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考虑那么多,学校有些什么项目,龙首长都知道。他想要看的主要是校企办的一些项目跟目前你了解的那些。学校毕竟是试点,而且有一些属于军民结合技术……”
李瑞自然不知道谢威在心中问候刘德宝家的亲属。
学校有些项目谢威确实不知道。
不是学校不对谢威开放,而是这小子实在是太滑头了,不仅强行压制着自己的好奇心,甚至连刘德宝有时候主动引诱,谢威都是装着毫不好奇。
“关键是我不了解啊!”
谢威无语到了极点。
有必要逮着自己一个人薅么?
“你不了解不重要,重要的现在**的探测距离比战机探测距离更远,204雷达目前依然没有完成,学校的雷达项目才是空军迫切需要的……”
李瑞解释着。
谢威算是明白为什么龙耀华要求自己陪同了:PL-4改的红外探测距离比目前战机装备的探测雷达距离还远,如同李瑞说的,压力确实给到了战机的研发团队上了。
“我们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目前刚完成最基本的论证,样机尚未开始生产,没钱呢!”
既然部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不给钱?
肯定不行。
“这得看学校雷达项目的进度了。学校不是跟607在合作么?”
李瑞眉头跳动了一下。
谢威比自己还厉害,逮着机会就要钱。
关键自己也不掌握经费分配啊。
“得问问魏国松教授。”
谢威丝毫都没觉得自己不了解这些项目进度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平时见着战机项目项目的人都得躲着走。
不躲着,难道给他们堵着自己要钱的机会?
“……”
李瑞目光复杂地看着谢威,想要一巴掌呼到他脸上,这小子怎么就变得如此油滑了?
回到学校已经很晚了。
龙耀华以及部队首长,直接被送到了北方大厦,而李瑞则是跟着刘德宝等人回了学校。
“这次打靶取得了圆满成功,接下来,项目会拨款用于技术改进,同时,中距空空**也可以从论证转入设计阶段;以此为基础的地空**防御系统,也从原本的技术论证转入设计阶段……地空**防御系统,可以以原本的反击系列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接下来**团队技术安排,刘德宝知道自己不如谢威,索性就直接把接下来任务安排的事情交给谢威。
对于谢威的安排,赖桂昌跟石宏伟等人也没有反对意见。
“反击系列是二院负责,咱们是跟他们合作,还是?”
赖桂昌问谢威。
二院是七机部下属单位,主要承担地空、舰空等**的研制工作。
双方之前并没有合作。
“合作吧。全部由我们来,人手跟设备等方面缺口太大……谈妥了合作,到时候直接融合反击团队取得的技术成果跟PL-4的技术成果……目前PL-4发动机还需要进一步修改,最大3.2马赫的速度对一般战机够了,在射程较远时一旦被战机雷达探测到,提前规避,很可能会躲避过去的……”
谢威并没有想过什么都由学校的团队自己去搞。
学校在各方面的力量并不强,只有整合相关单位的科研力量,才能更快发展。
一起发展才是王道。
“这事情就麻烦刘书记跟赖教授一起去跟二机部领导沟通。”
谢威看向两人,直接安排工作。
对于眼前的情况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了。
原以为可以直接讨论下一个问题,哪知道赖桂昌教授却开口了:“谢威,这事情我就不参与了吧?”
“???”
谢威疑惑地看着赖桂昌。
他是PL-4改**项目负责人,新的项目不由他负责由谁负责?
刘德宝脸上浮现出不满,“桂昌同志,对安排有什么不满意的咱们下来再沟通吧!时间不早了,明天谢威还得陪部队的首长参观学校项目呢。”
他认为赖桂昌是对谢威的安排不满,于是他也不满了。
赖桂昌知道刘书记为什么不满,苦笑着解释:“接下来咱们项目一分为三,不仅要继续改进PL-4的性能,还要搞中距型号,跟二院合作的地空**项目,虽然跟空空**技术有很多通用的,可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地空**技术论证过程中,石教授负责得多一些,我建议地空**由石宏伟同志负责。”
“我?”
石宏伟一点准备都没有。
“我没意见。”
见谢威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后,刘德宝直接开口表态,“既然没人反对,谢威,说说其他事情安排吧。”
“……”
别说会议室里熟悉了刘德宝的众人,就连李瑞的表情此刻都变得怪异起来:你**连问都没问题有没有人反对,直接就说没人反对。
一点原则都不讲了么?
谢威也有些无语,好歹走走流程,问问大家有没有人反对嘛。
都知道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该要的流程还是不应该少的。
抬起手腕,见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谢威也不想耽搁时间,顾不得其他,开口说道:“接下来学校的军事科研技术,很大可能会向战机领域倾斜,学校之前的各项技术需要加快……”
“要搞整机设计?”
刘德宝问,旋即脸上浮现出难色,“应该召集战机相关技术项目的负责人开会啊,咱们在这里讨论没用。”
“具体如何安排,等明天部队领导参观了项目再说,不过战机属于三机部的项目,这事情需要跟部里进行沟通,要不然到时候容易遇到麻烦。”
谢威提醒刘德宝。
这事情需要刘德宝去跟部里领导沟通。
战机属于三机部管辖范畴,学校属于七机部。
之前没有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部里不会有什么意见,可要是经费跟资源都向着战机相关技术倾斜,即使七机部主管领导没有意见,整个七机部内部也会有很大的意见的。
尤其是学校握着好几亿的经费,其他兄弟单位日子紧巴巴的时候,一些问题更容易发生。
“不只是经费跟资源倾斜的问题吧?”
刘德宝有些头痛地揉了揉脑袋。
“对,肯定会加大跟三机部方面的合作。目前除了150远火的生产,也就中距**跟地空**系统跟院内合作,可以用PL-4的技术跟部里谈判。”
谢威的话,让李瑞直接竖起了大拇指。
学校的研发经费,部队会支付。
后续的研发经费部队也会提供,以目前的数额,甚至都不需要动用学校多少经费,而谢威把部队已经买单的技术拿到部队谈条件,一石二鸟。
这小子越来越油滑了。
自己没看错人!
第二天上午九点,龙耀华跟空军的几位首长准时到了学校。
“直接去你们战机项目所在吧。”
不等刘德宝几人打招呼,龙耀华就开口了,“时间不多,下午我们得去601所跟112厂那边。”
随着学校这两年一直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却因为资金问题,建设规模不大,导致办公跟教学都不够用,连学生都有不少在外面租房子上课。
不过,战机项目的人不少,加上这几年一直都在缓慢地发展,学校去年修的一栋规模不大的教学楼,被划给航空航天的专业,战机团队就占了整整三层。
“学校在恢复航空航天专业前,就已经跟601、607、611、410等单位达成了合作,目前主要是以歼-9的技术成果为基础……”
一边往航空楼走去,谢威一边向龙耀华跟其他首长介绍学校战机相关技术项目的情况。
“歼-9?不是因为技术难度大、性能指标无法达到而彻底终止了?”
“前些年就已经减少了投入啊。”
“歼-9是高空高速战机,目前战机不是已经开始摒弃了高空高速,转而追求综合作战性能,这是你们提供的报告吧?”
几名空军首长都熟悉歼-9的情况。
多次技术讨论会议,多次修改技术指标。
从最初的双24到后来的双25,再到后来的双26指标变化,歼-9的整个研究过程充满了艰辛。
从一开始的设计思想就非常超前,却面对国内工业底子薄弱、经验不足、配套跟不上等问题。
在如此环境下,歼-9的设计一开始是达到了单发战机性能极限的2.4马赫飞行速度;空军在此基础上提出双25指标,611采用鸭翼气动布局来应对,可随着战斗机性能要求提升,空军更是激进地把指标提升到了双26……
国际上单发战机最大速度都未超过2.4马赫,而国内对单发的歼-9提出的双26指标几乎是苛严到了无法实现的程度。
当然,如果这样的指标的战机能设计制造出来,歼-9性能绝对能在国际上靠前。
然而,配套的涡扇-6、电传操纵技术这些核心技术无法取得突破,最终导致歼-9的性能指标只能是一种狂想!
空军已经详细评估过,才终止了歼-9的研发。
难道哈工大的人不清楚?
“歼-9的气动布局、设想都是超前的……之前无法满足性能指标,不是因为设计有问题,而是配套的电传操控系统跟发动机跟不上……”
谢威解释着。
“何况,我们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制定必须达到的性能指标,而是根据我们的技术水平,尽量达到我们能达到的程度……而且现在学校只有一个跟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超-7项目,还处于论证阶段,他们尚未明确是否合作……”
谢威的意思很明显。
跟巴基斯坦合作的战机项目,即使达成,也用不到电传操控系统以及更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等先进技术的。
而目前跟巴基斯坦最大的合作就是三代坦克的研制。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航空楼前面。
宋总早上才得到通知,刚到航空楼外面,就看到谢威就带着龙耀华一行人到了。
“虽然目前我们没有整机研制任务,战机相关技术项目都是宋总在负责。”
双方都是熟人,根本不用谢威介绍。
“你们学校是准备把611兼并了?”
一名空军的首长笑着问道。
“合作!合作呢!”
刘德宝急忙否认。
空军这位首长实在是没怀好意啊,要是这话传到七机部的领导耳中,怎么解释?
航天系统的技术项目那么多,作为下属单位不去搞航天技术,向着往太空、往月球发展,去搞三机部的战机?
闹呢!
“首长说笑了。这边只有611所部分技术骨干,611所的主要力量还是在蓉城。”
宋总也急忙解释着。
他倒是希望学校能把他们611所收编了,那样要经费也容易不是?
学校现在可是握着好几亿的经费。
完全可以搞一个整机项目。
目前,宋总对新一代歼击机研制方案有了非常明确的方案了,就等着机会合适,提供给上级主管单位。
哈工大是学校,如果隶属三机部,完全就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直接立项开始搞三代机的方案论证跟设计工作了。
不像现在,都是在搞配套技术的研发。
只有整机项目开始搞,配套技术的投入才会加大的。
“这里是控制技术团队,主要是以四余度电传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为主,简单的机械传动无法解决歼-9鸭翼设计中用计算机实时、精确控制舵面的问题,整个学校计算机、电子工程、光电等专业全部参与了进来。”
到了四余度电传操作技术研究区域,宋总向众人介绍着。
他设想的下一代战机方案,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是核心技术。
而学校在这上面也没少投入。
“为什么非得是鸭翼?控制难度大,结构复杂……国际上的先进战机,采用鸭翼的可不多!之前歼-9采用鸭翼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啊。”
一名空军的首长问道。
鸭式布局带来的气动焦点变化,让飞机天生就不稳定,操纵起来异常复杂。
这就对操作系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国内掌握的机械传动技术都不是很熟练,要控制鸭翼,甚至直接跳过了模拟电传技术,直接上马数字信号的电传系统!
难度得多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