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第29章 再有十来年

有些往事。

根深蒂固。

有些习惯。

长久地伴随着肌肉记忆。

就像今天早上的时候。

梁金涛在厨房祭灶神的过程中。

总是会在不经意之间。

就把前世在香江的习惯“画蛇添足”一般显露出来。

就拿他在烟盒纸上写给灶爷和灶奶奶的那句话。

不自觉地就用了前世坐在宽大奢华的办公桌前签署各种上亿项目的字迹。

事后。

赵秀芬倒是提了一嘴,梁金涛这才后知后觉,惊出一身冷汗。

可是今天。

即便听到动静。

从厨房出来的赵秀芬手里那张画有小人的纸片笑着朝他挥了挥。

梁金涛也没有意识到。

先是纸马,后是字迹。

自己今天躲过了两次“劫难”。

“涛子!”赵秀芬攥着灶糖追到院门口,棉鞋在冻土上打滑,“天寒地冻的,田埂子都冻得铁板似的,,还是等天气暖和些了......”

梁金涛正往军用水壶里灌热水,热气在他结霜的眉毛上凝成水珠。

抬头冲媳妇笑说道:“不整地,我去鹞子翻身峡下面的黄河滩刨些苇根。”

“啥?”

赵秀芬险些被门槛绊倒,手肘磕在门框结的冰棱上。

去年腊月她摸黑去挖冻萝卜,铁镐砸在冰碴上震得虎口出血,这事梁金涛是亲眼见过的。

铁锨头在晨光里晃了晃:"山人自有妙用。"

梁金涛俏皮地冲一头雾水的媳妇做个鬼脸。

转身时,棉袄后襟的补丁擦过门环,勾出缕灰白的棉絮。

“晌午前准回。”

赵秀芬望着丈夫消失在土墙拐角的背影。

突然发现铁锨柄上缠着蓝布条——那是她去年撕了件旧褂子给锨把缠的防滑带。

原先早被磨得油黑发亮,此刻却在晨雾里泛着靛青色。

也不知道梁金涛是啥时候翻找出来的。

原本想说些叮嘱的话。

又怕被前后左右的邻居听见了偷偷失笑。

赵秀芬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顶风冒寒渐渐远去的丈夫,转身返回院子里。

瞥见鸡窝,两只半老的母鸡正啄食拌了蛋壳的麦麸,啄得青石板叮当响。

这声响突然让她想起什么。

急忙又走出院子,踮脚往梁金水家张望——那院墙上探出的铁镐头,可不就是二嫂亲弟弟送来的枣木柄?

“他四爸!”二嫂王桂英的嗓门震得檐下冰溜子簌簌落,“大冷天往河滩跑着干啥?”

“挖苇根。”梁金涛的声音裹着北风飘过来,隐约带着笑,“给秀芬备点药引子。”

王桂英和梁金涛的对话被寒风送进赵秀芬的耳朵里。

她贴着土墙的手一颤。

年初亲眼看到三嫂黄玉芬害喜吐得昏天黑地,大婶确实说过苇根熬红糖水管用。赵秀芬知道自己怀孕后,几次提醒梁金涛去挖点苇根回来。

可那会儿梁金涛正蹲在杨铁锤家推牌九。

“他四爸,河滩子冻得梆硬的......”二嫂王桂英的絮叨被寒风割得断断续续,“能用铁镐的地方就别用铁锨......尤其千万当心冰窟窿......

你二哥去乡里了,要不然让他跟着你去,也好有个伴,”

“嫂子,咱们老梁家好不容易出了个当官的,再不敢扯我二哥的后腿了。”

梁金涛说着半真半假的大实话,从二嫂手里接过铁镐,笑着朝鹞子翻身峡方向去了。

“你个臭小子,你二哥有我心疼呢,你只要保证把他四妈和家操心好,嫂子我到时候帮着伺候月婆子。”

王桂英笑骂着远去的梁金涛。

说着说着,觉得眼睛里面飞进去了一个渣渣子,站在院门前,撩起棉衣下摆擦了又擦。

峡口村老梁家的混子终于改邪归正了,知道心疼媳妇了。

王桂英不管其他姓的人怎么看,反正她觉得自己作为嫂子,真心地高兴。

铁锹、铁镐相互磕碰的声音渐渐远了。

赵秀芬缩回冻僵的手,

发现掌心还攥着那块雕莲花的灶糖和画有小人的纸片。

糖块被体温捂得发软。

在粗粝的掌纹里印出个模糊的“福”字——那是供销社年前特供的印花灶糖,梁金涛竟舍得拿刻刀重新雕过。

看见纸片。

赵秀芬低呼了一声“妈呀”,急急忙忙往厨房里走。

“这要是忘记烧了,岂不是闯下天大的祸事了。”

她心里这么想着,端端正正跪倒在灶台前。

默念着说给灶爷和灶奶奶的心里话,把丈夫梁金涛写给两位神祇的纸片焚化。

又小心翼翼地把掉落在手掌心里的灰烬,轻轻地放进炉蹚里。

日头爬过老榆树梢时,赵秀芬给供碟换了第三炷香。

香灰落进搪瓷缸里,惊醒了蜷在灶台后的大黑猫。

这畜生向来怕梁金涛,今日却敢大模大样蹲在装灶糖的笸箩边,定是嗅到了男主人身上久违的烟火气。

寒冬腊月,天地间一片肃杀。

黄河水如一条蛰伏许久的巨龙,从鹞子翻身峡峡口汹涌冲出。

浪涛似奔腾的骏马,又像惊起的山兽,前赴后继,裹挟着冰碴,相互撞击,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阳光洒下,河水仿若被镀上一层碎金。

清亮亮的,波光粼粼。

河水冲破峡口的束缚,义无反顾地向前奔涌。

向着一桥之隔的四金龙乡,向着同样隶属祖厉县的北川湾乡,一路裹挟着豪情,过乌兰山、东边湾、糜子滩、三道滩......

最后出勇新乡,去了宁省。

彰显出大自然雄浑磅礴的力量 。

“再有十来年,等到鹞子翻身峡一建,就由不得河水像现在这么猖狂了!”

靠近河岸的冰面上泛着一抹青灰。

梁金涛抬头朝峡口方向看了一眼,嘴里嘀咕着,抡起铁镐猛地砸下。

冰碴子四溅,落在了三米之外的翻毛羊皮袄上。

峡口村有三个社。

从鹞子翻身峡峡口开始,以中街菩萨楼为界。

依次是一社、二社、三社。

梁金涛家属于三社九队。

而听到他刨挖苇根的整出的动静,凑到跟前的这位,家在一社二队。

名叫杨栓娃。

这个常年游走于药材买卖之间的二道贩子。

此刻蹲在土坎上,努力想要回忆起梁金涛刚才嘴里嘀咕的那句话。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