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三年仍完璧,离婚军官哭红眼! 第209章 同志,你知道领导们找我们啥事不?

();

“政委,田婶,这么晚还麻烦你们帮我处理这些事,实在是不好意思。”

“夏医生,别这么说。你也是为了药厂好。”面对夏白露时,吕政委又换成一副慈祥、平易近人的模样。

“遇到这种事就该果断坚决地抵制,一次就给它摁死,断了那些不该有的心思。相信经过这次,想去药厂工作的人都该知道怎么做。”

即便这事今天没发生,明天后天也一样会发生,不是来找夏白露也会去找其他相关人员。

早发现早解决,也好让大家早点认清部队的态度,能早一天踏下心来认真去培训,这样对谁都公平。

次日,得了消息的周边六个大队的大队长都来**开会,时间定在上午十点。

活了几十岁,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还是第一次来**。

六个大队长在村里是说一不二响当当的人物,到了**见到庄严肃穆、手持钢枪的卫兵,一个个腿肚子都在打转,走路时不自觉的腰都弯了下来。

**昨天只是通知他们有好事,让大队长过来开会,具体什么事也没说,搞得六个人心里七上八下又不敢问。

这不,天一亮交代好村里的事,大队长们就忐忑不安又急赤白脸地往**赶。

**大门口几个老熟人一见面就互相打听上了。

“李队长,你知道部队让咱们过来是啥事不?”王庄大队的王大队长一见到熟人立即凑上来打听情况。

“不知道啊,昨天电话里也没说,只说好事。”

李队长黝黑的脸上同样是懵圈样,不过心里还嘀咕了一句原来不止他们大队,部队也通知了其他大队。

“来都来了,总要进去看看是什么事。”陈庄大队的大队长也加入进来,“说起来我长这么大还没进过**里面呢,趁着今天正好长长见识。”

其他几个大队长附和地点着头,一样一样,他们也没见识过部队里面是什么样。

部队派了人来接几个大队长进去,来的正是吕政委的勤务员小高。

**门**好登记,小高带着六个大队长往**里面走。

“同志,你知道领导们找我们啥事不?”李队长想从小高嘴里打听点什么出来,心里没底的事真的让人很难受。

小高对着几人和善一笑,“几位老乡,等下见到领导你们就知道了,放心不是坏事。”

这时,一队巡逻兵走过来,昂首挺胸、扛着枪目不斜视,眼神坚定锐利,让人一看就不自觉地挺直自己的腰板。

整齐划一的步伐落在地上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如重锤的鼓点咚咚砸在人的心上。

六个大队长立即被巡逻兵英姿飒爽的模样吸引,前一秒还略显佝偻的脊背转瞬间直得好似路边的白杨。

上一秒还略显不安的心在这一刻也变得平静,部队可是保护他们这些百姓的地方,肯定不会为难更不会害他们。

都说了是好事,那还纠结个什么劲儿。

六个大队长跟着小高去了**的小会议室,吕政委、王文斌、夏白露和丁大夫都在里面。

“报告,师长,政委,邀请的六个大队长已经接到。”

“好,让人都进来吧!”

大队长们一路上走进来眼睛都不敢四处乱看,只一门心思地跟着小高走,现在听他喊得领导职位后,六个人齐刷刷地感到腿肚子一阵发软。

师长,政委,在部队可是很大的官,比他们见惯的公社书记职位可要高很多。

一时间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响起,乖乖,出息了,祖坟冒青烟了,他们要和这么大的部队领导面对面呢。

进门时,也不知道谁起的头,几人都不约而同的有些同手同脚,甚至还左脚别右脚,差点摔倒。

“老乡,不用紧张,军民一家亲,咱们都是自己人,快请坐请坐。”

“今天部队请几位大队长过来,是有一件事想要和大家商量。你们就当这里是自己家一样。”

看人紧张成这个样子,黄师长和吕政委从座位上站起来,招手让几个大队长入座,小高则拿了水杯去倒水。

“不敢,不敢,领导有什么话说就是,我们站着就行。”

李大队长感觉自己全身都是汗,眼前的人是部队的大官,和公社领导还不一样。

其他几个大队长也是一样的意思,他们哪敢和部队的领导一起坐着啊,站着反而能轻松自在些。

“几位老乡,都坐下说话。你们站着咱们还怎么谈事,坐坐坐。”

六个大队长坐是坐下了,就是那**只坐了椅子的三分之一,背还绷得很值,跟小学生第一次上课被老师要求坐姿要标准一样。

简单的自我介绍过后开始进入正题。

“几位大队长,找你们过来是因为我们**要建立药厂,招工除了我们家属院的人外,也招附近村里的人。

请你们过来,一是商量在村里招工的事,二是药厂运营需要用到大量的药材,我们药厂想和大队长们商议一下能不能合作。”

药厂,招工,合作,六位大队长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这意思是说村里人也能有机会成为工人端上铁饭碗,以后能吃公家饭?

现在最吃香的就是工人,能当工人谁愿意苦哈哈地去种过地,辛苦一年到最后分到的粮食都不够吃。

这么看来,还真是好事。

“领导,是村里人都能报名还是有什么条件?要是能在药厂工作,以后是不是就不用大队给分口粮了?”

“领导,什么时候才能上班?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工作几年后是不是也能分房?”

“领导,要合作什么?会不会和大队农忙种地产生冲突?”

在黄师长话落停顿的功夫,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询问起来,最关心的就是口粮和工资问题。

要是人在药厂上班,最后还要占村里人分粮食的名额,这点大家是不愿意的。因为你要去上班,就不能下地干活挣工分,这样的话没人愿意给没工分的人分粮食。

毕竟,少那么一两个人分粮食,村里的其他人就能多分一些,即便不多能做一顿稠粥也是好的。

要是工资少,上一年班最后到手的钱还不如下地挣工分赚得多,那也没人愿意来上这个班。

黄师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老乡们请稍安勿躁,你们问的这些问题我们都讨论过了,咱们一个一个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