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陵关明军大营。
明军新任总督行辕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闷雷。
胡宗宪一身绯袍,未着甲胄,却比满帐顶盔贯甲的将领更具威势。
他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代表着各方势力的标记,眉头紧锁成一个深刻的川字。
戚继光、以及几位实权总兵肃立两侧,屏息等待着他的决策。
胡宗宪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打破了沉寂。
“诸位,朝廷倾尽全力,凑出这十万新军,连同关前原有兵马,近二十万大军云集于此,每日人吃马嚼,耗粮数千石,饷银如流水,边镇九边,每年耗饷几何?东南剿樱花贼,西南平叛,北方防虏......朝廷国库早已空虚,加征的剿饷、练饷,已让百姓怨声载道,我们拖不起,也败不起了。”
他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黑袍军控制的五府区域。
“黑袍军为何能屡战屡胜,迅速坐大?仅仅是因为狡诈悍勇吗?不,关键在于......他们窃取了民心!”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将。
“延按、平阳、河南、南阳......每下一城,便行均田,肃贪吏,俨然一副解民倒悬的姿态,反观我军?”
他语气转冷,带着一丝痛心。
“仇鸾所部纵兵劫掠,黄三监军更是疑似与贼暗通款曲,同样劫掠百姓,鱼肉乡里,与贼寇何异!如此行径,岂非将百姓推向逆贼?长此以往,即便我军兵锋再利,亦如入无人之境......不,是入敌境!处处皆敌!”
戚继光闻言,眼中闪过深以为然的光芒,他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郁,接口道。
“督宪明鉴,末将曾在东南,深知民力之重,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黑袍军善待百姓,则根基日固,我军若不能整肃军纪,挽回民心,则剿匪之事,事倍功半,乃至......徒劳无功!”
胡宗宪赞许地看了戚继光一眼,旋即斩钉截铁地下令。
“传本督军令!一、即日起,各营严申军纪,凡有骚扰百姓、劫掠地方者,无论官职高低,轻则杖责革职,重则就地正法!”
“二、全军即刻开展整训,尤其是火器操练、阵型配合,戚参将,此事由你全权负责,要练出一支令行禁止、敢战能战之师!”
“三、彻查军械辎重!所有火铳、火炮、甲胄、粮草,逐一核验,凡有以次充好、贪墨克扣者,严惩不贷!本督知道,这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剿匪成败,在此一举!”
众将凛然应诺,深知这位新总督是动了真格,几名总兵更是皱眉,带着几分紧张。
朝廷现在对这些事看得很重,要是当真被查出来,喝兵血的麻烦也不小。
几名总兵纷纷领命离开,军帐内,只剩下胡宗宪一人。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异常坚毅的面容。
方才在众将面前下达的彻查军械辎重的命令,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必将引来难以预料的反弹。
此刻,无人之时,那股沉重的压力才真正袭上他的心头。
他缓缓踱步到帐壁悬挂的巨幅舆图前,目光却并未聚焦在地理标记上,而是仿佛穿透了图纸,看到了更深层、更令人心悸的现实。
“得罪人...…呵。”
胡宗宪在心中苦笑,嘴角泛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岂止是得罪人?这是要断无数人的财路,掀翻多少个钱袋子。”
他太清楚大明军队,尤其是这长期驻扎前线、补给线漫长的剿匪大军,其军械辎重的采办、运输、保管、发放,早已形成了一张盘根错节、利益交织的巨大网络。
从京师的兵部、工督宪官,到地方督抚、粮道,再到军中的督粮、管库、乃至基层的千总、把总,有多少人靠着克扣料银、以次充好、虚报损耗中饱私囊?
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动这里,就是与诸多派系为敌。”
胡宗宪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弹劾、构陷、阳奉阴违、甚至…...更阴险的手段,都可能接踵而至。
他在巡按时,就曾因整顿军备、触犯当地豪强和军中勋贵而屡遭攻讦,深知其中凶险。
如今身处更为复杂的中原剿匪前线,面对的势力盘根错节,其阻力只会更大。
但,他别无选择。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斥候拼死送回的情报,关于黑袍军南阳之战中那猛烈而精准的火炮轰击,关于其鸟铳手密集而持续的排枪射击。
他也回想起自己巡视军营时,亲眼所见的一些触目惊心的景象。
库房中堆积的有些火铳,铳管锈蚀、铳机失灵,甚至有些粗制滥造的三眼铳,铳壁薄如蝉翼,点火机关粗糙不堪,真到了战场上,恐怕敌人未至,先炸伤自己,这样的火器,与烧火棍何异?
不,连烧火棍都不如!
“拿着这样的兵器,去和黑袍军厮杀?”
一股寒意从胡宗宪脊梁升起。
“那不是打仗,是送死!是让几万、十几万将士去用血肉之躯,填补武器劣质的窟窿。”
他仿佛已经看到,两军阵前,明军士兵手中的火铳纷纷炸膛或哑火,而黑袍军则用精良的火器从容收割生命的惨状。
更深一层的原因,在于他对大势的判断,黑袍军之所以难剿,不仅仅在于其战力,更在于其与旧明军截然不同的模式。
他们似乎...…没有那么多的陋规,没有那么盘根错节的利益纠缠。
如果明军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革除积弊,提升战斗力,那么仅凭人数优势,恐怕难以取胜,反而会因巨大的消耗拖垮本就脆弱的朝廷财政。
黑袍军覆灭这个前提,像一根鞭子抽打着胡宗宪。
他深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朝廷的耐心是有限的,皇帝的怒火是可以想见的,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这支军队焕发出一定的战斗力。
而整顿军械,确保将士们手中有堪用的武器,是最基本、最直接、也最能快速见效的一步!哪怕这一步会让他步履维艰,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想到这里,胡宗宪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方才的犹豫和权衡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