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第164章 知彼知己

送走了金家园子的金天恩。

梁金涛跟父亲、六妈、八爸还有媳妇赵秀芬谈论起吴有成、杨栓娃合伙开的药材收购点。

虽然对方并没有明说要抢生意,可是这件事即便是瞎子也能看出来。

之前杨拴娃让王二狗夜探梁金涛家就是明证。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即便还没到这一步,但是显然梁金涛先是收购废品,然后又开始收购中药材,已然让很多人开始眼红,以至于心生怨恨。

尤其是杨栓娃,他可是峡口村乃至四十八军户乡第一个依靠倒腾药材富起来的买卖人,现如今梁金涛横插一杠子,也倒腾起了中药材,而且还因为之前走街串巷收废品积攒的人气,生意越来越好。

杨栓娃心里能好受吗?

六妈廖凤英听到梁金涛说吴有成他们把收购点选在王二狗家,由此就可以看出来,吴有成他们是有备而来,早有预谋。

她有些不明白,收购点的位置就那么重要吗?

在六妈廖凤英看来,只要我价格公道,秤上不做手脚,来交药材的人就不会少。

就像之前最开始的时候梁金涛的废品收购站在麻家巷口子附近,后来又挪到八爸梁福朝这里,生意丝毫不受影响。

反而还因为地方宽敞了,过来交废品的人比之前多了不少。

梁福海跟梁福朝老哥俩其实也有跟廖凤英一样的想法,只不过因为她先说了,老哥俩也就再没有言说。

赵秀芬的心里,想的又何尝跟三位老人不一样呢。

太阳西斜,将几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梁金涛坐在木凳上,神色凝重,他清了清嗓子,开始给众人分析起当前的局势来:“吴有成、杨栓娃把收废品和药材的地方选在王二狗家,这其中的优势那可真是显而易见呐。”

他站起身来,一边踱步一边详细说道:“我八爸家就在灯山楼附近,这位置对于四社和三社的人来说,那可是相当便利。

他们要是过来交废品或者药材,没几步路就到了,距离二社也没多远。

可一社的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一社那些要交药材的,就算咱们的收购价格比杨栓娃他们高那么一点点,人家也不会舍近求远。

为啥呢?

因为杨栓娃家就在一社,一社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面子上抹不开啊。

要是放着杨栓娃家不交,跑到咱们这儿来,以后在村子里碰见了,多尴尬呀。”

说着,梁金涛朝东北方向指了指:“王二狗家距离乡**特别近,差不多就在四十八军户乡的中间位置。

之前四社、五社、六社的人,要是想来给咱们交药材,那是不可避免地要经过王二狗家。

这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同样都是收药材,王二狗他们又不是不给钱,你拉着药材从人家门前过,却不把药材交给他们,这不明摆着跟他们不对付嘛。

而且啊,前面他们在乡**广播站打的广告,还是苟副乡长给站的台。

要是大家都不往王二狗他们那里交药材,这不就摆明了不给副乡长面子吗?以后在村子里,大家伙还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啊。”

梁福海坐在一旁,一直认真地听着二儿子的分析。

等梁金涛说完之后,他微微点了点头,补充说道:“金涛分析得很有道理。

还有一点,你们可能没考虑到。

王二狗跟吴有成可都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小混混,他们身边都有一些狐朋狗友。

只要王二狗跟吴有成打声招呼,这帮家伙肯定能帮他们拉来一些生意。

大家想想,这帮混不吝,平时在村子里就横行霸道的,哪个好人乐意跟他们对着干啊。大家都不想惹麻烦,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来。

这样一来,我担心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的买卖就要被吴有成他们彻底截胡了。”

梁福朝背靠杏树坐着,手里拿着旱烟袋,吧嗒吧嗒地**。

他皱着眉头,脸上满是担忧的神色,等梁福海说完后,才缓缓开口说道:“听你们爷俩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还是金涛想得远啊。

他提前让金天恩在金家园子村把摊子铺开了,要不然可就麻烦了。

要是咱们现在才开始想办法,说不定早就被吴有成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了。

不过,现在也不能掉以轻心,咱们得赶紧想个应对的法子,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啊。”

农家小院里的气氛因为梁福海跟梁福朝两位老人的一番花,顿时变得愈发凝重,六妈廖凤英和赵秀芬的眉头都紧紧地皱了起来。

梁金涛看着他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开口说道:“你们一个个都别愁眉苦脸的了,我肯定不会轻易认输的。

有金天恩那边给我兜底呢,说心里话,我还真一点都不怵吴有成他们。

老话都说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接下来咱们也不能干等着,得做点什么了。”

梁福海坐在一旁,目光紧紧地盯着二儿子,心中五味杂陈,既生气又欣慰。

生气的是,眼看着局势如此严峻,都快要火烧眉毛了,这小子竟然还像没事人一样,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这棘手的难题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忍不住在心里暗自埋怨:“这小子,怎么就不知道着急呢,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没心没肺。”

可欣慰的是,他明显感觉到自己这一支终于出来了一个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汉子了。

在梁福海看来,二儿子身上有着一种难得的沉稳和果敢,这是大儿子所不具备的。

梁福海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并不是他看不上大儿子梁河涛。

老爷子心里清楚,身为家里的长子,梁河涛有时候就是太好说话了,性格有些软弱。

就拿隔壁邻居赵老六来说,这些年没少欺负他们家,梁河涛总是选择忍气吞声,要不是梁金涛出面硬刚,十有八九还会被继续欺负下去。

其实也不怪梁福海这么想,在农村,一大家子如果没有一个强势的人撑腰,很容易受气。

谁家儿子出息了,做父母的腰杆子肯定也会挺起来,走在路上也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恭维客气的问候。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