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第198章 名士纷至沓来,老曹要起飞了

();

“下海?”曹操眉头微皱,看向曹彦,眼中满是疑惑。

“不,不是下海,是出海!”曹彦赶忙纠正道。

曹操随即将目光投向一旁桌上展开的三桅帆船图,又扫了一眼旁边摊开的地图,若有所思道:“所以,这船是为出海打造的?确实,要抵达这些地方,还是得有经得起海浪的大船才行。”

沉吟片刻,曹操忽然问道:“这些地方,与大汉相比如何?”

“比大汉差不到哪儿去,而且有些物产,像粮食、香料、药材,还有矿产等等,许多都是大汉稀缺的。”

“你的意思是……”曹操抬头,看着曹彦的双眼。

“咱老曹家那么多兄弟、子侄,不拉出去占山为王,实在太浪费了。”

“有道理……”曹操脸上刚刚浮现一丝微笑,但瞬间察觉到有些不对。

他脸色极其严肃的看向曹彦,甚至带上了一丝怒气,问道:“你在提防我?”

曹彦微微一怔,回道:“我只是不想被人……”

话还未说完,曹操一巴掌拍在曹彦后脑勺上,怒斥道:“娘死后,爹也不爱管咱们。

是你老哥我!

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将你拉扯大!

你特**如今竟然怀疑我会猜忌你?!”

老曹的声音里,带着无尽的痛心。

“我娘也是你娘啊!”曹彦**后脑勺,小声抗议道。

“就算我把基业让给你,子脩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因为现在这片基业,本来大半都是你替我打下来的。”曹操缓了缓心情,随后又说道。

“所以啊,现在背后已经有人拿这个在说事了。”曹彦双手一摊,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是奉孝给你的消息?”曹操恍然,心中已然明白了几分。

“还能有谁……”曹彦轻叹一声。

“你想太多了。”曹操的语气突然变得温柔起来,眼中满是疼惜,说道:“委屈你了。”

曹彦却依旧微笑着,笑容一如既往的温暖,“天下如此之大,总有我们兄弟二人的容身之所。”

“不!”曹操却摇头说道:“哪怕只有一隅之地,我曹操身边也不能少了你!若真的只能留下一个,做哥哥的,也绝不会退缩!”

兄弟二人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好一会儿,曹操伸手收起了世界地图和三桅帆船的草图,对曹彦说道:

“你要记住,我曹操虽然是个混球,但绝不可能做出伤害亲人的事,尤其是你曹子安!

你想做什么,尽管放手去做,天塌下来,有哥替你顶着!”

说完,老曹背着双手,大步向着矿场外面走去。

曹彦低头看向手中一直握着的册子。

他本想在刚才递给曹操的,但却始终没能送出去。

曹操走后,他缓缓展开册子,只见上面写着:“国丈伏完阴结董承、王子服、种辑、吴子兰等人,于暗中频繁往来……多有构陷主公与子安之辞,欲以蜚语流言,离间兄弟手足之情……

或传子安居功自傲,将有异志;或言主公嫉贤妒能,容不得功臣。

更假托市井谣曲,遍传于许昌街巷,又使门客于酒肆茶楼,故作闲谈,散布不实之论,意图搅乱曹氏军心民心,破其兄弟同心之局……”

……

曹操低调地回到了许昌。

他原本打算先回司徒府换身衣服,再进宫去拜见天子。

但马车刚到司徒府门口时,曹洪便满头大汗地跑了出来。

“大兄,你可算回来了!”曹洪气喘吁吁地说道,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曹操掀起马车车帘,看着曹洪这副模样,心中不禁好奇,问道:“什么事,竟把你这个大财主急成这样?”

曹洪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说道:“大兄,在你讨伐张绣的这段时间,突然来了许多名士,我实在应付不来啊!”

曹操闻言,心中顿时一惊。

想当初,曹操求爷爷告奶奶,都没有名士愿意鸟他(除了荀彧),如今怎么突然就都来了,还来了许多?

曹操顺口问道:“都有哪些人?”

曹洪从怀里拿出花名册,说道:“光是颍川名士,就有钟繇、杜袭、赵俨等数人,还有来自荆州、兖州等地的名士……

驿馆那边,还有一位专程赶来投效的义士,名叫太史慈,说是当初子安给他留了书信。”

太史慈这个名字,曹操隐约有些印象,但并不十分了解。

相比之下,花名册上那一串颍川名士的名字,着实让曹操吃了一惊。

“钟繇、杜袭、赵俨?!!”曹操忍不住小小惊呼了一声。

这些人,可都是当初从颍川前往荆州避难的大名人啊!

曹操以前也曾专门写信邀请过他们,可信件全都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边让去荆州“避难”时,也曾游说过他们,最终却只有司马徽愿意跟他北上。

如今,曹操有了天子,治下各种文刊、报纸渐渐打响了名称,形成了如今名利双收的局面,这就让那些名士们,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在颍川乃至整个大汉,可都是有头有脸、名声响亮的人物,若能得到他们的投效,曹操自身的名望必将大幅提升!

曹操一时间兴奋得不知该说些什么,心中甚是激动。

曹洪隐约间,听见曹操嘴里在不停呢喃着:“这就是子安说过的迎天子的最大好处!我曹操这次真的要飞黄腾达了!”

曹操虽然兴奋,但仍有自知之明。

他心里清楚,这些名人贤才大多是冲着天子的名号而来,而非他曹操本人。

不过,曹操有十足的信心,将来定能将他们一一收服。

在这个时代,名士虽然不一定都是贤才,但他们的名声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曹操也没有那种“当初你对我爱答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报复心理。

他巴不得多来些名士呢,这对于他收拢人心,稳定朝野有着巨大的帮助。

“大兄?大兄?!”曹洪的呼唤,将曹操从沉思中唤醒。

曹操虽然很想立刻去拜访这群名士,但今天的早朝却不能不去。

否则落下个不尊天子的名声,说不定又要遭到这些名士的指责。

曹操强捺住内心的激动,对曹洪说道:“你去把文若叫来,我再安排公达、公仁几人一同前来接待。这种场合,还是他们出面更合适。”

“我这就去办!”曹洪领命后,匆匆离去。

看着曹洪离去的背影,曹操心中不禁有些得意。

天子东归,迁都许昌的消息,才刚刚传遍天下,想必还有很多人在暗中观望。

若是天下人知道有这么多名士来投效自己,日后必定还会有更多人才源源不断地前来。

“这才才刚开始,便有这么多名士贤才来投,往后还不知会有多少人才到来!”曹操心中想着,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呵呵,我得忍住啊……这才只是个开始呢!”

此时,曹操又想起当初曹彦极力支持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之策,嘴里忍不住喃喃道:“奉迎天子,确实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还好我听了子安的话,将来只要有他在我身边,我定能稳稳当当地走下去!”

待曹操回过神来,曹洪的背影早已消失不见。

曹操对身后的许褚说道:“走吧,先去面圣,回来再招呼这群名士!”

“驾!”

“起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