大喝一声。
“众将士听令,随本将杀!”
“孤城不破便不弃,本将军还要你们,孤城还需要你们!!”
“杀——!”
喊声震天。
黄沙漫天,战鼓阵阵,呜咽的风卷来了羌笛声,恍惚间,孤勇奋战之人在倒地的瞬间黄沙迷眼,恍惚间似乎也能重新望见故乡。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关山月》李白
————注释————
【注①】洞箫:
从箫叙述,箫是汉族的古乐器之一,关于箫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说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后人将伶伦所定的律管编排在一起形成了古代的排箫;另一说箫是舜帝所创,《通典·乐器》引《世本》中记载:箫,舜所造,其形参差象凤翼,十管,长二尺。
种类形制:
(1).洞箫、(2)排箫、(3)琴箫
洞箫的起源:
洞箫起源与中国古代乐器“篴”有关,其源头可追溯到汉代西羌地区的“竖笛”,也被称为“羌笛”。在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后,笛子传入长安,西汉武帝时代律学家改革的“长笛”是如今洞箫的祖宗,后来西晋乐工六和改革的六孔笛与现今的洞箫非常接近。
汉代曾称排箫为“洞箫”,导致宋以后将单管箫误解为无底排箫。明代时,单管箫简称为“箫”,竹制无底,竖吹,自由口风,通常有六个指孔,与今洞箫相似,标志着现代“洞箫”概念的开始。清代时,单管“洞箫”名称得到确认。
通常用黄竹、紫竹或白竹制作,上端竹节封口,开半椭圆形吹孔,管身开六孔,前五后一,近尾端有出音孔2-4个。
种类:包括琴箫、玉屏箫、广东洞箫、南音洞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