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第107章 八方雷动,四方惊起

();

曹操起兵五万,却号称二十万大军,攻打徐州!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各方势力皆为之瞩目。

兖州兵曹从事曹彦,东郡太守夏侯惇,任城国相曹仁,济北国相鲍信等一众将领,皆随曹操出征兖州,一时间,兖州精锐几乎倾巢而出。

然而,曹操这看似毫无保留的出征,实则却暗藏玄机。

曹彦麾下的青州军,早就暗中与于禁的屯田兵进行了调换。

那些跟随曹操踏上征途的三万“青州兵”,实则是于禁统领的屯田兵。

而曹彦他自己,则在露了几次脸给那些必有用心者看过之后,便寻机悄悄折返鄄城,着手筹备下一步计划。

赵云、夏侯兰率领的飞龙骑,也以昼伏夜出的方式,秘密回到了工坊外的大营中,蛰伏待机。

兖州各地,因众多重要守将被抽调出征,成了一座不设防的空城,宛如一只的待宰羔羊。

陈宫在收到兖州传来的消息后,认为时机已到。

他第一时间便前去向袁绍请示,言辞恳切地请求袁绍借调五千兵马,以助吕布夺取兖州。

为了说服袁绍,陈宫信誓旦旦地保证,一旦吕布成功夺得兖州,必定履行之前与袁绍的约定,将兖州的东郡、陈留郡等大部分州郡拱手交到袁绍手中。

袁绍本就对曹操势力的不断扩张心存忌惮,如今又有土地的巨大诱惑摆在眼前。

他心中虽有些犹豫迟疑,可经不住陈宫的再三劝说,权衡一番利弊后,袁绍最终还是点头同意借兵。

殊不知,这一切都在曹彦、荀彧、郭嘉、戏志才等人的算计之中。

他们早已在暗中布下天罗地网,只等吕布这头饿虎自投罗网。

山阳郡,昌邑,衙署内。

山阳太守王谦,收到了鹰扬卫传来的密信,信中要他按照事先议定好的计划行事。

因自己的嫡子王璨不通军事,难以承担守卫昌邑的重任,

王谦便招来自己的侄子王凯,令他率昌邑守卫,连同族中护卫,一同守护昌邑城。

王谦神色凝重地对王凯说道:“如今兖州局势复杂,曹公此去徐州,兖州兵力空虚,南边极有可能有敌人来犯。

你需打起十二分精神,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昌邑城关乎兖州安危,若有差池,吾等皆无颜面对曹公。”

王凯拱手领命,说道:“叔父放心,侄儿定当竭尽全力,守护昌邑,不负叔父和曹公所托。”

与此同时,吕布在收到袁绍借兵的消息后,大喜过望。

他迫不及待地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即刻向兖州进发。

吕布自恃武力高强,天下无敌,根本不把空虚的兖州放在眼里,一心只想着尽快拿下兖州,建立属于自己的根基。

陈宫隐隐觉得事情进展得太过顺利,心中莫名涌起一丝不安。

但他思来想去,却想不出其中到底有何纰漏。

又见吕布主意已定,态度坚决,于是只能随他一同出征。

陈宫心中想着,凭借自己的智谋以及在兖州的名望,拿下空虚的兖州,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

陶谦在得知张闿劫杀曹老太爷的车队后,就心知要遭。

果然,

没过多久,

曹操就倾巢而出,率军二十万前来讨伐徐州。

陶谦当即就慌了神,赶忙派人四处求助。

然而,曹操以孝道、亲情为至高点,对陶谦进行制裁,使得陶谦陷入了道德洼地,局面极为被动。

或许也有各方势力畏惧曹操强大兵力的因素存在,总之,陶谦派出向各大势力的援助请求,几乎都无人响应。

但凡事总有例外。

之前因看不过公孙瓒搜刮百姓的刘备,与关羽、张飞两兄弟,一起来到了青州。

但就在他们准备继续南下之时,却被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暂时挽留了下来。

随后,刘备并听听到了曹操举兵讨伐陶谦,陶谦遣使来求援的消息。

刘备心中暗自思忖。

以他对陶谦的了解,陶谦不可能如此糊涂,犯下劫杀曹操家人的大错。

加之陶谦与公孙瓒、田楷还是盟友,刘备便开始犹豫,要不要向田楷建议,出兵帮助陶谦。

大家毕竟还是盟友,公孙瓒还是想出兵援助陶谦的,奈何自己都被袁绍打得龟缩不出,哪里还敢分兵去徐州。

田楷也要防着袁谭的扩张,也抽不开兵力。

刘备见状,趁机向田楷请命,说借他三千兵马,他可以前去救援。

公孙瓒虽然对刘备私自离开感到不爽,但刘备愿意主动为自己分忧,他心里总算舒服了一些。

于是,公孙瓒让田楷给了刘备两千兵马,让刘备前去救援陶谦。

刘备素有大志,胸怀天下,本就不愿久居人下。

如今,公孙瓒在与袁绍的争斗中逐渐落入下风,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公孙瓒的败亡,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刘备脱离公孙瓒,固然有他看不惯公孙瓒暴虐行径的原因,但其实刘备心中也有另寻出路的心思。

如今借着陶谦求援的契机,刘备觉得这是一个彻底脱离公孙瓒的绝佳机会,于是才主动请命救援陶谦,顺势离开了河北。

只是,在危难之际离开一直帮助自己的兄弟,刘备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于心难安。

可要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理想,他刘备就不能跟着公孙瓒一起走向末路。

“唉……”心里道义与理想之间的猛烈冲突,让刘备忍不住深深地叹息了一声,神情显得有些寂寥落寞。

张飞听到了大哥的叹息,忍不住来到刘备身边,开口问道:“大哥,因何事叹息?”

刘备看了张飞一眼,只是摇了摇头,却没有心情解释。

见刘备不想开口,关羽便替刘备向张飞解释道:“大哥这是割舍不下与公孙将军的同窗之谊。”

“可是二哥,俺们帮了他这么多,他不说提拔重用俺们就算了,就连补充兵丁的合理请求不给批复,还处处打压大哥……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早日离去,岂不更好?”张飞早就对公孙瓒不满了,只是之前不好明着说出口而已。

“三弟莫要胡言。”关羽赶忙制止张飞。

“二哥……”张飞还想争辩。

刘备听着张飞关羽吵得头疼,心情烦闷之下,忍不住出口喝止道:“够了!”

两位兄弟被大哥猛然一喝,尽皆一愣,随即安静了下来。

似乎是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过重,刘备再次叹息一声道:“二弟三弟,你们也看到了,伯圭兄在与袁绍的争斗中已渐处下风。

我们此时离开公孙伯圭,以后恐怕就很难有机会再见到他了。

大哥心情不好,刚才的语气有些不对,还望二位贤弟勿怪。”

关羽、张飞见刘备道歉,反而安慰道:

“大哥哪里话……此番前去救援陶谦,说不定也是个机会……”

“只是,曹操乃乱世奸雄,我们此去,有机会吗?”

(本章完)