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么冷的天,两个哥哥拉着架子车忙碌的身影。
梁金花心里又是一软。
急忙把烧开的热水灌进暖瓶里,又给炉子填上煤块子,盖上炉盖子,把又一壶冰水放到上面。
姑嫂二人出门。
梁金花跟在老父亲门房炕上玩耍的侄儿子梁小虎说了一声,让他别乱跑看好门,就跟二嫂赵秀芬往她家走去。
“花儿,啥时候回来的?还以为你在县城过年呢!”
才走出几步,身后响起一个假惺惺的声音。
姑嫂二人同时收步,转身。
“学校有事,所以耽搁了些日子。赵家嫂子,你这是要去哪里呀?”
赵秀芬没吭声。
梁金花看着站在院门外,手里抓着一个小包裹的赵老六的媳妇,淡淡地说道。
大哥梁河涛一家苦这个恶邻久矣,她是知道的。
“给你三嫂送‘五毒衣’去呢,我瞅着像是你。瞅瞅,在县里念书就是不一样,越来越水灵了。”
赵老六媳妇说着话,准备凑过来跟梁金花多喧几句。
“赵家嫂子,那你快去吧,有空了再聊。”
梁金花不等赵老六媳妇迈脚,就转身拉着二嫂走了。
赵老六媳妇在原地怔怔地站了一小会儿,看着远去的两个背影,作势要吐口水。
却猛地看见梁小虎站在他爷爷房子的门口,眼睛都不带眨地看着自己。
于是皮笑肉不笑地说了声“小虎,没去找朋友玩呀”,就攥着小包裹转身快步走了。
梁金花跟赵秀芬哥嫂二人往家走,一路上,风卷着地上的雪粒,打得人脸生疼。
她俩当然不会知道,如果不是梁小虎及时出现,有人又要作妖了。
远远地,还没到二哥家院门跟前,梁金花就感觉他家的院子变了模样。
至少,院墙上的两个豁口都已经用胡基(长方形的模胚填充半湿的黄土,然后用石头做成的平底锤不断捶击后形成的,比大青砖大的建筑材料)堵住了。
院门外的一大片地方,扫的干干净净。
走进院子,虽然坐北朝南的七间房子看上去依旧那么苍老,但却清爽了许多。
当看到自己住的那间房子的门上挂着厚厚的门帘,有淡淡的烟气顺着炉筒子里缓缓冒出来,梁金花的脸上终于多了几分笑容。
推开堂屋的房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赵山花一早就跟着丈夫梁河涛过来帮忙了。
看到妯娌把小姑子给叫来了,一边揉面一边玩笑说道:“花儿,前面你二哥还担心你不来呢,我说让他放一百个心,也不看看谁‘请’去了。”
梁金花笑了笑,挽住二嫂赵秀芬的胳膊说道:“大嫂,咱爸说的对,我要是还跟梁金涛不对付,村里那些见不得咱家好的人,不得把舌根嚼烂了?!”
听小姑子这么一说,赵山花手上揉面的动作停了一下,看了自己家方向一眼,又慢慢地一边揉一边问道:“花儿,出门的时候碰见我娘家嫂子了?”
“大嫂,你把人家一口一个嫂子一个哥地尊着呢,可是他们两口子是怎么对你和我大哥的?那种人,你越是给他笑脸,他就越要蹬鼻子上脸。”
赵山花苦笑着看了一眼妯娌,找东西把面盖住。
这才笑说道:“自从上次被你二哥给狠狠地说了一顿之后,赵老六两口子收敛了一些。”
听大嫂这么一说,梁金花这才知道,原来二哥梁金涛早就警告过大哥家的恶邻了。
她慢慢地坐到炕沿上,瞅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屋子,喃喃地说道:“这次,他的厉害用对地方了。”
“哎,你二哥那个人,平时没看出来,发起脾气来,就是张幸福他们都被吓的腿肚子转筋呢。
花儿,不说这些了,去看看你的屋子吧。”
赵山花随便洗了洗手,拽着小姑子出了堂屋去了东边的厢房。
赵秀芬笑眯眯地看着她俩出门,安安稳稳地坐在火炉跟前,开始择豆芽菜。
梁金花推门进去,不由得愣住了。
破破烂烂的炕围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红色的油漆。
一面墙上张贴着一副女明星照片,甜甜的笑容,似乎让整个屋子都生动起来了。
“花儿,嫂子早上过来的时候,就给你看过了。你看看,新换的麦秸,你二哥昨天去北川湾乡收购站交完废品回来的路上,在四金龙乡供销社新买的炕席。
褥子还是原来的,但你二嫂已经拆洗过,又装了几斤新棉花。
杯子我听你二哥的意思要给你买新的,咱爸不让,说暂时用我那边的。”
赵山花把小姑子拉进门,走到炕沿跟前,一层层翻起铺盖的物件,笑说着。
梁金花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在炕沿上坐下,目光扫过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她发现窗台上摆放着一个红色的塑料皮的笔记本,旁边的墙上挂了一面小镜子,原本放在窗户下的破旧木头书桌和东倒西歪的凳子早就不知所踪。
“等把铁皮柜子都拉回来了,你两个哥哥说要拼凑着给你和小虎一人弄一个书桌。”
赵山花注意到小姑子在看原来摆放书桌的地方,就急忙又说道。
梁金花“哦”了一声,侧过身把手伸进褥子下面,一阵暖意瞬间从手心开始,传递到全身。
“花儿,你看看还缺啥,等你哥他们回来了,让他们给你添置。”
赵山花的话音还没有落下,院门外面就传来一阵喧闹声。
“咱爸他们回来了!”
赵山花笑着掀开门帘,快步走了出去。
梁金花起身看了一眼冒着热气的生铁炉子,也走了出去。
院门外。
梁河涛、梁金涛两兄弟还有梁福海老人,爷仨正往下卸两个架子车上的铁皮柜子。
梁金花出去后,就看见车上堆满了铁皮柜子的部件
自己两个哥哥的脸上满是汗水,在寒风中很快就结了冰碴,眉毛和胡子上都挂着白花花的霜。
老父亲虽然不像两个儿子,但也是额头见汗,气喘吁吁的。
从乡**到这里,路没多远,但来来回回拉了好几趟,装车卸车,也够梁家父子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